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上册地理气温与降水导学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485700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级上册地理气温与降水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级上册地理气温与降水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级上册地理气温与降水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级上册地理气温与降水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级上册地理气温与降水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级上册地理气温与降水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上册地理气温与降水导学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 题 世界气温的分布 课 型 预习+展示 班级: 姓名: 主备: 备导学案时间: 11 月27日 备课组长: 统稿时间:月日 签审: 上课时间:月日 导学案顺序号:学习目标1、能理解等温线的含义。 2、学会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并能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1、 导入:从上节课的学习可见,无论从一天或一年来说,气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我们称之为气温是否相同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世界各地气温的空间变化规律。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P72P73图文资料,解决以下问题:(1) 回顾等高线的知识,据次推出什么是等温线?(2) 哪一块大陆最炎热?哪一块大陆最寒冷?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洲是

2、哪一个?(3) 读课本图411,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7月哪里的气温高?你能简单地说明原因吗?(4)观察北半球、南半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5)从图中可看出: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这是为什么?(6) 、观察北半球的20等温线的弯曲情况,等温线的形状是平直的吗?那么两个最明显的弯曲在哪里?这说明了什么?(7)从左向右描出北半球的10等温线,查阅世界地形图观察在亚洲陆地上出现巨大拐弯的地方是什么地形区?(8) 、读P72图49,找出年平均气温大于20摄氏度的地区,以及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9) 、想一想,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10)、度课本图410、411,北

3、京与悉尼相比,1月、7月气温高的城市分别是哪一个?过程创意反思 1、 引入2、 齐读目标3、 自学五分钟先完成的先讨论。4、 讨论五分钟,对学、群学、小展示、报回疑难(分任务)5、 准备六分钟,态度积极,在黑板前或在座位上试讲演练。6、 展示20分钟7、 小结巩固3分钟8、 检测4分钟(小黑板)9、 评价10、 下课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不同,海洋受热慢,散热也慢;陆地受热快,散热也快。重难点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2环节预设出示目标2-自学10-讨论3-准备展示3-展示15-巩固2-检测8-小结2预设问题及方法提示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它反映了一个地方气温年变化的

4、幅度。板书设计设计课题 课型 学习目标重难点环节预设 文本问题 课 题 主要降水类型 课 型 预习+展示 班级: 姓名: 主备: 备导学案时间: 11 月26日 备课组长: 统稿时间:月日 签审: 上课时间:月日 导学案顺序号:学习目标1、学会降水的测量方法与等降水量线的含义。2、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一、导入:你知道造成这些地区景观差异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降水及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等知识.2、 自主学习:(1) 、什么是降水?(2)、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3)、降水有哪几种类型?(4) 、什么叫地形雨?(5) 、什么叫做流雨?(6)

5、 、什么叫做锋面雨?(7) 、夏天,从冰箱中拿出冷冻的饮料后,容器表面会形成大量的水珠。结合降水的形成条件,说一说这是为什么。(8) 怎么样来测量降水啊?(9) 、有人认为,空气中只要含有足够的水汽就能形成降水,你能同意这种观点吗?三、同堂检测:1受纬度影响,世界气温从向逐渐降低2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要比海洋气温;冬季,同纬度陆地气温则要比海洋气温。 3、赤道附近地带降水 ( );两极地区降水 ( ) ; 4.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 ( ) ,大陆东岸 ( ) ; 5.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内陆地区降水( ) 。 6.降水是用( )测定的,单位是( )。 7.请判断下列地区的降水类型

6、。 (1)、世界的雨“雨极”是印度东北部的()它属于() (2)、我国夏季降水丰富,大都属于( )雨。 (3)、赤道附近的印尼全年降水丰富,属于( )雨。 四、小结。过程创意反1、 引入二、齐读目标三、自学五分钟先完成的先讨论。四、讨论五分钟,对学、群学、小展示、报回疑难(分任务)五、准备六分钟,态度积极,在黑板前或在座位上试讲演练。六、展示20分钟七、小结巩固3分钟八、检测4分钟(小黑板)九、评价十、下课重难点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2环节预设出示目标2-自学15-讨论3-准备展示3-展示10-巩固2-检测8-小结2预设问题及方法提示对流雨:发生在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空气强烈对流时(赤道地区多

