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试题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486533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及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二、物态变化常考点1、熔化和凝固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10 / 10熔化特点:固液共存

2、,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凝固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 继续放热。2、汽化和液化:汽化:蒸 发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沸腾体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

3、的汽化现象。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放 热3、升华和凝华: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将衣服挂在通风处。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解释“霜前冷雪后寒”?霜前冷:只有外界气

4、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第四章: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123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

5、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4、应用及现象: 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

6、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 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

7、生活、生产的利与弊。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4、面镜: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像、物大小相等;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 改变光路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球面镜:凹镜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在一

8、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凸面镜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

9、靛,紫.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混合之后为白光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混合之后为黑色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四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4分)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 D衣柜中的樟脑球不断变小是因为发生了升华现象2.(广东湛江)如下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小雪B霜冻C雾D冰雹3.(江苏盐城)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

10、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A.只能验证猜想1B.只能验证猜想2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4.(兰州)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A升华、凝华 B汽化、熔化C凝华、熔化 D汽化、液化5.(江苏宿迁)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烧开水时茶壶嘴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

11、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华现象C熔融状态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的过程中需要吸热D用冰块来保鲜食品是利用冰块熔化放热6.(广西玉林)以下给出的物质属于晶体的是()A松香 B沥青 C玻璃 D海波7、(哈尔滨)如图1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手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海市蜃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图1D.在漫反射中,不是每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小女孩在平面镜中看到的是自己的虚像8(扬州)如图2所示,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反射光线经过的点是()图2A甲B乙C丙D丁图39(浙江义乌)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到硬币(如图3甲所示)。人位置不变,往

12、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看到硬币了(如图3乙所示),这主要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凸透镜成像10(四川自贡)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图中可以较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ABCD图411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现在很多人在粉刷墙壁时选择了一种环保墙漆,这种墙漆会使墙表面出现很多小的凹凸不平,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主要是利用了光的()A漫反射B镜面反射C折射D直线传播12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7所示,一小球以1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图7A以1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m/s

13、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3.(辽宁营口)寒冷的冬天,小明在晨练时看到一些与物态变化相关的现象,请你将物态变化的名称填在横线上: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_现象,路边树上的雾凇是_现象。14.(8分)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变为气体,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从而降雨。上面描述中,含有物态变化,找出并填出相应的物态变化。(例

14、如:冰变成水属于熔化)变成属于;_变成属于;变成属于;_变成属于。15.(山东烟台)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填“内表面”或“外表面”)16.(山东日照)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米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米,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_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_(填“实”或“虚”)像。图817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