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479530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案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案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案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案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一、 教学背景分析1. 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与地位本课教学内容为“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是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一课。秦始皇灭六国实现统一,他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等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从教材提供的资料中(文字、地图、插图等)有针对性地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培养学生辩证、客观、一分为二的看待历史问题。二、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知道

2、秦朝建立时间以及疆域的四至点 掌握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运用史料,评价秦始皇的功过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评价秦始皇措施的利弊以及对秦始皇功过的评价,培养学生看待问题一分为二、客观、全面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秦始皇统一大事件的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理解统一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正确评价秦始皇四、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解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五、教学过程:一、 导入1、 首先,教师ppt展示两句诗文,抛出问题:“同学

3、们,注意诗句中的扫六合、六王毕,四海一你们知道这几句话是在描述谁的行为吗?”(假设学生知道,则教师:“非常好,看来大家的预习工作做得都不错,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基业;如果不知,则教师:“看来同学们都不是很了解,那就让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今天的新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2、 板书: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二、 新课教学1、 教师:“秦王是如何统一六国的呢?”引发学生思考,带着这样的疑问先请学生看p48第一自然段,熟悉统相关知识等。学生看完后,教师ppt展示六国形势图,思考:“秦统一的顺序是什么?”老师讲解秦统一六国的顺序,并且补充相关史实。教师给学生口诀:喊赵薇去演戏

4、,记住统一顺序;教师:“请同学们结合秦统一六国的顺序思考一下秦王统一六国所用的策略?”板书:远交近攻长城2、 教师展示“秦朝疆域图”,请同学们观察秦朝疆域范围(北至长城、南到南海、西到陇西、东到东海),板书教会学生记忆疆域的图;指导学生在48页注意统一背景、时间、结果等。东海陇西 南海3、 教师:“有句古话说得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始皇为了守住他的江山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接下来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文化、经济、交通、思想来了解一下他的大一统措施。请同学们结合书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老师发的导学案,前两个小组负责政治篇,后四个小组各负责一个方面找出相关措施”(给学生510分钟看书完成导学

5、案)4、 政治篇: 首先请学生阅读p49第一段回答问题:在我国古代最高统治者我们一般称之为什么?这个称呼的由来是?(学生回答从秦王 秦始皇),老师总结:“是的,秦王嬴政 统一六国后,将王的称呼改成皇帝,这一称呼在中国王朝时代延续了几千年,这也是秦始皇在政治上的第一个举措。” 教师:“除此之外,秦始皇在政治上还有什么举措?”(引导第一小组学生从朝廷和地方两个方面回答) 教师:“看了这么多的政治措施,我们可以用书本上的一幅图来总结概括秦始皇在政治方面的举措,请同学们看书本图3-3.”老师结合书本的图做讲解分析:“秦始皇在政治上建立了一套这样的制度,其中国家的大事都由他裁决,三公由他任命,地方官员也

6、由他任命,达到了中央的高度集权;其次在地方实行郡县制,较之周的分封制和商鞅变法实行的县制都是有区别的,同学们注意区分,不要混淆。”同时形成对应板书:最高统治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秦王 教师:“此外,秦始皇在政治上还实行了什么举措?”(请组2同学根据导学案回答),教师再展示ppt“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律令”和材料:“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竹简,提供了秦律的部分内容,包括盗律田律等。其中刑罚有:斩首、磔(zh断裂肢体)、赀(z)、笞(ch)、迁、耐、劓(y割鼻)、鋈(w钛足)等”请组2学生回答问题“秦朝颁布了大量的律令,这些法律有什么特点?对秦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学生从材料可以看出

7、法律比较严酷,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加速了秦朝的灭亡的影响;从书本材料部分可以得出能有效管理国家的影响) 最后总结:“秦始皇在政治方面的举措使他确立起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建立起了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对后世有深远影响。”5、 文字篇:用活动引入文字篇,教师:“假设某一天你去其他地区旅游,但那里语言不同、文字不同,你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有什么感受?”请小组3同学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秦国刚统一的时候,各个地区的文字语言也不同,导致交流困难,那么我们来看看秦始皇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是怎么解决的。”再请组3同学根据导学案指出在文字方面的措施和影响。在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展示ppt上秦统一文字的图片,结合图

8、片一起看看文字的变化。再请第二小组同学讲讲为什么从小篆发展到隶书(笔画简便)6、经济篇: 师:“其实秦刚统一时,各个地区不止文字语言不同,货币、度量衡等都存在很大差异,这影响了各个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因此在经济方面秦始皇也采取了相应措施解决。首先请小组4同学讲讲秦始皇在经济方面的措施和影响。(统一货币,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在讲第一个措施时先展示秦统一货币的示意图,结合图片讲解:“同学们可以看到,六国的货币不尽相同,有刀币、石头等等,秦始皇统一货币后就更加方便了。”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用圆形方孔钱?圆形方孔钱延续了多少年?在讲统一度量衡时补充度量衡的概念(度:尺寸

9、的长短;量:斗的容积;衡:斤两的轻重)7、交通篇:先请学生看课件案例:大臣:南征越族前线来报,我大秦军队节节获胜,只是各地道路宽窄不同,水路不畅,路障横立,交通极为不便,致使粮草运送过于迟缓,该如何是好?抛出问题:“面对这样的交通情况,秦始皇是怎样解决的呢?”请组5同学根据导学案和书本回答交通上的措施(大修驰道,拆除路障,同车轨)和影响(学生可能概括不出影响)。教师:“除此之外,在南征越族的时候由于水路不通,秦始皇还修建了灵渠,用于运送物资。展示直到灵渠的的图片。秦始皇在交通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各地联系加强。促进了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8思想篇:出示“焚书”,和“坑儒”的图片,请组5同学结合

10、书本讲讲这是什么事件,教师:“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焚烧了六国书籍,包括史书、百家书、民间书那哪些书籍例外的呢?”请学生看书回答。出示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看法的材料:秦始皇“焚书坑儒”,一方面是以思想一统巩固政治一统的需要,当时秦朝刚刚统一,六国遗留贵族时刻图谋复国,诸子百家对新政议论纷纷,不利于维护统一的局面,采取这个政策有利于统一;另一方面,他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残杀儒生,落下千古骂名。但推行思想文化一统并非是亡国的必然因素。请组6同学结合材料从两方面来谈谈对焚书坑儒的看法。教师总结:利:巩固了秦朝专治主义中央集权。弊: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三、 小结1、 教师:“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同学们你们怎么评价秦始皇呢?”老师给学生讲授在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可以用的方法:1、我们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应该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2、我们应该看他对于当时的人民有无贡献,对社会进步有无贡献 3、我们应该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2、 再请同学们结合秦始皇事迹用这些方法评价秦始皇。1.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2.修筑驰道,统一车轨3.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功:3、 Ppt展示对秦始皇的评价,一分为二:秦始皇1焚书坑儒,使文化遭到破坏2征发百姓3.刑法残酷.4.封建迷信过四、 作业布置完成作业本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相关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