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胁迫下5个树种根系活力及nak含量影响的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489149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胁迫下5个树种根系活力及nak含量影响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盐胁迫下5个树种根系活力及nak含量影响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盐胁迫下5个树种根系活力及nak含量影响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盐胁迫下5个树种根系活力及nak含量影响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盐胁迫下5个树种根系活力及nak含量影响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盐胁迫下5个树种根系活力及nak含量影响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胁迫下5个树种根系活力及nak含量影响的研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 做出 律责 任由本人承担。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农业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同意学校保留和按要求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纸 质本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农业大 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 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 p 严 夕 h q I 。1 2 材料与方法3 2 1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计3 2 2 实验地概况3 2 3 试验处理3 2 4 试验方法4 2 4 1 土壤含盐量的测定4 2 4 2 死亡率和胁迫症状的调查4

2、 2 4 3 根系活力的测定4 2 4 4N a + 、K + 的测定4 2 4 5 数据处理5 3 结果与分析5 3 1 土壤含盐量的测定5 3 2 苗木存活率6 3 3 根系活力差异性分析7 3 4N a + 、K + 含量及植物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分析1 0 3 4 1N a + 含量及分布:1 0 3 4 2K + 含量及分布13 3 4 3 植物离子的选择性吸收15 4 结论1 7 5 讨论1 9 5 1 植物对盐胁迫的反应机制和抗盐机理的探明是评价植物抗盐性的基 础1 9 5 2 植物耐盐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抗Na + 和C1 的作用方面1 9 5 3 植物耐盐机理尚不明确1 9 5 4

3、植物的抗盐性评价的可靠指标至今还没有确定,在植株水平上研究 其抗盐性是新的发展趋势2 0 5 5 盐分胁迫条件下,植物生长受阻的主要因素不单纯是由叶面积、 光合的下降引起的j 2 0 参考文献2 2 致谢2 6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2 7 一 , p 白蜡 乌桕 木槿 黄栌 法桐。 : 盐胁迫下,植物中N a + 的分布根最多,茎次之,叶最少。叶片是植物 。耐盐力最弱的部位。木槿、黄栌等树种受盐害主要部位在叶片,根、茎是 乌桕受盐害的主要部位。木槿、白蜡等树种的根向茎、叶选择性地运输 K + 而限制N a + 的运输,这也许是这些树种耐盐的主要原因之一,黄栌的根 j 向茎、叶选择性地运输N

4、 a + 而限制K 十的运输,过量的有毒离子N a + 对细胞 膜系统的伤害,导致细胞膜透性增大,电解质外渗,大量的N a + 流入细胞, 影响一些酶的结构和功能,破坏细胞的新陈代谢。由于在相对高浓度的 N a + 的存在下,干扰了植物对营养元素K 及N 等的吸收,造成植物体内营 养元素亏缺,影响生长发育,此外根系环境中盐分浓度的提高,水势下降 而引起植物吸水困难,引起渗透胁迫。在离子毒害、营养缺乏、渗透胁迫 的共同作用下,黄栌发生盐害较重。需要指出的是法桐虽然根部向茎、叶 选择运输K + 但抗盐性较差,可能是法桐较敏感,较低量的N a + 就能使法桐 受到伤害。 关键词:盐胁迫根系活力生理生

5、化指标N a + 回归分析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p o t t e do n e 。y e a l - o l ds e e d l i n g so ff i v e - t r e e s p e c i e sw e r et e s t e dt os t u d yt h e i r r e s p o n s e st Os a l ts t r e s s T h es e e d l i n g sw e r et r e a t e dw i t hf o u rl e v e l so fs a l tt r e a t

6、m e n t s i n c l u d i n gO 。0 ,O 2 j0 4 a n dO 6 o fs a l t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W h e nt h ee x p e r i m e n tw 笛 c o n d u c t e df o r12 ,2 4 ,3 6a n d4 8d a y s ,s a m p l e sw e r et a k e nt os t u d yt h es e e d l i n gs u r v i v a l r a t e 。T h ed e s t r o y e ds a m p l ew e r

7、et a k e ni n3 6 也o r4 8 md a yt os t u d yt h eb i o m a s s ,r o o t a c t i v i t ya n dt h ec o n t e n to f N a + ,K +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a l y s i sh a sb e e nm a d ef o rc h a r a c t e r s i no r d e rt or e v e a lt h ei n t e r n a lm e c h a n i s m s T h em a i nr e s u l t sa

8、 l ea sf o l l o w s T h e s e e d l i n gs u r v i v a lr a t ei sak e yf a c t o rf o re v a l u a t i n gt h e i rs a l tr e s i s t a n ta b i l i t y T h e s a l tr e s i s t a n tl e v e l so ft h o s et r e es p e c i e si nad e s c e n do r d e rw e r ea s f o l l o w s ,F r a x i n u a c h

9、i n e n s i sR o x b ,S a p i u ms e b i f e r u mQ ) R o x b , H i b i s c u ss y r i a c u sL ,C o t i n u sc o g g y g r i a S t o p ,P l a t a n u so r i e n t a l i sL T h ec o n t e n to fN a + w a st h eg r e a t e s ti nt h er o o t , t h es e c o n di nt h es t e ma n dt h el e a s t i nt h

10、 el e a v e s T h em a j o ra f f e c t e do r g a nb ys a l ts t r e s sw a sl e a fi nH i b i s c u ss y r i a c u sL 。 C o 矗n u sc o g g y g r i aS c o p T h em a j o ra f f e c t e do r g a n si nS a p i u m s e b i f e r u m 皿) R o x bw e r e r o o ta n ds t e m T h eK _ w a ss e l e c t i v e

11、l yt r a n s p o r t e da n dt h eN a + W a sl i m i t e di nt h e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f r o mr o o tt os t e ma n dl e a v e si nH i b i s c u ss y r i a c u sL ,a n dF r a x i n u s c h i n e n s i sR o X b 。T i f f sp r i m a r i l ym a k e st h o s et r e es p e c i e sb em o r er e s i s

12、 t a n tt os a l ts t r e s s I t w a sn o t e dt h a tt h a tP l a t a n u so r i e n t a l i sL W a se x c e p t i o n a l T h eN a + i o nW a Ss e l e c t i v e l yt r a n s p o r t sf r o mr o o tt os h o o ti ns e e d l i n g so fC o g n u s c o g g y g r i aS c o p 。H o w e v e r , t h a to fK

13、 + w a sl i m i t e d G r e a ta m o u n to fN 矿i o nw a s a c c u m u l a t e da c c o r d i n g l y , r e s u l t i n gi nt h e 埘u r eo fc e l lm e m b r a n e , t h ei n c r e a s eo f t h eN a + i n t ot h ec e l l T h i sa f f e c t st h es t r u c t u r ea n df u n c t i o no fe n z y m e ,a n

14、 dS O a f f e c t st h e s e e d l i n g sg r o w t h I I I 搐 = 巴 墨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1 引言 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一种土壤类型,总 计6 0 亿亩,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 5 ,分布在世界各大洲干旱和沿海地区。 在盐碱土总面积中,大洋洲占3 7 5 ,亚洲3 3 3 ,美洲1 5 4 ,非洲 8 5 ,欧洲5 3 ( M a y n a r dGH o l e ,1 9 9 7 ) 。目前,世界约2 0 的农业用 地盐碱化程度在不断加重,预计到2 0 5 0 年,将会有超过5 0 的耕地盐碱化 6 r m o u rB ,2 0 0 5 ) 。我国的耕地中有1 5 亿亩为盐渍土壤,约占耕地的1 0 , 除此之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