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8512450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人教新课标(2014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人教新课标(2014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人教新课标(2014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人教新课标(2014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人教新课标(2014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人教新课标(2014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人教新课标(2014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课标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可使用计算器)”“认识条形统计图,直观且有效的表示数据”“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教材分析】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将“统计观念”作为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正是因为统计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社会密切相

2、关,所以数学课程应培养学生具有从纷繁复杂的情况中收集、处理数据,并作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的能力。统计离不开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而任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都需要有很多的准备,比如说,基于什么考虑、为了什么目的来收集数据,按怎样的标准、分哪些项目来收集数据,如何保证数据收集的有序、准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重视数据收集前的“准备”,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整体思想,增强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让统计活动更加有条理、有依据、有预见、有水准。事实上,收集数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回答那些无法立即找到答案的问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据的角度思考有关问题,也就是当遇到有关问题时能够想到通过设计简单的数据收

3、集计划来回答这些问题,从而体会数据是有用的,数据中往往蕴含着我们想要的信息,数据能够帮助我们做出判断和决策。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条形统计图的第一课时,教学中尽量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全过程。以前我们比较多的是提供数据,让学生将现成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而现在我们提倡的是学生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感到哪些数据是经常出现、数据表现出什么趋势、能从数据中得到什么结论,从这些结论中能做出什么预测等,这也应该是培养学生数感和数学直觉的重要举措。统计图是描述数据的重要手段,可以直观地表示数据。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会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能根据统计图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

4、,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尽可能多地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且能够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统计学”是通过数据来推断数据产生的背景,即便是同样的数据,也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的推断,给出不同的推断结果。因此,统计没有绝对的对和错。数据分析的观念可以从三方面来体现,一是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二是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描述;三是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表及象形统计图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

5、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感兴趣的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统计内容,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越接近他们的生活、越具有时效性、越体现生成性的教学资源,他们越感兴趣。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把学生感兴趣的统计内容,作为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抓住课堂中的学习资源进行教学,对于课堂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巧妙加以利用,为教学内容服务,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教学目标】通过自主观察、合作交流,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掌握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要求在方格

6、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渗透数据分析的意识。引导学生采用讨论交流的形式发现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存在的问题,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以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以数学能力研究生活的探究意识和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统计的方法与数据分析能力都是在统计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存在的问题,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避免统计就是数数和画图的错误意识,增强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策略】小学数学“四步三全”教学法。【教学媒体】课件、三角板等【教学过程】一、自学质疑阅读课本第94页,思考以下问题(课件出示)。(1)观察例1北

7、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示意图,图中呈现了哪几种天气情况?(2)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3)把这个月的每种天气情况都清楚地表示出来,课本中呈现了哪三种表示方法?(4)他们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设计意图】小学数学教材比较简单,大多学生都能够自学掌握,尤其象统计图这部分知识,学生读读图,想想问题,给制作好的方格条形图涂色都没有难度。学生自学的能力也是在不断自学锻炼中慢慢培养起来的,我们要顺应教材和学生之势,做好引导之角色就好。二、探究释疑1.回答展示以上四个问题的思考结果。(1)天气类型和每种天气的天数如下:天气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天数96952(2)把这个月的每种天气情况都清楚地表示出

8、来,课本中呈现了统计表、象形图、条形图三种表示方法。2.继续交流:小红的方法和条形图哪种表示更清楚?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课件出示)小红的方法(象形图)还要数图形,不够清楚,条形图比较形象具体,便于分析和研究问题。统计表也能够表示出每种天气的天数,但条形图更直观,让人一目了然。3.统计北京市8月份的天气情况,有什么意义呢?假如你生活在北京,8月份应注意什么?根据这份数据统计,你有什么推想?(课件出示)了解以往的天气情况,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作息,注意增减衣服,让我们更加健康快乐学习生活。这个月晴天少,可以提醒我们抓住有限的晴天晒晒太阳,晾晒衣被,阴雨天注意提前准备雨

9、衣雨伞等雨具。晴天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可以做个调查研究,找出根源,将来给予有效地改变,让我们的天气更加适宜我们的生活需要。【设计意图】学生自学后收获有多少,还存在哪些疑问,自学教材的深度有多少,需要在展示讨论交流活动中反馈,充分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搭建锻炼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4.课本第95页做一做是统计同学们的出生月份,如果统计我们班同学们的出生月份,应该怎么做?(1)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先收集全班同学出生的月份;(2)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制成统计表;(3)再把整理好的数据用条形图表示出来;(4)观察条形图,你看到了哪些信息?1参加统计的同学一共有( )

