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492982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六级上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检测与强化训练 1一、基础知识(38分)1.根据要求写成语。(6分)(1)每次看京剧表演,我都会联想到这些成语:、(2)请你写出一组形容“学问高”的成语:、(3)请你写四个含有“风”字的成语:、 2按要求写句子。(8分)(1)根据“工夫”的两种意思各写一句话。A.做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B.空闲的时间:(2)用上不同的关联词,将下列句子写完整:()时间来不及了,我们()不去了。()时间来不及,我们()要去。()时间来得及还是来不及,我们()要去。(3)2008奥运会就在我们北京举行,哪一个中国人不激动兴奋呢?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4)把句子补充具体。司令员说:“灾情就

2、是命令!必须徒步赶到北川县城!”战士们听了,。(5)火车从远处飞快地驶来。用比喻的方式表达: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3分)“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中”的“战国”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国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中的“兄弟”应该读“xingd”。()“样式”和“式样”,“计算”和“算计”,这两组词前后两个词的意思一样。()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检测与强化训练一、看拼音,写词语:(10)b y wi xi ch ju zhu xun ci bin w shunn xn tn ln cn lo mn ln zh rn zh y二、基础知识的练习及词句的积累:(27)1、 查字

3、典:(5)“盛气凌人”的“凌”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除部首外再查( )画。在字典里“凌”字的解释有四种:冰;欺凌、侵犯、欺压;升、高出;迫近。在“盛气凌人”这个词中应取第( )种解释。2、写出三个有关刻苦学习的成语:(3)3、写出两句珍惜时间的名句:(4)4、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6)(1)、这学期,全体六年级同学都参加了“我读我演”阅读竞赛活动。(2)、宣传委赵刚记录并听取了“庆祝元旦准备会”上老师及“班干”们的发言。5、用适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4)(1)、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地

4、安眠。(2)、少年没有被吴王处死。少年巧妙地使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三、阅读:(30)(一)、阅读课文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11)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1、出下列

5、词语的近义词:(2)专心致志( ) 辩护( )2、你知道“竹简”是什么吗?(2)3、请写出“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的意思。(3)4、很多人都想在自己的一生中做件实实在在的事,读了司马迁的故事,你有什么启发?(4)(二)、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19) 游龙华公园星期天,我们游览了桃花盛开、曾经洒过烈士鲜血的地方龙华公园。进了公园,我们先走向“桃园”。不一会儿,满园桃花便呈现在我们眼前。这里的桃花品种繁多,有“仙桃”、“白桃”、“日日桃”,桃花的颜色也各不相同,红的像一团火,白的像一片云,还有黄的紫的,真是五彩缤纷!微风吹过,送来屡屡清香。“你们看,那儿有许多蝴蝶!”一个同学

6、指着前边说。我们望去,一些枝头果然有许多蝴蝶在随风摆动。可是走进一看,他们不是蝴蝶而是一种奇特的桃花。这种花的形状、颜色和蝴蝶十分相像,所以人们称它为“蝴蝶花”。饱览了桃花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纪念碑两旁松柏耸立,四周铺满嫩草,外面围上一圈整齐的冬青,显得庄重、肃穆。纪念碑上刻着:“龙华载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终,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样红。”读着碑文,我们仿佛看到了烈士们正横眉冷对带血的刺刀,殷红的鲜血染红了龙华的桃花离开纪念碑,鲜明的路标把我们引向画廊。画廊里展出了许多烈士的照片,照片下有烈士的生平简介,还陈列着烈士的手稿。这些手稿记录着烈士们的战斗历程。我不禁低语着:烈士们

7、安息吧,我们一定会沿着你们开辟的道路走下去!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 安息: 耸立:2、短文的第( )自然段是描写桃花的,作者抓住了桃花的( )和( )来描写桃花的。(3)3、用波浪线画出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2)4、填出作者游览龙华公园的路线。(3)5、读了短文,你觉得龙华公园主要是用来纪念什么的?(2)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请结合自己实际谈一谈。(3)四、作文: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中心明确,条理清晰,有真情实感。(30)五、附加题:(3232)1、我们学了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后知道聂荣臻是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请你再写出三个元帅的名字( )、( )、( )。2、你知道

8、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吗? 3、学习了埃及的金字塔之后,我们知道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 )、( )、( )。4、司马迁编撰的史记里面记录了许多生动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分别是按照本纪、表、世家、列传和书这五种体例来记录的,你能写出其中的两个历史故事的名称吗?(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3分)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二、看拼音写词语。10% o xin xu r kn c xin m mnun jn ( ) ( ) ( ) ( ) ( ) rn jn to zh yn chu xin shu h l j qn

9、( ) ( ) ( ) ( ) ( )三、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解释要解释的加点字,最后按要求分类。6%1、下面三组词语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代替替代 b著名名著 c、式样样式2、加点语句用得不恰当的句子是A几个战士趁着夜色,在院子里负隅顽抗,终于等来了战友打败了敌人。B妈妈第一次照着菜谱烧菜,虽然认真,结果却远不是那个味,这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作文如何才能写得好,古人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下面带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个是A辅导(fu) b哺育(fu ) c悄( qio)无声息四、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语句的练习。8%1、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黄海滩涂是片

10、广阔的土地,那里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饲养的理想产所。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这件事过了许多年,()我仍然记得清清楚楚。3、将下面这个句子改成带问号的但意思不变的句子: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 _4、照样子,仿写句子:夏天,知了不厌其烦地在树上唱着歌。 _五、请根据课文及其相关内容填空。14%(4+4+4+2)1、这种境界,既使人_,又叫人_,既愿_,又想坐下_。2、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_诗,让诗人感到悲的原因是_。请再写出一句古代诗人爱国的诗句:_,_。3、牛郎织女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从中我们认识了_的牛郎。4、陈忠实在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中重点要

11、歌颂的是高原柳,可他又用许多笔墨写家乡灞河柳的原因是_。5、每一个舞姿都_,每一个舞姿都_,每一个舞姿都是_,每一个舞姿都_,使人叹为观止。六、阅读。鱼与鱼竿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后来,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1、结合短文理解词语。2%硕大:_分道扬镳:_2、原先两人中要到一篓鱼的那个人不久后饿死的原因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