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力讲稿ch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8493036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力讲稿ch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材力讲稿ch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材力讲稿ch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材力讲稿ch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材力讲稿ch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力讲稿ch》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力讲稿ch(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版权所有, 2000,2005 (c) 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 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 罗 俊 材材 料料 力力 学学 Copyright, 2000,2005 (c) Dept. Mech., HUST , China E-mail: luo_jun_1975 Tel: 13971226189 Mechanics of MaterialsMechanics of Materials 1 3.1 扭转变形 扭矩 3.2 薄壁圆筒的扭转 3.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3.4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 3.5 矩形截面杆的自由扭转 3.6 薄壁截面杆的自由扭转 3.7 理想弹塑性圆截面杆的扭转计算

2、 第三章 扭转 2 3.1 扭转变形 扭矩 u 受扭构件外力作用特点以及变形特点。 u 外力偶矩的计算方法。 u 扭矩 u 扭矩图 3 受扭转载荷的构件1 4 受扭转载荷的构件2 汽车中的转向轴 5 受扭转载荷的构件3 机器中的传动轴 6 受扭转载荷的构件4 7 在构件端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内作用有外力偶 M0 外力作用特点 杆件各横截面绕轴线作相对转动,任意两横截面 间相对转过的角度,称为两截面的相对扭转角, 用fAB 表示。 变形特点 A B O M0 M0 O B A AB 一. 外力作用特点和构件变形特点 3.1 扭转变形 扭矩 8 例如:富康AX轿车额定功率65kW,在4500转时平稳

3、(N与n 无关)输出扭矩 二. 外力偶矩的计算 3.1 扭转变形 扭矩 9 由平衡方程 T是横截面上的内力偶矩 ,称为扭矩。 取左边部分 假想切面 外力偶 外力偶 内力偶 平衡 三. 扭矩 截面法 3.1 扭转变形 扭矩 10 按右手螺旋法则确定扭矩的矢量方向, 扭矩矢量的指向与截面的外法线方向一 致者为正,反之为负。 扭矩矢量指向(大拇指) 与截面的外法线方向一致 正 负 扭矩矢量指向(大拇指) 与截面的外法线方向相反 四. 扭矩的符号规定 3.1 扭转变形 扭矩 11 五.扭矩图:表示沿杆件轴线各横截面上扭矩变化规律的图线 目 的 扭矩变化规律; |T|max值及其截面位置 强度计算(危险

4、截面) 。 x T 3.1 扭转变形 扭矩 12 以平行于杆轴线的坐标x表示截面的位置 ,以垂直于x轴的坐标表示扭矩值,得到 扭矩随截面位置而变化的扭矩图。 10 20 画扭矩图举例 13 例 某机器的传动轴如图2.6(a)所示,轴的转速n=700r/min, 主动轮的输入功率为NA=400KW,从动轮B、C和D的输出功率 分别为NB=NC=120KW,ND=160KW。试作轴的扭矩图。 解: 计算外力偶矩 14 分别取截面分析 BC段 BA段 AD段 根据前面求得的扭矩值 作扭矩图 最大扭矩发生在AC段各横截面上 15 u横截面上的应力以及扭转变形的大小 u切应力互等定理 3.2 薄壁圆筒的

5、扭转 16 长为 的薄壁圆筒:壁厚(r0为平均半径) 已知条件:两端作用外力偶矩 , 求薄壁 圆筒的变形以及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 合理解的要求: (1)静力平衡. (2)变形几何 协调. (3)满足物理方程.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 满足此方程的函数有无数个, 所以仅凭借此方程无法求得应 力分布.所以我们需要借助实验来观测应力应变的分布规律, 并通过测试得到材料性质. 3.2 薄壁圆筒的扭转 一. 横截面上的应力和扭转变形 17 扭转实验: 1.实验前: 绘纵向线,圆周线; 施加一对外力偶 m。 圆筒表面的各圆周线的形状、 大小和间距均未改变,只是 绕轴线作了相对转动。 各纵向线均倾斜了同一微小

