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佳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研究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506331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邵佳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邵佳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邵佳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邵佳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邵佳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邵佳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邵佳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研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研究院系机电工程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班级 汽修101学生姓名 邵佳指导教师袁红军2012 年12月30日摘要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开采和疯狂掠夺,导致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自然资源的再生和生态恢复能力。本课题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从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友好等多要素出发,研究我国废旧汽车回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报废汽车回收责任主体、运作模式以及回收网络的研究,从理论上寻找“谁来做”的依据和“怎么做”的方法;通过对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激励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价研究,促进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的有效运行。课题的研究不

2、仅可以促进汽车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更是解决报废汽车回收中存在的资源再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微观层面上,有利于汽车生产企业挖掘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设计、内部管理和经营水平;在宏观层面上,汽车回收与再利用能够有效降低汽车产业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关键词: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管理目录0序言60.1本论文的研究背景60.2国内外研究现状60.3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91汽车逆向物流101.1汽车逆向物流的定义及特征分析101.2国外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发展现状102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系统结构112.1废旧汽车回收系统122.

3、2废旧汽车资源化系统122.3资源化逆向物流信息系统132.4政策法规系统143逆向物流激励机制153.1激励与激励机制的内涵153.2逆向物流激励机制构成154废旧汽车回收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165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管理策略185.1车辆安全检测中心185.2废旧汽车联合回收网络185.3废旧汽车专业化回收处理中心195.4废旧汽车回收系统评价205.5加强科研投入提高汽车拆解企业的技术水平205.6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汽车回收处理企业的规模化21结论21结束语23参考文献2425 / 240序言0.1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由于世界各国长期只重视经济的增长速度,而忽视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4、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发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已受到严重威胁,如臭氧层破坏严重,酸雨面积扩大,全球气候恶化,自然资源匮乏等。我国“十一五”规划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同时,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为本课题的研究赋予了特定的时代背景。0.2国内外研究现状自从1981年Lambert和Stock最早提出逆向物流概念以来,围绕逆向物流的相

5、关研究逐步得到开展。Fleischmann等在1997年将逆向物流研究领域分成三个主要研究方向:逆向物流网络规划、库存控制和生产计划;Carter等10总结了逆向物流的研究文献并构造了逆向物流未来研究框架,同年美国的Rogers和Tibben-Lembke于1998年撰写了关于逆向物流的第一本专著Reverse LogisticsTrends and Practices,该书对逆向物流的前期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进行了概括,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逆向物流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都取得了较多成果,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逆向物流网络模型回

6、收网络的规划与布局是逆向物流系统的基础,其功能是将废旧产品从顾客端回收、预处理后,送达再制造(或其他再利用方式)地点,主要内容包括各种设施,如仓库、处理场地、再加工工厂地点,以及运输路径的选择,就逆向物流系统的特征而言,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目标多元性、供需失衡、以及运作困难等特点。逆向物流网络有通过对原有的物流网络改造、建立独立的逆向物流网络以及通过与原有正向物流网络集成等多种方式。Thierry等以复印机为案例,研究了一个集生产、配送、收集、存储和维修为一体的回收物流网络。该网络包括三个方面,即生产、库存和市场,文章假设产品既可以直接运往销售点,也可以经过存储仓库集中运往市场。此外,每

7、一个销售点也要收集一定数量的旧产品,并对它们进行分解和检测,然后将可回收部分清理、维修,不可回收部分作销毁处理。Kroon等建立了一个无能力约束的仓库选址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模型中考虑了五个节点:总代理、逆向物流服务商、发货人、收货人和正向物流服务商,重点研究了在成本最小化约束条件下仓库地点的选择,此外还对系统运转所需的容器数量、租金、仓库之间的库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Marin等19以回收最小总成本为目标函数,采用MILP方法分析了包含配送和产品回收的逆向物流网络,并建立了工厂选址模型,确定将从各工厂运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产品数量,以及使用后产品从消费者回收到各工厂的数量,并利用拉格

8、朗日分解的启发式和精确算法分别求解该模型。Barros等研究了建筑中的沙子再利用的回收网络设计问题,作者以运输成本、处理成本和固定成本等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沙子再利用逆向物流网络;并提出了一个多层次能力设备选址模型,优化了网络系统中设施的数量、能力和位置。Jayaraman等分析了电子产品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作者考虑了从消费者手中回收产品、再制造和再分配等多个物流活动,并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运输成本、处理成本以及储存成本,建立了一个多产品仓储选址模型,对再制造网络中设施的数量、位置、回收点数量进行了优化。Fleischmann等对逆向物流网络设计模型的研究文献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指出了

