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8505960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 2019.3.2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考生号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儒家思想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向不缺答案。但无论

2、“仁”还是“中庸”,都仅仅部分地反应了儒家的思想观念;综合起来,只有“责任”,才是儒家思想内核的内核,尽管孔孟等人并未作此概括。以“责任意识”为根本指针的儒家思想,拒绝道家那种“高大上”式的玄远,拒绝墨家“草根”式的琐屑,拒绝法家“狱吏”式的苛细,人性化地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人性化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儒家对“人”(而不是“神”)有着极高的定位:“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这种把人看作“天地之心、五行之端(首)”的观点,决定了儒家的“人生”设计十分严肃至少要对得起“人”在天地间的这种地位。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就其本能而言,人总是倾向于膨胀私欲、挤占他

3、人权利空间。若不加以约束,必然导致冲突,引发社会危机。为避免这种情况,儒家认为,在刑法等硬性制度之外,还需要一套软制度,来教化人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不忘对他人对社会尽责。他们把这套“文化”(文明的教化)的软制度归纳为“礼”,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关于“礼”,大部分典籍散遗了,现存的礼记,是对古典“礼仪”的解释,可谓“礼”的冰山一角。礼记说圣人“为礼以教人,使人有礼”,首要的是为了将人与“能言”的猩猩鹦鹉区别开来发扬人的社会性、抑制人的动物性,确保人的言行像个人而非禽兽,是礼的底线。由礼记等书可知,礼的规矩是非常详备的。规范人的言行、教导人们该干什么、该怎么干,礼本质上是一份责任清单。在儒

4、家看来,习礼,最重要的是通过“修身”,完善自我,弄清自己的角色,并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恰当地为人处事。对己对人对社会“尽责任”这种活法,不是儒家凭空设计出来的,是孔子“述而不作”、从“先王”“先贤”那里梳理出来的。那些“先王”“先贤”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模”,是“责任意识”的绝佳体现。尧舜协和万邦天下为公,被孔子视为不可超越的标杆。大禹治水,非常辛苦,其实他完全可以弄条“方舟”,只给自己喜欢的人发船票,一走了之。孔子对大禹也“无间然”,没什么可批评的了,因为他尽了作为君主的那份责任。用两个字来概括儒家思想,是“责任”;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家”。不爱家的人,很难说他能

5、爱国。长期以来,自西方流入的形形色色的“解放”,严重破坏了人们的家庭观念。魏晋时期,儒家思想被抛弃,信仰大厦崩塌,导致了三百年战乱。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更强大的思想武器唯物辩证法,但儒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围绕它形成的责任文化与家国情怀,依然是现实社会重要的支点和动能。(摘编自荆培运儒家思想的本质是“责任”)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关于儒家思想的本质问题,答案有“仁”和“中庸”等看法,但其合理内核应是“责任”。B. 儒家看重“人”在天地间的地位,与这高定位匹配的是儒家对待“人生”设计的严肃态度。C. 儒家认为,刑法对人的私欲的约束,不如礼的约束力大,所以儒家特别强

6、调礼的教化作用。D. 现存的能供我们研究儒家“礼”的资料并不多,礼记一书至少能让我们知晓礼的底线。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基于人性具有复杂性这个前提,探讨儒家的“礼”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B. 文章指出要从社会性和动物性的角度理解人,并就两者的价值取向进行论述。C. 文章运用了例证法,以“尧舜”“大禹”为例,揭示了儒家思想本质的来源。D.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层深入地阐述了作者对儒家思想本质的全新见解。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的思想都没有的人性化特征。B. 儒家的“礼”的规矩十分详备

7、,除了“先王”“先贤”外再无人能达到“礼”的要求。C. 文中用一个字“家”来概括儒家思想的本质,实际上是对“责任”的进一步补充。D. 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国家治理,儒家的“责任”思想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导意义。【答案】1. C 2. B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首先浏览选项内容,然后从文本中找到相对应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比较,明确二者的差异。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C,“刑法不如

8、礼的约束力大”说法错误,文中说“刑法与礼,是社会治理的左右手”文中认为二者是不同的方法,并没有力度大小的区别。故答案选C。【2题详解】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浏览选项内容,然后从文本中找到相对应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比较,明确二者的差异。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选项。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中论述的观点,然后根据理解认真核对选项内容。B,“要从社会性和动物性的角度理解人”有误,文中强调的是人应具有社会性。故答案选B。【3题详

9、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归纳、理解、筛选和概括分析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其它的思想都没有”,于文无据;选项B,“除了先王先贤外再无人能达到礼的要求”有误,在儒家看来,一般人只要尽到自己的角色相应的责任就能达到了儒家的要求;选项C,“是对责任的进步补充”有误,用“家”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概括儒家思想的本质,不是“补充。故答案选D。【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

10、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垃 圾刘国芳六楼又下楼了,倒垃圾。垃圾桶边有一个女人,这女人是小区的清洁工,她看见六楼走过来,跟六楼笑了笑,但六楼压根没用眼睛瞧她。六楼其实也是个女人,但两个女人的层次完全不同,六楼的丈夫当官,而这

