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8505884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对原子质量 C 12O 16 Cl 35.5Na 23第卷 (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卷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食盐水 B. 稀硫酸 C. CuSO4 溶液 D. 稀豆浆【答案】D【解析】【分析】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说明该分散系是胶体,据此判断。【详解】A.食盐水是溶液分散系,无丁达尔效应,A错误;B.稀硫酸属于溶液分散系,无丁达尔效应,B错误;C.CuSO4溶液属于溶液分散系,无丁达尔效应,C错

2、误;D.稀豆浆分散质大小为1100nm,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D正确;答案选D。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H2SO4 B. 蔗糖 C. NaOH D. NH4Cl【答案】B【解析】【分析】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蔗糖、乙醇等都是非电解质。大多数的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据此解答。【详解】A、H2SO4能电离出H+和SO42-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电解质,故A不符合;D、蔗糖是共价化合物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B符合;C、NaOH为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

3、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故C不符合;D、NH4Cl为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电解质,故D不符合;答案选B。3.自来水中因含有少量 Cl而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实验室为了除去自来水中的 Cl获得纯净 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A. 过滤法 B. 结晶法 C. 蒸馏法 D. 沉淀法【答案】C【解析】【分析】水易挥发和冷却,可先蒸发,将水与盐类分离,在冷却可得到水,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可溶性盐类物质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B结晶法得到盐类物质,不能得到水,故B错误;C水易挥发,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水和可溶性盐,故C正确;D用沉淀法,易引入其它杂质离子,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

4、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侧重物质除杂及混合物分离方法的考查,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分离原理为解答的关键。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滤法可以除去食盐中的泥沙 B. 蒸馏烧瓶使用前一般不需要检漏C. 冷却水从冷凝管的下口进入,上口流出 D. 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待蒸馏的液体中【答案】D【解析】【详解】A. 泥沙不溶于水,过滤法可以除去食盐中的泥沙,A正确;B. 蒸馏烧瓶不带有活塞,使用前一般不需要检漏,B正确;C. 冷凝时应该逆向冷却,即冷却水从冷凝管的下口进入,上口流出,C正确;D. 蒸馏实验中温度计测量蒸汽的温度,应该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出口处,不能插入待蒸馏的液体中,D错误

5、。答案选D。5.下图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读溶液体积B. 稀释C. 过滤D. 蒸发【答案】D【解析】【详解】A、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不能仰视或俯视,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错误;B、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密度大于水,应该在烧杯稀释,即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故B错误;C、过滤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且必须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D、蒸发时在蒸发皿中进行并用玻璃棒搅拌,操作正确,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6.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分类 组合

6、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KOHH2SO4NaHCO3MgOCO2BNaOHNH4ClNaClNa2ONOCNaOHCH3COOHCaF2CO2SO2DNa2SO4NH4NO3CaCO3CaOSO3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分析】溶于水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据此解答。【详解】A、物质的分类均正确,A正确;B、NH4Cl是盐,NO不是酸性氧化物,属于不成盐氧化物,B错误

7、;C、CO2不是碱性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C错误;D、硫酸钠和硝酸铵均是盐,D错误。答案选A。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沸腾,制得Fe(OH)3胶体B.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C. 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性质有关D. 用过滤的方法可分离胶体和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继续煮沸,至溶液变为红褐色时即可获得氢氧化铁胶体,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至沸腾,不能制得Fe(OH)3胶体,故A错误。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故B错误;C、河水中的泥沙形成的是

8、胶体,在入海口遇到海水时,由于海水中含电解质氯化钠,故能发生聚沉从而形成三角洲,故C正确;D、胶体和溶液均能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故D错误;答案选C。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凡是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B. 电解质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C. 盐酸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缘故D. 凡是能电离的物质一定能导电【答案】B【解析】A. 凡是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都是电解质,例如金属,A错误;B. 电解质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B正确;C. 盐酸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缘故,电离不需要通电,C错误

9、;D. 能电离的物质不一定发生了电离,要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电离,故不一定能能导电,例如固体氯化钠等,D错误,答案选B。9.完成下列实验所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都正确的是()A. 分离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选用B. 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KNO3晶体选用C. 分离四氯化碳中的溴单质选用D.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选用【答案】A【解析】【详解】A植物油和氯化钠溶液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A正确;B除去氯化钠晶体中混有的KNO3晶体,可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C分离CCl4中的Br2应用蒸馏的方法,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故C错误;D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应用饱和

10、碳酸氢钠溶液洗气,不能用NaOH溶液,因二者都与NaOH反应,故D错误;故选A。10.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H2+Cl22HClB. Cl2+2NaOHNaCl+NaClO+H2OC. NH4HCO3NH3+CO2+H2OD. Zn+H2SO4H2+ZnSO4【答案】C【解析】【详解】A.氢元素和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项不符合题意;B中氯元素从0价变为-1价和+1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项不符合题意;C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项符合题意;锌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

11、点睛】考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根据化合价变化进行判断。有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11.P单质在反应4P3KOH3H2O=3KH2PO2PH3中的变化是A. 被氧化 B. 被还原C. 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 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4P+3KOH+3H2O3KH2PO2+PH3中只有P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以此来解答解:4P+3KOH+3H2O3KH2PO2+PH3中,P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1价,P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到3价,则P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故选C12.下列反应中,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的是A. C

12、H3COOHNaOH=CH3COONaH2OB. HNO3KOH=KNO3H2OC. H2SO4Ba(OH)2=BaSO42H2OD. 2HClCu(OH)2=CuCl22H2O【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醋酸是弱酸,用化学式表示,不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A错误;B、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可以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B正确;C、反应中还有硫酸钡白色沉淀生成,不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C错误;D、氢氧化铜难溶,不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判断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2H+=Ca2+2H2OB. 氢氧

13、化钡与硫酸反应 OH-H=H2O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Ag+=Cu2+AgD. 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Mg2+2OH-=Mg(OH) 2 【答案】D【解析】A中石灰水是澄清的,Ca(OH)2应拆写成离子的形式;B中遗漏了参加反应的Ba2和SO42;C中离子电荷不守恒。14.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 K+、MnO4-、Cu2+、SO42- B. Na+、CO32-、SO42-、Cl-C. NO3、Na+、HCO3-、Ba2+ D. Na+、NO3、H+、SO42-【答案】B【解析】【分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

14、是可以的,结合离子的性质溶液无色显碱性分析判断。【详解】A、MnO4、Cu2+在碱性溶液中不是无色的,且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四种离子跟OH能够共存,且都无色的,符合题意,故B正确;C、HCO3和OH不能大量共存,二者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因为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答案选B15.下列反应中,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铁和盐酸反应:Fe2HCl=2FeCl2 + H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氯化钠溶液和浓硫酸混合加热:2NaClH2SO4(浓) =Na2SO42HCl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属于离子反应说明有离子参加反应或离子生成,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说明该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其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据此分析解答。【详解】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H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该反应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