9、建模方法中表现的不足,并提出一种“连续近似”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设计了一个用于逆向物流网络设计的成本模型。Schleiffer等以废旧汽车(ELV)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顾客与回收工厂的选址模型,该模型主要目标是优化回收工厂的数量、位置以及工厂的服务区域,采用遗传算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优化。Listes等认为产品回收网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高度不确定性,在设计回收网6络模型时需要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由此,提出了一个随机规划模型,并将该方法运用到建筑垃圾中沙子再生利用的网络。Li-Hsing等针对台湾地区电器产品回收管理现状,提出了一个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作者以运输成本、运作成本、新设施的固定成本、最终废弃

10、物处理成本和掩埋成本收益包括再生原料的再销售收入等成本收益为目标函数,对再利用逆向物流系统的设施结构和物流分配进行了优化。Ovidiu等研究产品回收网络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随机规划法,该方法是把一个关于产品回收网络设计的确定选址模型延伸为明确地不确定模型,采用的解法为在不同的选择中进行合适地权衡。Kishore K.等应用两阶段数学规划方法设计了一个逆向供应链,第一阶段是建立模糊成本效益函数,以帮助选择最有经济价值的再处理产品;第二阶段建立了整数目标规划模型,以确定潜在的回收设施和运输的回收产品数量;Frank Schultmann等阐述废旧汽车(ELV,end-of-life vehicl

11、e)的回收背景、驱动因素,以再处理点的选址和从废旧汽车的拆卸到再处理点的运输路径为目标,构建了由废旧汽车的拆卸者、再处理设施、提取和复合等回收过程组成的整数规划逆向物流网络模型,并运用TS算法进行搜索求解。Giannis T.等针对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对SLI的旧电池进行回收,其回收的过程包括收集、存储、运输和循环利用。Hokey Mina等作者建立了以库存、材料处理、网络建设和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分阶段进行优化,并分析了固定周期、初始收集点范围以及库存成本等的变化对逆向物流总成本的影响。Tuns-Lai Hu等以有害废弃物为研究对象,对多阶段、多类型

12、危险废弃物逆向物流系统提出了一个离散线性最小化成本分析模型,总成本的目标函数包括:总收集成本、总存储成本、总处理成本、再利用废物的总运输成本以及处理废物的运输成本,从而得出随时间变化不同需求的最小运输成本,并分析了参数的变化对结果的影响。H.M.le Blanc等对荷兰的汽车循环使用进行研究,描绘了废旧汽车的回收链结构,以固定周期对废旧汽车的进行回收收集,网络模型使用MLIP和路径规划方法,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参数的初始化;二是运用路径规划确定每个备选拆卸地址间的运输成本;三是配送优化确定最优的库存数量和位置。Patrick等对企业进行产品回收的可行性以及再制造或再循环产品的回收管理、逆向物流网

13、络的设计、产品有效收集等相关问题做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方面从股东利益、市场和产品设计、产品回收的竞争和立法的影响进行论述;第二方面从产品的再制造和产品的再循环进行论述。第三方面从产品回收网络的一般特征出发,从成本分析产品回收网络。第四方面详细阐述了产品回收系统,如产品收集的来源、收集的结构、收集的策略、各方的合作、车辆运输的类型等。0.3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目的逆向物流管理是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在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的要求下,生产企业将面临更多的环境责任,要求企业将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作为经营管理的目标之一。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

14、导下,针对我国废旧汽车回收利用现状中呈现的特点,在对逆向物流理论以及逆向物流管理体系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系统结构体系;并通过回收运作模式、网络模型、激励机制以及绩效评价的研究,旨在为汽车制造企业更好的实施逆向物流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政府制定相关的环境政策提供参考建议,以实现我国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研究意义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开采和疯狂掠夺,导致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自然资源的再生和生态恢复能力。本课题基于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从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友好等多要素出发,研究我国废旧汽车回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

15、对报废汽车回收责任主体、运作模式以及回收网络的研究,从理论上寻找“谁来做”的依据和“怎么做”的方法;通过对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激励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价研究,促进废旧汽车资源化逆向物流的有效运行。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汽车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更是解决报废汽车回收中存在的资源再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微观层面上,有利于汽车生产企业挖掘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设计、内部管理和经营水平;在宏观层面上,汽车回收与再利用能够有效降低汽车产业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1汽车逆向物流1.1汽车逆向物流的定义及特征分析广义的汽车物流是指汽车供应链上原材料、零部件、整车和售后配件在各个环节之间的实体流动过程以及废旧汽车的回收环节,是实现汽车产业价值流顺畅流动的根本保障。它包括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汽车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相反,是以环境保护和顾客满意为目的,将汽车产品、资源和相关信息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回流的过程。汽车逆向物流作为汽车产业价值链中的关键一环,与正向物流一样,都具有包装、装卸、运输、存储、加工等物流功能,同时也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1)分散性。逆向物流产生的地点、时间、数量和质量都难以预见,废旧物资可能涉及任何部门或个人。(2)缓慢性。逆向物流对象为废旧车辆,废旧车辆经过复杂收集整理后还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