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历史七月尖子生联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8511206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历史七月尖子生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届高三历史七月尖子生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届高三历史七月尖子生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届高三历史七月尖子生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届高三历史七月尖子生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历史七月尖子生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历史七月尖子生联考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高三历史七月尖子生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5.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第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建立后,前代商王朝与“四土”方国间“莫敢不来王”的归附臣属关系,变为了地方诸侯“莫不事王”的政治关系。这一变化表明,周代A.结束了商代地方分权制度 B.加强了对地方的政治控制C.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新模式

2、 D.消除了地方分权割据隐患2.下表是战国时期有关国家授田的记述。据此可推知,当时A.土地私有制度普遍确立 B.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C.各国重农政策得到落实 D.农业生产关系得到调整3.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进行了长期的“德刑”之争和“礼法”之争,而最终在战国终世之际,法家的“刑法”思想占居了治国理念的主导地位。这一结果A.顺应了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B.促进了古代法律体系的成熟C.反映了法治观念已深入人心 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4.秦统一后,设置博士官,吸收各国士人参加政府,建立了博士制度。“博士,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续汉志)。由此可知,该举措A.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B.旨在

3、缓和与士人矛盾C.促进了太学教育发展 D.有利于优化政治统治5.张家山汉墓竹简贼律中规定:“凡市场上出售不合格的肉,市官要尽量全部收获并焚毁;即使是县政府的肉,也要同样焚毁。应当焚毁的,而没有焚毁,市官与出售者同样受到处罚,要按盗窃罪论处。”这反映出汉代A.注重规范市场的秩序 B.极力防范官商勾结C.推行了严厉抑商政策 D.政府官营弊端显露6.有学者说,汉赋多以宫室台榭、田猎、祭祀、乐等题材为主,这些题材无不与君主的举止进退有关,体现着“君德”“君威”。这表明汉赋A.体现了仁政理念 B.宣扬了礼治思想C.继承了楚辞艺术 D.蕴含了批判精神7.对于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敕令“诸非州县之所不得

4、置市”,通常学者认为“这是只允许在一个县域范围之内设置一个正式市场”;而后有新学者认为“敕令规定所不得置者,并非市场本身,而是指负责管理市场的官员”。这说明A.历史研究都具有不确定性 B.时间性决定着历史真实性C.学者的学识影响历史解释 D.后世学者观点更科学准确8.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东京开封“自五月一日及端午节前一日,商贩沿街贩卖吉祥物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等。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由此可知,当时A.佛道用品完全走向商品化 B.理学已影响到市民价值观C.商品经济已渗入民俗节日 D.商业街已成城市商贸中心9.右面是宋代政和至宜和年间的杂剧“露台”演员丁都赛的雕像砖拓片。据此可知

5、,宋代杂剧A.以再现市民生活为主题 B.注重塑造舞台艺术形象C.已成社会主流娱乐形式 D.具有了明确的角色分工10.清代雍正帝时期,军机大臣“承旨”时多是以单独朝见皇帝的“独见”方式,而乾隆时期的承旨则由一人“独见”变为数人“同见”的方式,并成为定例。由此推知,乾隆时期A.国家决策注重集思广益 B.军机大臣职权得到扩大C.皇权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D.中央行政效率大为提高11.下表是清初顺治末年,政府为防范台湾反清势力而实行迁海(沿海居民内迁)政策后,沿海地区墟市数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当时“迁海”A.达到了经济封锁的功效 B.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内迁C.阻断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D.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

6、展12.明代泰州学派的王艮指出,“身也者,天下万物之本”,并提出了“尊身”、“爱身”、“爱身如宝”的主张。这一主张A.开启了古代人文精神先河 B.有利于人主体意识的觉醒C.彻底批判了理学纲常思想 D.导致了“利己主义”的泛滥13.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在雅典“政事的最后裁断不是决定于法律而是决定于群众”,“公众决议所宣布的命令可以代替法律”。这说明,在古代雅典A.城邦法律缺少实用性 B.群众有尊重历史传统的习惯C.民主观念日趋于淡薄 D.国家决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14.罗马法中规定:当事人如因错误而履行债务时,得提出不当得利之诉,请求他方返还已履行的财产。这一规定折射出,古代罗马法A.注重规范

7、市场贸易秩序 B.蕴含了公平正义精神C.反对非法侵占私有财产 D.致力于打造诚信社会15.古代希腊戏剧早期主要是描写神的世界,智者运动时期则转移到对人本身的描写。这一变化反映了A.戏剧服务对象转向民众 B.宗教信仰丧失主导地位C.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D.戏剧创作开始面向生活16.18世纪以前,欧洲人的食物主要来源于谷物的供应,而此后土豆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物体系,而日益成为了餐桌上的新主食。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美洲地区的开发 B.香料用品的大量输入C.商业革命的发展 D.民众生活的不断提升17.意大利学者皮科(14631494年)说:“人是上帝的密友;人是低等动物的帝王;因为人的感官敏锐

