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502969 上传时间:2019-1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对应学生用书第325页)(时间:45分钟)命题细目表易 中 难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23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主张74、5、6、8、13董仲舒的新儒学9、1210、11、14一、选择题1“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A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B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解析材料“王道既微,诸侯力政”说明当时分封制遭破坏,诸侯争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春秋战国时期;材料“九家之术,蜂出并作”表明为“百家争鸣”,春

2、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社会文化背景正是礼崩乐坏,思想多元化,故A项正确。黄老学说被尊崇一般在朝代建立之初,故B项错误;儒、释、道并存在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之间,故C项错误;拜金逐利盛行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应该是鸦片战争后,故D项错误。答案A2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申子“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而归本于黄老”。这说明()A不同学派间互相融汇吸收B道、法两家主张一致C道家和法家学说最为流行D思想领域实现大一统解析史记中的记载认为,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韩非子的思想来源于道家的黄老思想,从这里法家和道家的关系,可以看出战国时期不同学派间互相融汇吸收,故A项正确;道、法两家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

3、,主张不可能一致,故B项错误;儒家和墨家学说最为流行,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领域尚未实现大一统,故D项错误。答案A3(2014四川泸州一模)世界文明史中说:“(前6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的剧烈变动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解析公元前6前3世纪大致相当于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的剧烈社会动荡使得士人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提出不同的治国方案,希望被统治者采纳

4、,达到天下太平,因此A项正确;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正在形成中,故B项错误;统治者招贤纳士是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D项是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结果,故排除。答案A4(2014重庆万州一模)“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引自庄子人间世)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庄子人间世”可知此主张属于道家,由D项中“有为、难治”可推断其主张“无为”,这正是道家的代表性观点,故D项正确

5、;A项出自儒家心学观点,B项属于法家观点,C项出自儒家荀子的观点,皆与材料观点不属于同一思想流派,故排除A、B、C三项。答案D5(2014四川成都一模)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是()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C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解析“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契合儒家“入世”的思想和“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操;“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契合道家“无为而治”的主张和“逍遥”的生活态度,故选A项。答案A6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

6、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应该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解析秦国商鞅变法,利用法家思想推行改革,最终增强实力实现统一,这“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秦朝实行暴政,二世而亡,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的正确,故选B项。答案B7史记载:“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孟子发扬孔子思想提出的主张是()A君轻民贵 B人定胜天C克己复礼 D仁者爱人解析A项“君轻民贵”是孟子的思想,B项“人定胜天”是荀子的思想,C项“克己复礼”是孔子的思想,D项“仁者爱人

7、”是孔子思想。故选A项。答案A8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礼乐与法制并举C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一则治,异则乱”。吕不韦认为道家、儒家和墨家各有特点,融合诸子百家思想,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才能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反之则会导致动乱。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选C项。答案C9(2014安徽皖南八校联考)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

8、”的主要目的是()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解析董仲舒上“天人三策”要求兴办太学,以养天下之士。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授内容,以儒家经典养天下之士。这体现了董仲舒的思想大一统观点,而思想上大一统是为政治大一统服务的,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答案C10(2014云南昆明摸底)汉书地理志下:“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代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这说明()A加强君权而分散相权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贤臣政治取代功臣政治D儒学对政治生

9、活影响深刻解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齐鲁为儒学发源地,汉代丞相多出于齐鲁,由此可知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故选D项。A、C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B项秦朝已实现转变,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故排除A、B、C三项。答案D11(2014浙江嘉兴测试)董仲舒提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观点在当时的主要影响是()A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B发展了“天人感应”的理念 C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理论保障D使汉王朝开始重视文化教育解析题干材料的大致意思是:民性天生为善却不能为善,故立王诱导向善,这是天意。其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干无关或不符合

10、题干意思,故排除。答案C12(2014四川成都摸底)春秋繁露云:“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英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此话强调,君主应()A加强集权 B独尊儒术C推行教化 D顺应天意解析材料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难于他,因此英明的统治者应该“与天同”,顺应天意,故选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13儒家、道家、法家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学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

11、者的欢迎;另一个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认道德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为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必不可少的官吏们提供了一门官场哲学。材料二孔子学说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是道家学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材料三法家的这些原则为秦统治者所采纳时,其效能显示了出来。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然后他们又用一贯无情的手段将严密的组织扩大到全国,不过,其结果正如我们看到的,引起了一个反作用,使帝国在其创立者去世后没几年就被推翻。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则如前所述,被长期推崇为

12、官方的教义。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学说在其生前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原因。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儒家和道家是如何“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的。(3)结合法家思想的相关内容,说明其能被秦统治者所采纳的原因。其实践效果如何?解析本题考查儒家、道家、法家思想的影响。第(1)问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和孔子学说的观点分析其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归纳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的原因。第(2)问结合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主张对中国人的影

13、响作答。第(3)问从法家思想对国家统一的作用进行分析,运用辩证的观点概括效果。答案(1)未被普遍接受的原因:孔子的主张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者的需要。最终“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的原因: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强调道德原则;提供一门官场哲学。(2)儒家提倡“仁”“礼”“以德治民”;道家强调“无为而治”和超然、潇洒的人生观。(3)法家提倡变革和中央集权,符合秦朝统治者的需要。一方面,秦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另一方面,秦短命而亡,使法家信誉扫地。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14、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材料三秦以后的中国文化曾遭受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再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对文化的危害也最为长远。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1)汉武帝

15、时期对其他各家学说就真的“皆绝其道”了吗?试举例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两位学者对董仲舒的评价有何不同?原因何在?(3)你认为对历史人物活动的评价应遵循怎样的原则?解析第(1)问考查新儒学的特点,即“外儒内法,附会阴阳,济之以道”,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考查对新儒学的评价,概括材料二、三即可得出答案。第(3)问考查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结合第(2)问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答案(1)没有,如法家用重农抑商和严刑峻法来统治人民的主张也被汉武帝融入其统治思想。(2)材料二肯定了独尊儒术对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材料三在肯定其对巩固封建政权所起的作用的同时,主要强调了它对文化发展的危害。评价的视角、关注问题的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