6、角度 (剪切应变)。所有矩 形网格均歪斜成同样大小的 平行四边形。 端部仍然保持为平面。 2.实验观察结果 3.2 薄壁圆筒的扭转 18 3. 结论: 各横截面的大小形状间距不变,并仍然保持为平面。可假设各 横截面绕轴线发生刚性转动。所以横截面上无正应力,只有切 应力并且切应力与圆周相切。由于壁比较薄,可认为切应力和 切应变沿壁厚均匀分布。由于沿周向变形无变化,可认为切应 力沿周向也不发生变化。 切应力分布规律和变形规律已经得到, 切应力和扭转变形分别为多大? 3.2 薄壁圆筒的扭转 19 剪应变 与扭转角的关系可由 下面公式得到: 变形已经协调,还是不知道变形多大。必须把变形和 载荷联系起来

7、,这取决于材料的力学性质。 薄壁圆筒剪应力 大小可由静力平衡条件得到: 3.2 薄壁圆筒的扭转 20 我们已经得到了扭转角和剪应变的关系,由静力平衡条件 得到了剪应力和扭矩的关系。我们还需要了解材料的力学 性质以确定扭转角和剪应变的大小。 实验测定扭矩和扭转角之间的关系 3.2 薄壁圆筒的扭转 21 T=m 剪切虎克定律:对于线弹性材料, 当剪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剪 切比例极限时( p),剪应力与剪应变成正比关系。 剪切虎克定理 3.2 薄壁圆筒的扭转 22 式中:G是材料的一个弹性常数,称为剪切弹性模量,因 无量纲,故G的量纲与 相同,不同材料的G值可通过实验确定 ,钢材的G值约为80GPa。

8、剪切弹性模量、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是表明材料弹性性质的三 个常数。对各向同性材料,这三个弹性常数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推导详见后面章节): 可见,在三个弹性常数中,只要知道任意两个,第三个量 就可以推算出来。 3.2 薄壁圆筒的扭转 23 由于G是材料常数,薄壁圆筒的扭转角和剪应变可以通过扭矩表示出 来: 薄壁圆筒求解小结 实验观察几何特征 周向线大小形状间距均不发生变化.纵向 线发生小角度倾斜.倾斜角度沿圆周相同. 端部仍然为平面. 无正应力,只有切应力且与圆周相切. 切应力沿圆周均匀分布.各横截面发生 刚性转动. 薄壁圆筒,可认为应力,应变沿厚度无变化 . 静力平衡求得切应力(扭矩已知 ) 剪应

9、变和扭转角之间的关系. 物性实验得到扭矩和扭转角之 间的线性关系. 对于线性材料引入剪切模量 (材料常数,需事先给定) 变形大小 薄壁圆筒扭转问题的小结 24 由微元体的平衡: 上式称为剪应力互等定理。 该定理表明:在单元体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上,剪 应力必然成对出现,且数值相等,两者都垂直于两平面的 交线,其方向则共同指向或共同背离该交线。 a cd dx b dy t z 单元体的四个侧面上只有剪应力而无正应力作用,这 种应力状态称为纯剪切应力状态。 3.2 薄壁圆筒的扭转 二. 切应力互等定理 25 为什么薄壁圆筒横截面上的剪应力沿环向? 根据切应力互等定理,如果切应力在径向上有分量, 那

10、么圆筒的表面存在切应力,这与实际情况不符。 切应力互等定理的应用 26 u横截面上的应力 u极惯性矩和抗扭截面模量的计算 u圆轴扭转斜截面上的应力 u圆轴扭转的变形 3.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27 等直圆轴横截面应力 变形几何关系(实验观测并假设 ) 物理关系(应力应变关系) 静力学方面 一. 等直圆杆扭转实验观察: 在薄壁圆筒的求解中我们引入了剪切模量,对于线弹性材料, 在以后的推导中我们将直接应用虎克定理-应力应变关系 3.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1. 圆周线的大小形状以及间距保持 不变,仅绕轴线转动。 2. 小变形条件下,各纵向线仍近似是一条直线,只是倾斜了 一个微小角度。 3

