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与生命作业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483622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气与生命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空气与生命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空气与生命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空气与生命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空气与生命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气与生命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气与生命作业(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空气与生命单元作业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 刘胜春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 认识燃烧的条件及一些灭火的方法 了解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所需的条件及产物 了解人类呼吸的结构基础 了解人类和动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化学能 知道动物和植物呼吸时要消耗氧气,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 理解呼吸前后各种气体含量的稳定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了解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 学会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方法 学会在火警发生时自我保护的一些技能 能区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与方法: 用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方法,找出空气中的一些成分 设计对照实验检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中的物质变化

2、找出吸烟对对健康影响的原因,明白吸烟是一种流动的污染源 设计并实施实验探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空气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具有防治空气污染的意识学习重点: 知道并能找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 了解燃烧所需的条件,认识灭火的方法 了解绿色植物进行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 认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稳定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了解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学习难点: 学会检验绿叶中是否含有淀粉 了解人类呼吸的结构基础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具有防治空气污染的意识 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意图:空气与生命包括光合作用、呼吸等概念;空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条件、空气污染、吸烟对人体健康

3、的影响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侧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用一系列实验证明空气与生命的关系。本章的目的是让学生用学到的检验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的方法,找出空气的一些成分。通过对食物燃烧的实验观察,初步推断生命活动需要食物和氧气。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的比较,让学生明白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和氧气之间存在着动态平衡关系及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意义,并关注和评价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本章作业设计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分节练习的作业侧重从教和学的过程与方法,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活动,联系生活有针对性的巩固课堂知识,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体现一定的分层,。通过及时练习的形式,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7.1 空气的组成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2用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方法,找出空气中的一些成分3了解空气中各种成分的用途学习重点:知道并能找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对不太懂的事情总是喜欢探究。想知道“空气中到底有哪些成分”、“氧气在空气中占多少比例”“空气中的各种成分有哪些用途”等问题。通过一系列探究实验,学生能解开这些谜团。 具体作业设计:一填空1、空气是由多种_组成的混合物,主要的气体是_和_,其他的是二氧化碳、水汽和一些_气体。答案是:气体 氮气 氧气 稀有。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组成的认识。2、检验某一种气体是不是氧气,可用_方法;检

5、验某一种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可用_方法。答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检验氧气、二氧化碳方法的掌握情况。 3、 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木炭在空气中燃烧_ ;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逐渐变软_;空气中制氮肥的原料_ ;长期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_。答案:氧气 水 氮气 二氧化碳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成分及其作用的认识。二选择1、打开汽水瓶盖时,会有很多气泡出来。这种气体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氮气 D氖气答案:B分析:本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汽水大家夏天常喝,爽口降温,原因就是添加了二氧化碳。2、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空气总

6、量的-( ) A12% B20% C. 50% D. 78%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空气中主要成分氧气所占的比例。很多同学会误认为空气中氧气含量最多。3、在X、Y、Z瓶中分别装有三种常见的气体,但没贴标签。下表是某同学在检验时所记录的实验现象,通过对表格中的信息分析,你认为X、Y、Z瓶中的气体分别是-( )试验XYZ带火星木条熄灭复燃熄灭石灰水变浑浊没变化没变化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氧气、氮气C氮气、二氧化碳、氧气 D二氧化碳、氮气、氧气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空气中主要成分中三种重要气体的检验方法。教材中虽然没有提及氮气的性质,但学生可以用排除法得出答案。三、实验与探究2、小明和他

7、的伙伴们对科学探究抱有浓厚兴趣,下面是他们的一项研究。研究课题:啤酒瓶打开后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实验准备:用集气瓶收集满34瓶从刚打开的啤酒瓶中逸出的气体。实验步骤:(1)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发现木条未复燃,则说明该气体主要成分不是_气体。(2)向另一瓶气体中倾倒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大量含有_气体。(3)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再一次验证啤酒瓶中逸出的气体?_答案:(1)氧气(2)二氧化碳(3)在集气瓶中加碳酸氢盐指示剂,如果变黄色,说明是二氧化碳气体。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空气成分的掌握情况。在分析探究实验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知识得到巩固,而且思维能力

8、有了一定的提高。7.2 氧气与燃烧教学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及一些灭火的方法2、认识食物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化学能3、学会在火警发生时自我保护的一些技能学习重点:了解燃烧所需的条件,认识灭火的方法 学情分析:本节是介绍空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氧气。氧气能助燃,因此教材用多个实验让学生了解“燃烧过程与能量释放”,“燃烧与灭火”。学生对燃烧条件和灭火方法的认识都是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因此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高。在此基础上联系实际 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灭火问题,及学会在火警发生时自我保护的一些技能。 具体作业设计:一、填空题:1、食物在氧气中燃烧时,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_和_,我们又可以把

9、石灰水放入集气瓶中,发现变_。说明食物燃烧后,产生_和_。答案:热能 光能 浑浊 二氧化碳 热量分析:本题考查燃烧过程能量的转化及空气成分的检验。2、物质的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_、_和_。用湿棉被盖住燃烧物的灭火原理是_。答案:可燃物 氧气 温度 隔绝氧气分析: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二、选择题:1、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A 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 木柴是可燃物C 温度易达到着火点 D 散热快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对燃烧的条件的应用,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解本题的重点词是“架空一些”,原因是使木柴与空气(氧气)充分接触。

10、2、供家用煤炉燃烧的煤制成蜂窝状,这是为了- ( ) A、增加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B、使煤燃烧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 C、增加煤与O2的接触面积 D、延缓煤的燃烧时间,节约能源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对燃烧的条件的应用,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解本题的重点词是煤“蜂窝状”,原因是增加煤与氧气接触面积。3、下列灭火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A、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盖上锅盖B、秸秆,柴草着火,最好用嘴吹灭C、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D、汽油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对灭火知识的正确应用。可燃物燃尽,氧气不足,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燃烧就会停止

11、,根据这些原则可选出正确答案是A。三、实验与探究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探究燃烧的条件:(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放在火焰上点燃。(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蘸有水的小棉团和一个干燥的小棉团,放在火焰上片刻。(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瓶子罩住。(1) (2) (3)请你将同学们的实验报告填写完整:实验步骤设计意图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燃烧与物质的关系可燃物才能燃烧(2)燃烧与温度的关系干燥棉团燃烧,蘸水的棉团不燃烧(3)瓶内蜡烛熄灭,瓶外蜡烛仍燃烧由此得出结论:燃烧的条件是_。答案:(1)木条燃烧,小石子不燃烧(2)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12、3)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结论:物质应是可燃物 须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分析:本题考查对燃烧条件的理解。熟练掌握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3 生物体如何摄取能量教学目标:1. 了解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所需的条件及产物2. 设计并实施实验探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3.了解人类和动物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化学能4、了解人类呼吸的结构基础学习重点:了解绿色植物进行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学习难点:学会检验绿叶中是否含有淀粉学情分析:“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一节要求学生了解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储藏在有机物(淀粉)中的化学

13、能,植物是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成身体所需的能量。这一节学生探究性实验特别多,虽然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前面都已涉及,但仍需要在探究活动中使知识不断地系统和深化,使探究能力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在实践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只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认知上,对产生的现象感到新奇而不思考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的本质;只停留在对个别问题的认识上而不注意去比较和归纳上升到一般规律;只停留在记住课堂上探究的现成结论而忽视运用规律性知识去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只停留在课本中提出的问题而忽视探究活动的各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 具体作业设计:一、填空题:1、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和转化成为贮存着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的过程。文字表达式可表示为。答案:叶绿素 光能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