11、个女人,是清洁工。六楼从不跟女人打招呼,女人也不计较这些。六楼不睬她,她也不介意,下次见了六楼,仍然笑。六楼提一包米下来,女人盯着六楼看,六楼走到垃圾桶前,一伸手,把米扔了。女人很吃惊,说:“米也扔了呀?”六楼没睬女人,扔了米,转身往楼道里去。女人把那袋米提起来看,一袋十斤装的米,真空包装,完好无损,连空气都没进去,女人冲着六楼的背影喊道:“这米也扔了吗?”六楼没回头,也没睬女人。女人说:“好好的呀。”六楼说:“你觉得好,拿去吃呀,但话说在前头,这米过期了,吃坏了身体,别怪我没告诉你。”说着,消失在楼道里。女人仔细看那袋米,果然,她看见了标注的保质期,女人算了算时间,超过保质期一天,女人笑了笑

12、,提了米走了。一个瘦瘦的保安在值班室看见了,就说:“又捡到好东西呀?”女人说:“一袋米,说过期了,哪过期了呀,好好的。”瘦保安说:“六楼扔的?”女人说:“是。”两人说话的时候,六楼又下来了,这次搬了一箱苹果往垃圾桶方向走来,女人多嘴,又问:“这苹果也要扔了吗?”六楼仍不睬她,走到垃圾桶边,把苹果扔了进去。女人随后把苹果箱打开,发现里面除了两个烂苹果外,其它全是好好的,女人就摇头,跟自己说:“这样好的苹果也不吃,真是浪费呀。”说完,把苹果搬走了,搬到了门口值班室,跟瘦保安分苹果。女人捡什么好东西,都会分给瘦保安。六楼扔了两条烟,女人让保安去捡。瘦保安捡了后,发现那烟虽然过了保质期,但没发霉,瘦保

13、安乐了,跟女人说:“当官的就是有钱,这么好的烟都扔了。”六楼扔了几件衣服,女人让瘦保安把这些衣服捡走了。这天,六楼又搬下来一箱橘子,女人也在垃圾桶边,六楼砰的一声把橘子扔进垃圾桶,女人问:“这橘子又坏了吗?”六楼还是不睬她,走了。女人在六楼走后,把那箱橘子打开,里面确实有烂橘子,女人把烂橘子捡出来扔了,扔着扔着,发现橘子下面是一沓一沓的钱,数了一下,共十沓是十万元。女人数钱的时候,瘦保安走了过来,看见了钱,说:“莫作声,我们把钱分了。”女人说:“六楼肯定不知道橘子下面有钱,知道了,肯定不会扔的,要还给人家。”瘦保安说:“六楼又不知道下面有钱,咱们分了吧。”女人说:“这钱不能要,做人要有底线。”

14、女人搬箱子往六楼去,敲了敲门,门开了,六楼说:“怎么,你也要送礼?”女人说:“不是,这是你扔的橘子。”六楼说:“一箱烂橘子,你拿去就是,送回来做什么?”女人说:“这里面有十万块钱。”说着,女人把箱子放下转身走了。瘦保安在楼下对女人说:“你就是个傻瓜。”这天晚上,瘦保安趁六楼不在家,潜了进去,发现书房一堆书旁摆着一个箱子,装满一箱子钱。神色慌张的他让巡警注意上了,毫无疑问,瘦保安被抓了,当然牵出了六楼和她的丈夫。几天后,六楼丈夫出事了,被纪委立案调查。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A. 小说反复写“六楼不睬女人”,表现了六楼女人的傲慢与世俗,同时也对小说主旨起到了一定

15、的突出作用。B. 小说开头交代了事件的起因,初显了人物性格,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 “六楼又下来了”,表明了六楼偶尔会把刚过期的东西丢掉,暗示了六楼的奢侈腐化。D. 从艺术效果看,小说结尾的安排与六楼之前的傲慢形成反差,具有正能量,深化了小说主题。5. 小说以“垃圾”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请简要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女人”的什么性格特点。【答案】4. C 5. 从故事情节看,“垃圾”是文章的线索,围绕六楼扔垃圾、清洁工捡垃圾来展开事件。从人物形象看,通过六楼丢垃圾表现了六楼的奢侈傲慢、高高在上,清洁工捡垃圾展现了女人的勤俭朴实。从主题看,赞美了捡垃圾的清洁工的高尚品质,揭示了官场的腐败,警示贪婪受贿的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从手法看,“垃圾”用了双关的手法,既指真的垃圾,又暗指贪污受贿的六楼当官的、想不劳而获的瘦保安之类的社会垃圾。 6. 神态(细节)描写:“笑了笑”“仍然笑”朴实、宽厚、包容。语言描写:“这钱不能要,做人要有底线。”正直善良,保有道德底线。对比:六楼的和女人对比朴实、宽厚、包容 (或:瘦保安和女人对比正直善良,保有道德底线)。【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