11、. 端部保持为平面. 28 二. 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 由实验观测结果,我们可以做如下假设:圆轴各横截 面变形后仍然保持为平面,形状和大小不变。半径仍然保持 为直线,且相邻两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变。各横截面仅绕轴线 发生相对转动。这一假设称为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由此假 设导出的圆轴的应力和变形计算公式,已经得到理论与实验 的验证。 3.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29 由平面假设,我们已经得到了变形几何关系所以可以求解圆轴 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1.由平面假设可得到圆轴扭转 的变形几何关系: 距圆心为 任一点处的与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 扭转角沿长度方向变化率,单位扭转角。 3.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

12、变形 三. 横截面上的应力 30 2.物理关系: 虎克定律: 代入上式得: 3.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31 3.静力学关系: O dA 令 代入物理关系式 得: 横截面上距圆心为处任一点剪应力计算式。 3.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32 4.公式讨论: 仅适用于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在小变形时的 等圆截面直杆。 式中:T横截面上的扭矩,由截面法通过外力偶矩求得。 该点到圆心的距离。 Ip极惯性矩,纯几何量,无物理意义。 尽管由实心圆截面杆推出,但同样适用于空心圆截面杆, 只是Ip值不同。 3.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33 对于实心圆截面: D d O 对于空心圆截面: d D O

13、d 3.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四. 极惯性矩和截面抗扭模量 34 (实心截面)(空心截面) 工程上采用空心截面构件:提高强度,节约材料, 结构轻便,应用广泛。 3.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实心圆轴和空心圆轴受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 35 由圆轴扭转的切应力分布图可知最大剪应力分布在圆轴外表面 : 由 知:当 Wt 抗扭截面系数(抗扭截面模量), 几何量,单位:mm3或m3。 对于实心圆截面: 对于空心圆截面: 3.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36 由公式 知:长为 l一段杆两截面间相对扭转角 为 3.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五.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37 单位扭转角 : 或 刚度

14、条件 或 GIp反映了截面抵抗扭转变形的能力,称为截面的抗扭刚度。 称为许用单位扭转角。 3.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38 静力方程 物理方程 几何方程 变形计算公式 应力计算公式 最大应力公式 结 论 横截面外圆周上点的剪应力和剪应变最 大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一点剪应力和 剪应变与该点的极坐标呈比例 横截面最大剪应力与横截面的抗扭截 面模量成反比 扭转刚度 横截面扭转变形(单位长度扭转角) 与横截面的扭转刚度成反比 抗扭截面模量 小结 39 画轴的扭矩图 极惯性矩和抗扭截面模量的计算 确定可能的危险截面 计算危险(最大)点应力 求出最大剪应力 计算两截面相对扭转角 计算最大单位长度扭转

15、角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求解过程 40 例2.2 一空心圆轴如图2.13(a)所示,在A、B、C处受 外力偶作用。已知 , , ,材料G=80Gpa,试求(1)轴内的最大 剪应力 ;(2)C截面相对A截面的扭转角 画轴的扭矩图解: A、B可能为危险截面 计算危险(最大)点应力 所以, 计算扭转角 41 低碳钢试件: 沿横截面断开。 铸铁试件: 沿与轴线约成45的 螺旋线断开。 因此还需要研究斜截面上的应力。 3.3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六. 圆轴扭转时斜截面上的应力 42 1. 点M的应力单元体如图(b): (a) M (b) (c) 2. 斜截面上的应力; 取分离体如图(d): (d) x 3.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43 (d) x n t 转角规定: 轴正向转至截面外法线 逆时针:为“+” 顺时针:为“” 由平衡方程: 解得: 3.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 44 分析: 当 = 0时, 当 = 45时, 当 = 45时, 当 = 90时, 45 由此可见:圆轴扭转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