【2017年整理】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85364 上传时间:2017-06-0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8.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7年整理】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7年整理】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7年整理】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7年整理】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成就,第14课,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史学),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省闻喜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进士。,司马光,司马光自幼勤奋好学,爱读史书;7岁时听老师讲历史名著,并能头头是道讲给大伙听。20岁考中了进士,继续刻苦学习,开始编撰资治通鉴,他翻阅的资料达301种,治学严谨,花了19年时间,耗费了毕生精力,完成了此书,为我国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编纂历时十九年,全书共294卷,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近三百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

2、史有重要价值。,宋神宗: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书中所记载的历史,好像一面镜子,可以常常对照借鉴,检查自己的得失。,资治通鉴,资治:帮助统治; 通:博通古今鉴:镜子,引申为警戒和教训。,作者:司马光(北宋)体例:编年体通史内容: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作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材料一: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前后用了19年,所用的资料有300多种。书中的一部分草稿,堆满了两间房屋。有人曾翻阅其中的篇章,竟没有发现一个写的潦草的字。材料二:司马光40多岁时开始编撰资治通鉴,为尽快完成编写工作,他把一块圆木刮得光光亮亮,当枕头用。每当疲倦的时候,他就在木枕上小睡一会儿。如果一翻身,头便会从木枕

3、上滑下来而惊醒。只要一醒,司马光又马上开始编写工作。终于在去世的前两年,司马光完成了资治通鉴。,从上述材料中,谈谈司马光身上的优秀品质。,治学严谨、意志顽强,司马迁,司马光,西汉,北宋,纪传体,编年体,叙述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叙述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比一比,“史学双壁”,“两司马”,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唐代时已出现,主要流行于民间。词经过五代时期的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二、宋词和元曲(文学),宋代的杰出词人: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宋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二十一岁中进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都

4、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博学多才,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气势豪迈,雄健奔放,贡献:,扩展了词的内容。,豪放派代表人物,生活于两宋之交,号易安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历城)人。靖康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逝,本人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而以词的成就最高。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

5、中原的怀念。,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婉约派代表人物,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后归南宋,被罢免。到

6、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实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辛弃疾(南宋),表达对山河分裂的悲痛和自己壮志未酬的哀叹,梦境与现实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豪放派代表人物,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杂糅了音乐、歌舞、动作、念白(旁白和对话);一种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曲,元杂剧的角色,旦女主

7、角 末男主角净大多是权贵、富豪、恶霸、贪官、无赖等形象 丑刁钻、滑稽的人物,关汉卿,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号已斋,生活在金末元初。他多才多艺,了解民间疾苦,熟悉民间语言,使得他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昂扬的斗争精神。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窦娥冤、单刀会等。,【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8、,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窦娥冤选段,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宋元时期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突出地体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绘画,早春图 北宋 郭熙,山水画,腊梅双禽图 宋徽宗(赵佶),花鸟画,瑞鹤图 宋徽宗,北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代表作。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

9、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秋郊饮马图,是元代最著名的画家赵孟頫晚年人物鞍马画的代表作。图中画牧马官驱骏马十数匹驰逐于野水长堤、绿波红树之间。十匹马的神态各异,或奔腾追逐,或徐步缓行,或低首就饮,或引颈长鸣,人马虽小。意态生动。此图是形神兼备、妙逸并具的佳作。,“神品”,书法,魏晋时期的王羲之,隋唐时期的颜真卿、柳公权。,书圣,颜筋柳骨,2、我们学习过的著名书法家先后有哪些?,东汉时期,1.书法从什么时候开始正式成为一门艺术?,宋元时期,盛行行书。,苏轼,米芾,蔡襄,

10、“宋四家”,黄庭坚,苏轼的书法,“结体短肥”,黄州寒食帖,“天下第三行书”,洞庭春色赋,重“意”,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是黄庭坚晚年作品。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黄庭坚书法的最大特点是重“韵”,持重风度,写来疏朗有致,如郎月清风,书韵自高。,米芾书法赏析,澄心堂纸,是蔡襄全文以行楷写成,蔡襄书法学习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 。前人在评论蔡襄书法时,都认为它“形似晋唐”,可看作是蔡襄传世墨迹中最典型、最追踪晋唐的代表作。,五色鹦鹉图题字,宋徽宗 赵佶,瑞鹤图卷题字 宋徽宗 赵佶,“瘦金体”,行书,书西晋著名文学家

11、潘岳闲居赋一首,56行,凡627字,款署子昂,无年月。笔意安闲,气韵清新,通篇行楷结合,方圆兼备,体态优雅,体现赵氏书法艺术书卷气和富贵气。,元 赵孟頫闲居赋,司马光,资治通鉴,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辛弃疾,关汉卿,窦娥冤,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赵孟頫,苏 轼,课堂小结,蔡 襄,米 芾,赵孟頫,黄庭坚,“宋四家”,秋郊饮马图,声声慢,破阵子,元,如梦令,1.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此书内容包括( )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战国七雄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宋金南北对峙A B C D,B,2. 司马迁和司马光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们生活的朝代分别是( )A西汉、唐朝 B西汉、

12、北宋 C秦朝、元朝 D唐朝、北宋,B,3. 下列有关两宋历史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并立B.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C.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C,4. 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起。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A窦娥冤 B西厢记C牡丹亭 D桃花扇,A,5. 在某校组织的一次历史人物竞猜活动中,当主持人说道:“元代著名的书画家、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画作被誉为神品。”茗茗同学立即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是( )A张择端 B顾恺之 C颜真卿 D赵孟頫,D,6.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司马睿 D.司马炎 7.宋朝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 ) A.小说 B.戏剧 C.诗歌 D.词,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