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第4节 第3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综合练习 西师大版(2014秋)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18486920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第4节 第3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综合练习 西师大版(2014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第4节 第3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综合练习 西师大版(2014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第4节 第3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综合练习 西师大版(2014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第4节 第3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综合练习 西师大版(2014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第4节 第3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综合练习 西师大版(2014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第4节 第3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综合练习 西师大版(2014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 第4节 第3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综合练习 西师大版(2014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综合练习【教学内容】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单元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沟通一位数乘两位数与一位数乘三位数计算的内在联系,并能正确、熟练地运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2.在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讲评与练习过程中,通过相同与不同的分析,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单元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沟通一位数乘两位数与一位数乘三位数计算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单元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教师:前面两节课我们一起对

2、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与复习,今天这节课我们在整理与复习的基础上进行一次综合练习,看谁能在这节课的练习中思考最积极,收获最多,提升最大。(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综合练习)点评:通过谈话开门见山,直击本节课学习主题,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本节课练习目标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基本练习口算下列各题。47= 38= 56= 74=407= 308= 560= 704=4007= 3008= 5600= 7004=(1)学生独立口算。(2)思考:上面每一组口算的算式和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说出对每一组算式不同层次的理解:一是形式上的认识,如一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

3、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或几乘一位数、几十乘一位数、几百乘一位数等;二是几个一乘几、几个十乘几、几个百乘几等。教师:同一组口算的算式不同,口算方法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理解口算时都用了乘法口诀,不同的是口诀算出来的分别是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结果是几个十、几个百时,要在乘法口诀算出积的后面添0。点评:以基本口算练习为载体,引导学生从算理、算法层面明白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与表内乘法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促进学生建构合理的算法认知结构体系,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和运算能力。三、主体练习1.笔算练习(1)不计算,你能说出下列各式的积是几位数吗? 为什么?2403= 194=7082= 587=重点在“

4、为什么”上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在计算之前的估算推想能力和意识。(2)用竖式计算(自由选择一组计算)。2403= 587=7082= 194=思考:一位数乘三位数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学生独立计算。展示反馈。重点分析研究“一位数乘三位数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点评:在计算的观察思考与练习中,沟通一位数乘三位数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组练习两次运用,体现同题异构,培养学生计算中的分析思维。2.估算练习水壶104元/个。榨汁机291元/台。(1)买5个水壶大约要多少元?(2)买3台榨汁机大约要多少元?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估算的结果比准确结果多还

5、是少?引导学生说出估算过程中的想法,根据课堂学情表现适时进行指导梳理。点评:在现实情境中运用估算解决简单问题,并对估算结果进行分析,体会估算结果与准确值的大小关系,培养相应的数感和估算意识。3.问题解决练习(1)菁英小学广播操比赛中,有一个方阵共站了9列,每列28人,方阵前面还有14人领操。这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2)六年级两个班共90人去秋游,租了3辆车,每车限乘25人(不含驾驶员)。租的3辆车够不够坐? 还有多少人没有车坐?教师:想一想,说一说这两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情境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即方阵人数+方阵前面的人数=方阵一共有多少人,六年级两个班总人数-能乘坐的总人数=还有多

6、少人坐不上车。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感悟两个不同的问题,都要先用乘法求出“方阵总人数”和“能乘坐的总人数”,再根据问题需要相加或相减。点评:在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数量关系的分析思考方法,感悟不同问题解决中的相同思考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拓展练习问题解决:(1)一条裙子的价格是一件衬衣的3倍,买一条裙子和一件衬衣一共要多少元?裙子的价格是衬衣的3倍。每件185元。(2)游乐场的收费标准如下表。有10人要坐过山车,8人要坐小飞机。现有100元钱,够不够?项目票价过山车8元/人小飞机3元/人引导学生先分析再解决问题。点评:在情境和数量关系较复杂的现实问题情境中,运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思维爬坡,培养学生灵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