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市立中学高二级下期期中考试试题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504060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兴市立中学高二级下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资兴市立中学高二级下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资兴市立中学高二级下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资兴市立中学高二级下期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兴市立中学高二级下期期中考试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座位号资兴市立中学2011年下期期中考试问卷高二年级 (文)历史科(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胡克彪,审题人:李育维)一、单项选择题(2*25=50分)1、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技进乎道,庶几不惑;名副其实,何虑无闻”与“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两幅寿联所贺寿主当时的年龄分别为 A20岁、60岁 B30岁、40岁 C40岁、50岁 D40岁、60岁2、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2、”作者的意思是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3、一堂中学历史活动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可”;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 乙墨 丙法 丁道B甲道 乙儒 丙墨 丁法C甲儒 乙法

3、丙墨 丁道D甲道 乙墨 丙法 丁儒 4、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 B战国时荀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C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 5、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6、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

4、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A、万物皆只有一个一理 B、确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7、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8、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析研究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9、公元前

5、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东西方哲学思想流派纷呈,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孔子和苏格拉底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思想研究都重视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知德合一”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10、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11、古希腊哲学中有一著名命题:“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间

6、谁会洗?”该命题有四种可能: 一是甲洗,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 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洗;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干净人不需要洗。 你认为,最有可能提出此命题的哲学家是:A.泰斯勒B.普罗泰格拉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12、卢梭认为“自从人类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A、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奴役与贫困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13、“这一启蒙运动

7、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A孟德斯鸠 B伏尔泰C卢梭 D康德14、“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 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15、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

8、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16、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D辛弃疾17、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撰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18、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

9、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 C康梁维新派 D民主革命派19、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20、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 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21、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如此普遍的阅读到白话文,新文化运动中的两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是: A.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

10、 B. 海国图志和狂人日记C.庶民的胜利和文学革命论 D. 孔子改制考和文学改良刍议22、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正确的是: A师夷器物制度思想 B器物师夷思想制度C师夷器物思想制度 D器物制度师夷思想23、下列近代自然科学的成就中,对启蒙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奠基作用的是A.伽利略开创的实验科学 B.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C.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 D.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w.w.w.k.s.5.u.c.o.m24、有人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

11、在一个理论中B达尔文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C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 D科学以其威力迅速战胜神学是必然的25、近代科技的产生、发展离不开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影响。下列关于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的兴起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人类社会核能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C19世纪30年代物理学的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D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新成就加速了二战的结束二、非选择题26(22分)阅读下列材料: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

12、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请回答: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3分)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经济、政治根源。(4分)概述秦汉至两宋时期的“帝国文化”的形成的主要过程。(7分)归纳清中期以前“市民文化”的表现。(6分)你认为“市民文化”幼弱的根源是什么?(2分)27(18分)阅读材料:14到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的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

13、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请回答:就如何“做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1903年,蔡元培在绍兴教育会之关系一文中,尊黄宗羲为“东方卢梭”,你如何评论?(6分)欧洲启蒙思想和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各自的前途命运有何不同?(4分)请结合有关史实,分别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这种不同的原因。(4分)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读下列一组图片:图一蒸汽机车 图二电灯 图三电子计算机(1946年)材料二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哲学和宗教的关系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方面进入到了什么时代?(3分)(2)材料一中的图一所反映的生产力的重大突破对近代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有何突出表现?(2分)(3)据图三,列举这一时代出现的新兴工业。图三的联网,可能产生哪些负面影响?(5分)资兴市立中学2011年下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文)历史科参考答案( 时量:90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