8、,理智聪明,智慧辉耀,所以是自然的解释者。”此观点在当时A.有利于人性的自由解放 B.动摇了封建教会的权威C.使人开始摆脱神学束缚 D.推动了自由宗教观形成1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通过每一项法令,都必须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以一致的方式共同批准。这一规定体现了A.权力制衡原则 B.联邦主义原则 C.共和主义原则 D.三权分立原则19.右面是17001851年间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表明A.城市化的进程持续加速 B.农业经济日益趋向衰退C.世界市场已经完全形成 D.农业产业结构发生调整20.1871年4月,俾斯麦亲自领导制订完成德意志帝国宪法后,最终在新选出的德意志帝

9、国议会上获得原样通过。据此可知,该宪法A.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宗旨 B.完全被俾斯麦所操控C.体现了政府权力制衡性 D.具有形式上的民主性21.1848年,共产党宜言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人类关怀,给人类指明了一条通向世界大同的光明大道。此大道的“光明”之处在于其A.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B.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C.指明了无产阶级的解放方式 D.实现了无产阶级国际联合22.据记载,巴黎公社存在的72天中,公社委员会及下层机构共颁布了400多项法令和400多条公告。巴黎公社的举措A.致力于实现以法治国理想 B.具有多变性与随意性C.有利于民众了解施政情况 D.缺乏民众的舆论监督23.“正如以往哥白

10、尼的天文学体系废除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一样,达尔文主义似乎废黜了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这是因为“达尔文主义”A.彻底否定了上帝造人理论 B.最早提出了生物的进化学说C.继承了哥白尼反神学精神 D.指明了人类与动物的同源性24.“在他们笔下,充满了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往往对城市生活的丑恶、庸俗卑下的描述,只是为了衬托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借以寄托对自由的理想。”由此可知,“他们”的作品A.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 B.如实地揭露社会黑暗C.宣扬了理性主义精神 D.体现了对完美的追求第II卷本卷共4个小题,共52分。25.(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武帝为了独揽大权一,方面采取措施

11、削弱丞相的权力,如从建元元年到建元六年,短短六年之内,就罢免了卫绾、窦婴、许昌三位承相;剥夺丞相“主臣”、“除吏(任免官吏)”的人事大权等,另一方面,为了弥补因削弱相权而带来的空缺,汉武帝提拔了一批出身低微但又才华横溢的文人、近臣,并让他们参与朝政,从而培养出了一批紧密团结在自身周围而又能与丞相为首的官品分庭杭礼的内朝官。摘编自部金山(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的研究)材料二 明成祖永乐初年,阁臣的地位还较低,大都是些编、检、讲读之官,没有官署,行政上与诸司没有从属关系“不得专制诸司”,阁臣主要奉皇帝旨意办事。自宣宗后,入职文渊阁的大臣均相继晋尚书,且日后大学士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这些都标志着内阁

12、成员地位的提高,也为阁权在其强势时期凌驾于部权之上提供了契机。内阁根据上谕草拟诏敕,但如果内阁认为上谕有假或不妥,则可以封还上谕,等皇帝再示明白之后方可草拟。摘编自张海英明代内阁制度的盛与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设立内朝的原因及其特点。(7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内朝与明代内阁的共同点,并分析明代内阁制度的变化。(6分)26.(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代白银购买力相当于宋、元时期的两倍,而恰在此时,美、欧正处于“价格革命”时期,欧洲各国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涉及所有工农业商品、持续约一个世纪之久的恶性通货膨胀。在这场通货膨胀中,西班牙、荀萄牙的物价从

13、16世纪30年代到17世纪普遍上涨3倍左右,英国、法国、德国物价从16世纪中期开始上涨两倍左右。这大大削弱了欧洲各国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摘编自陈昆明朝中后期世界白银为何大量流入中国材料二 白银首先在东南沿海地区流通。“用银始于闽、粤,而闽、粤银多从番舶而来”。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万历时给事中郝经说:“今海内行钱,帷此地一隅。自大江以南,强半用银。则钱之所行无几耳”。白银的广泛流通,大大增强了交换手段,对商业的繁荣无疑会有巨大的推动。摘编自晃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世界白银流入中国的历史背

14、景。(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后期世界白银流入中国的特点,并说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9分)2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梭伦在改革中主张权力制约机制,设立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行使选举官吏、制定法律、决定战争媾和、处理财政等权力和负责祭祀等重大问题。设立公民大会常设机构400人议事会,负责向大会提出议案;设立公民大会执行机构,即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监督法律的实施和决议的执行。公民大会、400人议事会、执政官、陪审法庭、长老院等任何机构,其权力都不能无限大,都不能受限制,各种权力的行使,都处于相互制约之中。摘编自孟样玲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权力制约机制材料二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中很少有三权配合的内容,任何一个权力主体要行使自己的权力,都必须以其他权力主体的协作为前提,因而一旦其他权力主体不愿与之合作,就会出现僵局。如1831年,当最高法院通过对案件审理要求总统保护一个印第安人部落洛契部落的权利之时,在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拒不接受法院的审判理由,还声言:“约翰马歇尔(最高法院大法官)已经作出了裁定,就让他去执行吧。”摘编自杜亚玲对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审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权力制约机制的特点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