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8480103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84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内蒙古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内蒙古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内蒙古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内蒙古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生物一、选择题 1.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滤纸条上出现的4条色素带中,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和色素带最宽的分别是A. 叶黄素和叶绿素aB.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C. 叶绿素 b和叶黄素D. 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答案】D【解析】【分析】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扩散速度快,反之较慢,进而可以把四种色素分离开来,故可以用层析液分离色素。【详解】距离滤液细线最远的胡萝卜素溶解度最高,随层析液扩散速度最快;色素带最宽的叶绿素a含量最多。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色素带距离滤液细线的位置可以

2、代表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高低;色素带的宽度可以表示各种色素的含量。2.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物种子发育成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 动物克隆技术证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 蜜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证明了动物的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D. 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高【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的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详解】A、植物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种子发育成植株属于正常的个体的发育,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B、动物克隆技术证明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错误;C、蜜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证明了动物的生殖细胞(卵细胞)具

3、有全能性,C正确;D、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D错误。故选C。3.下列四幅图表示了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中相关含量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表示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B. 图乙表示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C. 图丙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D. 图丁表示“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文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噬菌体

4、侵染细菌的实验原理和过程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分子进入到大肠杆菌的细胞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因为噬菌体较轻,搅拌离心后,大肠杆菌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噬菌体及其蛋白质外壳存在于上清液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在一定时间内,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的数目逐渐增多,沉淀物放射性含量逐渐增加,超过一定时间,因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的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因此沉淀物放射性含量逐渐减少,A错误;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搅拌、离心后,蛋白质外壳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沉

5、淀物放射性含量极少,B错误;在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中,培养到一定时间,加入S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会出现由R型细菌转化而来的S型细菌,此后,随着培养时间的递增,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数量均会增加,C正确,D错误。4.科学研究发现,小鼠体内HMIGIC基因与肥胖直接相关。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与作为对照的正常小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一段时间后,对照组小鼠变十分肥胖,而具有HMIGIC基因缺陷的实验小鼠体重仍然保持正常,这一现象说明基因()A. 在DNA上B. 在染色体上C. 具有遗传效应D. 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答案】C【解析】A、该题干中没有涉及基因和DNA的关系,

6、A错误;B、该题干没有涉及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B错误;C、由题干信息可知,肥胖这一性状是由HMGIC基因决定的,说明基因具有遗传效应,C正确;D、该题干没有涉及基因的特性,D错误。故选:C5.基因D因碱基对A/T替换为G/C而突变成基因d,则下列各项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A.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 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C.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D. 基因中嘌呤碱基所占比例【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指DNA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替换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详解】A、基因突变不影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A不符合题意;B、基因突变会导致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符合题意;C、由于密码子的

7、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改变,C不符合题意;D、基因突变前后基因中嘌呤碱基所占比例始终为50%,D不符合题意。故选B。6.下列关于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 图1所示过程相当于图3的过程,可以发生于细胞核中B. 若图1的中A占23、U占25,则DNA片段中A占24C. 图2所示过程相当于图3的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D. 正常情况下,图3中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1表示转录,表示mRNA;图2表示翻译,表示mRNA,表示核糖体;图3表示中心法则,表示DNA复制,表示转录,表示逆转录,表示RNA复制,表示翻译。【详解】A、图1表

8、示转录,对应图3的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A正确;B、若图1的即mRNA中A占23、U占25,则DNA片段模板链中A占25%,非模板链中A占23%,该DNA中A占(23%+25%)/2=24,B正确;C、图2表示翻译,对应图3的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C正确;D、正常情况下,图3中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逆转录,RNA复制过程,D错误。故选D。【点睛】逆转录和RNA复制只能发生在被某些RNA病毒侵染的宿主细胞中。7.为了鉴定个体8与本家族的亲缘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下列方案可行的是A. 比较个体8与2的线粒体DNA序列B. 比较个体8与3的线粒体DNA序列C. 比较个体8与5的

