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8509166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I试题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宗其香先生的作品中,能感受出他曾经激情澎湃、 的艺术人生。宗其香注重写生,一生数十次赴祖国各地采风,在大自然中 笔墨,感悟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他的创作能以传统笔墨,参入西洋画法,水墨色淋漓尽致,主客观情与景遇,真善美纤毫 。A. 一波三折 磨炼 毕现 B. 跌宕起伏 锤炼 毕现C. 跌宕起伏 磨炼 毕备 D. 一波三折 锤炼 毕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

2、,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本题要求选出“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第一处,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笔阿曲折多姿,后形容文章结构曲折起伏,也形容事情进行中阻碍、变化很多。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该处形容艺术人生,故用“跌宕起伏”。第二处,磨炼:(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锤炼:磨炼;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艺术等精练、纯熟。该处言艺术创作,故用“锤炼”。第三处,毕现:全部显露。毕备:全都具备;完备。根据语境可知,该处说的是真善美能完全显现出来,故用“毕现”。故选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3、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完善、调适,都不是有关部门某个时刻的突发奇想,都有一个深谋远虑、多方论证、不断调整的过程。B. “中国梦”传递绵延已久的家国天下情怀,唤醒内心深处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凝聚振兴中华的探索与奋斗,激发中华民族强烈的归属感和豪迈的进取心。C. 在网上买东西遇到商品质量不过关或者服务态度不够好的情况,消费者可以在网上写差评表达不满,这是监督商家提升商品和服务最见效的手段。D. 中美贸易的走势,确实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中方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把结果交由市场决定,让两国企业和消费者自主进行选择。【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

4、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本题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A项,语序不当,应为“调适、完善”;B项,搭配不当,“凝聚”和“探索与奋斗”不搭配;C项,成分残缺,“提升商品和服务”后应加“质量”。故选D。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饶宗颐先生曾指出,中国文明能历数千年而延续至今,与汉字的特点有关。欧洲的拼音文字迁就语言, , 。 , , , ,但汉字却拉近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中国人的距离。便产生了不同的文

5、字系统现代汉语与上古汉语的语音也相差甚远而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虽然中国境内方音各异具有更强的稳定性随着语言的分化,方言的出现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同时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题干要求选出“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由“虽然但”的关联词固定搭配以及横线后“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内容可确定末两条横线处应为,排除A、D两项;由横线前的内容以及

6、第二条横线后的句号提示可知,前两条横线处的内容应是对欧洲拼音文字的特点的进一步说明,由此可确定前两条横线处应为,排除B项。故选C。【点睛】第一步,仔细阅读每句话或每组句子,理解它们的主要内容;第二步,综合各句的意思,想想这些话主要说的是什么内容;第三步,想想全段的内容按什么顺序排列好,即找出排列顺序的依据,如,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还是时间顺序,或方位,还是“总分”等;第四步,按确定的排列依据排列顺序;第五步,按排好的顺序仔细读两遍,看排得对不对,如发现有的句子排得位置不对,就进行调整,直到这段话排得通顺连贯为止。4.下列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甲】一军难撼声威远 三字含冤忠

7、孝全【乙】犹留正气春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丙】经天纬地才能傲世 整纪维纲德行服人【丁】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A. 韩信文天祥岳飞张衡 B. 岳飞文天祥张衡韩信C. 韩信张衡文天祥岳飞 D. 文天祥岳飞张衡韩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文化常识、文学知识等,解答此类题,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出“对联各咏一历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确的一项”,答题时,要根据对联中相关信息判断出对联咏颂的哪位历史人物,然后选出正确答案。(甲)“一军难撼”指金人称颂岳家军时所

8、说的“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三字”指“莫须有”,据此可知此联所咏人物是岳飞。(乙)“正气”指正气歌,“丹心照古今”,即过零丁洋中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据此可知此联所咏人物是文天祥。(丙)“经天纬地”指制作浑天仪和地动仪等在天文、地理方面的成就,“整纪维纲”,指张衡出京担任河间相时,整顿法纪、打击豪强之事,据此可知此联所咏人物是张衡。(丁)“生死一知己”,暗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存亡两妇人”分别指施食救韩信一命的漂母和杀害韩信的吕雉,据此可知此联所咏人物是韩信。故选B。5.对下面一段文字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有一天啊,宝宝有谈到关于媒体的一段:“宝宝,我为什么一直对媒体很有戒心,是因