10、人。2有出生人数相同的月份吗?是哪几个月?3( )月出生的人数最多,( )月出生的人数最少。(5)假如你是医院院长,你将如何安排医生为人们做好服务?如果你的妈妈想再要一个孩子,你希望弟弟或妹妹出生在哪个月份?为什么?生育高峰月份,多安排一些医生值班,更好地为人们服务。生育低谷月份,也不能不安排医生,因为我们统计的仅仅是我们一个班的出生月份,别的班,其他地方的人出生月份的情况可能与我们不太一样。【设计意图】教材例题是直接呈现,学生仅需读图,思考给出的问题即可。但学习统计,需要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教材第95页做一做的设计,刚好可以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画条形图以及分析数据

11、的全过程,为其单独进行统计给出了一个模板。5.学习制作条形图。(1)条形统计图主要包括哪些部分?引导学生从上到下有序观察:包括单位、纵轴、横轴(完整的统计图还要写上名称和日期)。(2)制作条形图的四步: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即横轴和纵轴;2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3在纵轴上,根据数据的大小,确定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4根据数据画出直条,标上数据以及统计图名称、日期、单位。(课件出示)【设计意图】从会在方格条形图涂色到自己制作条形图是两个不同的层次。教师可以边画图边讲解,演示制作条形图的整个过程,给学生充分的制图经验是必须的。三、归纳想象1.今天我们

12、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大家说说,研究一个问题,完成一组数据的统计要经过哪几个步骤?(收集,整理,描述,分析)你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设计意图】归纳概括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能力只有在锻炼中形成。每天学习的数学知识是零散的,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对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有益处的。2.如果四月份出生的有20人,这个条形图应怎么修改?(每格表示2个人就刚好够用。)【设计意图】本节学习内容是一格表示一个单位长度的条形图,后续为什么要再学习一格表示两个或多个单位长度的条形图,学生需要在问题中自悟自省。四、拓展应用1.课本第100页第1题,调查班里同学的睡眠时间。如果

13、让你组织同学们收集这些数据,你将怎样进行?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每天应不少于10小时。咱们班同学的睡眠时间够吗?你有什么建议?2.课本第100页第2题,调查本班每一位同学最喜欢什么交通工具。谁来组织同学们收集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完成条形图后,你有什么想法与大家交流一下。【设计意图】根据教材设计意图,选用与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贴近的事例,锻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板书设计】条形统计图收集数据:画“正”字;举手数数;网上搜索;调查整理数据:统计表;象形图;条形图分析数据:直接数据信息;间接数据信息;推断猜想信息【备课反思】以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是根据教材例题习题的呈现先后顺

14、序和自己的教学经验,顺势而为。待上课时往往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或意犹未尽的感觉。原因出在哪里?我再次翻阅了数学课程标准,认真阅读了关于“统计”的内容介绍,发现自己有许多地方根本没有把握到位。一、统计不仅仅是画图制作条形图,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当然统计的前提是您心中有一个想研究不能直接解决的问题。然后确定一个主题,选择研究对象,进行数据收集,再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象形图只是条形图的一个雏形。小学生问题意识不够强,待培养,但我们可以给小学生提供需研究的问题或主题,比如出生月份、睡眠时间、最喜欢的水果、最喜欢的卡通形象等。让学生带着目的进行收集数据,然后分类整理,制成

15、统计表或统计图。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数据分析,发现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并作出合理的推断。在每一个条形图制作完成后,我都设计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引领学生发现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学习就数据分析后的推断。二、小学数学教材普遍比较容易接受,尤其是人教版数学,有例题,有问题,有结论,学生完全可以自学掌握。故此我总是引导学生先自学教材,然后展示交流自学收获和不能自己解决的疑惑,再进行同伴或全班讨论,接下来根据教材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知识巩固和技能锻炼。一节课主要内容学习完成,进行归纳是必须环节,同时根据知识之间的递进关系或联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散思维,学生往往会给你呈现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最后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课堂时间灵活进行知识拓展,促进学生学得牢固学得扎实。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摸索和实践,我总结出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自学质疑-探究释疑-归纳想象-拓展应用。模式是固定的,但教学是机动灵活的,愿我所教学生能够在我“小学数学四步三全教学法”的推动下收获满满茁壮成长。三、板书并不仅仅是呈现例题的解决过程,更是数学学习方法的凝聚以及数学思想的绽放。所以本节课板书设计我注重统计方法和过程的提炼,即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让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还学会学习的方法。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长远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