9、Y染色体DNA序列D. 比较个体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答案】C【解析】【分析】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44对常染色体+XX,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44对常染色体+XY。【详解】AB、比较个体8的线粒体来自于母亲7号个体,7号的线粒体来自4号,故应比较8号和4号或7号的线粒体DNA序列,A、B错误;C、8号的Y染色体来自于6号,6号的Y染色体与1号和5号相同,故可以比较个体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C正确;D、8号的X染色体来自于7号,与2号X染色体无关,D错误。故选C。8.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孟德尔杂交实验二没有

10、应用“假说演绎”法B. 为解释孟德尔杂交实验一中的性状分离比 31,孟德尔提出: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 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D. 孟德尔测交实验的 64 株后代中,高茎与矮茎的分离比接近 11,属于演绎推理部分【答案】C【解析】【分析】1、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2、孟德尔假说演绎法主要步骤包括:科学实验,发现问题推理想像,提出假说

11、根据假说,演绎推理测交验证,得出规律(结论)。【详解】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一和二都应用了假说-演绎法,A错误;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所作的假设的核心内容有: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而且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但孟德尔没有提出“基因”一词,B错误;孟德尔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 F1 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才提出了“为什么F1始终只有一种表现型,而F2始终接近3:1的性状分离比”的问题,C正确;孟德尔所做测交实验的64株后代中,高茎与矮茎的分离比接近1:1,属于实验验证部分,D错误。【点睛】注意:孟德尔提出两个遗传定律都是利用假说

12、-演绎法,而假说-演绎法中演绎的内容是利用假说的内容对测交实验的推演过程。9.已知果蝇的全翅(B)与残翅(b)为一对相对性状。为了确定基因B是否突变为基因b,通过X射线处理一批雄性果蝇,然后与未经处理的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若要通过F1的表现型分析来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则最佳的亲本杂交组合是A. 全翅(BB)残翅(bb)B. 全翅(Bb)残翅(bb)C. 全翅(Bb)全翅(Bb)D. 全翅(BB)全翅(BB)【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以果蝇为例考查了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知识,能根据题中信息推断B基因是否发生突变,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写出亲本杂交组合,属于考纲理解层次

13、的考查【详解】杂交组合全翅(BB)残翅(bb),若发生突变,则突变雄性的基因型为Bb,后代会出现bb残翅类型,是检验雄性是Bb的最佳方法,A正确;全翅(Bb)残翅(bb),雄性可能部分发生基因突变,后代仍然是有全翅和残翅,现象不明显,B错误;全翅(Bb)全翅(Bb),无论雄性发不发生基因突变,后代都有全翅和残翅,C错误;全翅(BB)全翅(BB),无论雄性发不发生基因突变,后代全部是全翅,D错误。10.科学家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9.338.6 h为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B. 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

14、裂过程中活动旺盛C. 蚕豆根尖细胞中DNA分子加倍发生在219.3 h、21.338.6 hD. 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02 h、19.321.3 h、38.640.6 h【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至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详解】A、细胞周期先分裂间期,后分裂期,2-21.3h,21.3-40.6h分别为一个细胞周期,A错误;B、蚕豆根尖细胞无叶绿体,B错误;C、蚕豆根尖细胞中DNA分子加倍发生在间期,如219.3 h、21.338.6 h,C正确;D、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间期,如219.3 h、21.338.6 h,D错误。故选C。【点睛】细胞周期中分裂

15、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11.下列叙述不属于抗维生素D佝偻症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 )A. 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不同B. 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C. 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D. 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答案】D【解析】分析】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所引起的疾病。【详解】A、抗维生素D佝偻症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不同,A不符合题意;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说明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可能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不符合题意;C、抗维生素D佝偻症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连续遗传的特点,C不符合题意;D、抗维生素D佝偻症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不会发病,D符合题意。故选D。12.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 核DNA核D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