7、见)B、地形雨:发生在暖湿空气水平运动遇到山地阻挡时(例如:台湾的火烧寮)C、锋面雨:发生在冷暖两种空气相遇时(例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板书设计设计课题 课型 学习目标,重难点环节预设 文本问题 课 题 最基本的点和线 课 型 预习+展示 班级: 姓名: 主备: 备导学案时间:11 月27日 备课组长: 统稿时间:月日 签审: 上课时间:月日 导学案顺序号:学习目标1、能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并能初步三种线的一些性质;2、能从线段长度的角度来分析两点间的距离;3、能初步理解直线与线段的两个重要性质(公理)4.5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2)线段的长短比较随堂检测1、如图:C,B在线段AD

8、上,且AB=CD,则AC与BD大小关系是( )A、ACBD B、AC=BD C、ACBD D、不能确定 2、线段AB上有点C,C使AC:CB=2:3,点M和点N分别是线段AC和CB的中点,若MN=4,则AB的长是( ) A、6 B、8 C、10 D、123、以下给出的四个语句中,结论不正确的有( )A、延长线段AB到C B、如果线段AB=BC,则B是线段AC的中点 C、线段和射线都可以看作直线上的一部分D、如果线段AB+BC=AC,那么A,B,C在同一直线上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直线最短 B、若P是线段AB的中点,则AP=BPC、若AP=BP,则P是线段AB的中点 D

9、、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者两点之间的距离5、如图:(1)延长AC至点D,使CDAC,延长BC到点E,使CEBC;(2)连结DE;ABC(3)比较图中线段DE与AB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难点探究:1、如图,线段AB=6cm,BC=AB,D是BC的中点则AD= ()cm。2、已知两根木条,一根长60cm,一根长100cm,将它们的一端重合,放在同一条直线上,此时两根木条的中点之间的距离是 ()。3、同一平面上的两点M,N距离是17cm,若在该平面上有一点P和M,N两点的距离的和等于25cm,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P点在线段MN上 B、P点在直线MN外C、P点在直线MN上 D、P点可能在直线MN上

10、,也可能在直线MN外4、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则线段AC=( )A、11cm B、5cm C、11cm或5cm D、8cm或11ccm5、如图所示,某厂有A、B、C三个住宅区,A、B、C各区分别住有职工30人,15人,10人,且这三点在一条大道上(A、B、C三点共线),已知AB=100米,BC=200米该厂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该公司的接送车打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点,为使所有的人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那么该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A、 点A B、点B C、AB之间 D、BC之间6、如图所示,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34三部分,M是AD的中点,CD=8

11、,求MC的长。过程创意反思重难点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1环节预设出示目标2-自学15-讨论3-准备展示3-展示10-巩固2-检测8-小结2预设问题及方法提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板书设计设计课题 课型 学习目标,重难点环节预设 文本问题 课 题 线段的长短比较 课 型 预习+展示 班级: 姓名: 主备: 备导学案时间: 11月27日 备课组长: 统稿时间:月日 签审: 上课时间:月日 导学案顺序号:学习目标1、能掌握分别用测量与重叠来比较线段大小的方法;2、 能充分理解两条线大小比较所隐含的意义,能从“量”与“形”上进行转化;3、 能学会线段中点的性质及

12、其简单运算。体验中考7、 已知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线段AC10,BC6,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求MN的长度。(2) 根据的计算过程与结果,设ACBC EMBED Equation.DSMT4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出MN的长度吗?请用一句简洁的语言表达你发现的规律。(3)若把中的“点C在线段AB上”改为“点C在直线AB上”,结论又如何?请说明理由。1、(2008年江苏扬州中考题改编)点A、B、C是数轴上的三个点,且BC=2AB。已知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3,点C表示的数是_。2、(2009年山东济南中考题改编)如图,从甲地到乙地有四条道路,其中最短的路线是() ,最长的路线是 ()。为什么?(2008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