9、为媒体老是让你以为,你听过那首歌了,但其实你没听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看过那个人了,但其实你没看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知道灾难与死亡了,但其实你不知道。媒体好像渔网,把有生命的鱼都拦截在网子的那一边,到这一边流出来的,都只是水而已。”A. 媒体隔绝生活中的生命现象,留给我们无味的东西。B. 媒体对世界进行虚假的解读,所以我们要警惕媒体。C. 媒体宣传了这个世界的虚假,所以我们要警惕媒体。D. 媒体欺骗孩子的精神世界,影响他们精神的独立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要求分析对文段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媒体老是让你认为,但其实你没”可知“媒体隔绝生活中的生命现象”“

10、媒体对世界进行虚假的解读”“所以我们要警惕媒体” “影响他们精神的独立性”正确,根据“到这一边流出来的,都只是水而已”可知“留给我们无味的东西”“媒体欺骗孩子的精神世界”正确,材料中“媒体宣传了这个世界的虚假”没有依据,因此选C项。6.下列加点词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 巡就戮时,颜色不乱C.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D. 奔走于形势之途【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11、本题是对古今异义词的考查,C项,古今同义,都是“胜利”的意思。A项,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学问的人。B项,颜色:古义:脸色;今义:色彩。D项,形势:古义:地位和权势;今义:地势或事物的发展状况。故选C。7.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触刑辟而诛戮 B. 乞救于贺兰也C.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D. 灾未有巨于此也【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要通过理解句意来判断句式特点。A项,被动句(触犯刑律而遭到诛戮);其他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故选A。【点睛】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

12、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为”“为所”表被动。如:“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3.“受”“受于”表被动。如:“受制于人。”4、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叫做是意念被动句,这种被动句没有明显的标志,但翻译时需要翻译成被动句。例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8.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函梁君臣之首 B. 予乃摄衣而上C.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D. 武夫前呵【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

13、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本题是对词类活用的考查,D项,“前”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是名词作动词。故选D。9.下列加点词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羽衣翩跹(轻快飘动的样子) 凛乎其不可久留也(恐惧的样子) 予亦悄然而悲(忧伤的样子)B.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怪罪) 弃城而逆遁(预先)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谋划)C. 其文漫灭(模糊不清) 则或咎其欲出者(责备) 而无物以相之(助)D. 使自十月朔(旧历每月初一) 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

14、 (交纳,献纳) 或便宜,多辄行(容易做的事)【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D项,便宜:应办的事,这里指对救灾有利的事。故选D。文言文阅读封大夫方君传刘大櫆封大夫方君讳祈宜,字亦桓,歙县人也。方氏自君之曾祖、祖、父皆业贾于楚中。君年十八,其祖年老家居,父不欲远离,而君之兄祈昌方入郡庠为弟子。君虽天资颖异,而以远业需经理甚急,不得已而之楚游。君于人无问智愚贤否,一皆推诚相结。人或以其易与也,而因售其欺,以至逋千万,

15、旁观者皆为之不平。君第与校曲直而已,卒以不衔怨于中也。至无故横逆之来,尤忍人所不能忍。君家自上世以来多厚德长者,其生殖丰裕,能以惠利及人。至于君则处己虽俭,而周人之急常恐其不及。族姻之有丧而不能敛,有子女而不能婚嫁者,均受其庇荫。乾隆辛未岁饥,于乡里倡为赈恤,又捐惠济仓谷至白金三千两。郡邑劝输修城,亦且捐至千缗。君之祖考尝建支祠而未就,君善继其志,晨夕营度,不避淫潦毒暑,勤劬过甚。祠垂成,而君遂至得疾不起。卒之岁,年五十有九。君既性纯孝,笃于友恭,而所遭多不幸。其尊府已见背,而祖母谢安人与其兄祈昌相随以没,逾年,嫂洪氏亦没。君既执嫡母程恭人及继母吴恭人之丧,过哀至毁。而有弟三人,弟妇二人,十数年间,后先殂丧。君于其间,侍汤药,治丧殡,育孤幼,延师课读,以婚以嫁:备礼尽瘁。盖君于世事尽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