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建32万吨消失模铸造及配套380立方米高炉炉前铸造项目方案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8478611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90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扩建32万吨消失模铸造及配套380立方米高炉炉前铸造项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扩建32万吨消失模铸造及配套380立方米高炉炉前铸造项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扩建32万吨消失模铸造及配套380立方米高炉炉前铸造项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扩建32万吨消失模铸造及配套380立方米高炉炉前铸造项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扩建32万吨消失模铸造及配套380立方米高炉炉前铸造项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扩建32万吨消失模铸造及配套380立方米高炉炉前铸造项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建32万吨消失模铸造及配套380立方米高炉炉前铸造项目方案(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总论11.1概述11.2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31.3 设计依据及范围61.4 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71.5 工程建设条件81.6 拟建规模及产品方案91.7 烧结技术装备水平91.8 炼铁工艺及主要技术特征101.9 消失模铸造工艺特点111.10 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121.11 消防131.12 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131.13 投资估算131.14 经济效益分析141.15 建设进度141.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1.17 结论162、市场预测183、原燃料的供应203.1 原料的供应203.2 焦炭的供应213.3 高炉煤气供应213.4 其它原料21

2、3.5 高炉炉料平衡214、炼铁工艺234.1 概述234.2 设计规模及工作制度、产品方案234.3 炼铁工艺技术流程简述244.4 车间平面布置和工艺方案特点284.5 槽上、槽下系统284.6 上料系统304.7 高炉炉体结构304.8 高炉炉型主要尺寸及有关参数344.9 风口平台及出铁场354.10 高炉送风系统364.11 热风炉系统364.12 煤气系统384.13 煤粉喷吹系统414.14 渣铁处理系统415、烧结工艺455.1 设计规模及生产能力455.2 原燃料及点火煤气465.3 工艺流程475.4 烧结物料平衡515.5 主要设备选型与计算525.6 车间组成556、铸

3、造工艺596.1 概述596.2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606.3 原辅料供应606.4 生产工艺和主要设备616.5 消失模铸造的主要优点636.6 生产工艺特点666.7 消失模铸造生产线676.8 消失模铸造需要的专用设备686.9 车间组成687、23MW高炉煤气发电机组697.1 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697.2 设计原则697.3 机组选择707.4 燃烧系统737.5 主厂房布置737.6 空冷系统及设备选型747.7 热力系统757.8 工业给水系统777.9 化学水处理777.10 电气部分787.11 热工控制798、公用及辅助设施818.1 总图运输818.2 土建868.3 给

4、排水908.4 供配电及电气传动958.5 基础自动化1028.6 电气照明1048.7 防雷及接地保护1048.8 电讯1058.9 采暖通风1058.10 除尘1068.11 热力1118.12 制氧站1149、检化验与机修1199.1 检化验设施1199.2 机修12010、环境保护12110.1 概述12110.2 气象资料12110.3 设计依据12110.4 工程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12210.5 污染控制措施12410.6 厂区绿化12710.7 环境管理机构及监测12710.8 环保投资12810.9 环境影响简要分析12811、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12911.1 设计依据1291

5、1.2 生产不安全因素及职业危害因素12911.3 主要防范措施13011.4 安全卫生投资13111.5 安全卫生效果预测13112、消 防13212.1 设计依据13212.2 工程概述13212.3 各专业消防设计13313、抗震设防13613.1编制依据及原则13613.2 抗震设防13713.3 抗震设计13714、能源分析13814.1 概述13814.2 节能措施13814.3 能源利用综述13915、工厂组织与劳动定员14016、项目实施计划14316.1 建设周期规划14316.2 各阶段实施进度规划14317、投资估算14417.1 工程概况14417.2 总投资构成144

6、17.3 编制依据14417.4 有关说明14517.5 总概算表及综合概算表14518、技术经济评价14618.1 概述14618.2 基础数据14618.3 财务评价14718.4 结论152附件: *玉匣铸业有限公司与*省冶金设计院签定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合同。 *玉匣铸业有限公司扩建32万吨消失模铸造及配套380m3高炉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委托书。 *市经济委员会 “关于*玉匣铸业有限公司扩建32万吨消失模铸造及配套380m3高炉项目立项的批复”。 *供电分公司关于*玉匣铸业有限公司扩建32万吨消失模铸造及配套380m3高炉项目供电方案的批复文件。 *水利水保局会关于*玉匣铸业有限公司扩建

7、32万吨消失模铸造及配套380m3高炉项目生产用水的申请的批复文件。 *环保局关于*玉匣铸业有限公司扩建32万吨消失模铸造及配套380m3高炉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批复。 *人民政府关于用地的证明。 *市人民政府关于*玉匣铸业有限公司扩建32万吨消失模铸造及配套380m3高炉项目使用土地的批复。 附图: 总平面布置图1、总论1.1概述1.1.1 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及负责人项 目 名 称: 扩建32万吨消失模铸造及配套380m3高炉炉前连铸项目项目承办单位: *玉匣铸业有限公司企业法人代表: 段秀兰(董事长)项 目负责 人: 赵水龙(总裁)项目建设地点: *省*团柏乡河坪村1.1.2 企业概

8、况及发展优势1、企业基本情况*玉匣铸业有限公司始建于1997年,系民营独资企业,位于*省*团柏乡滩里村。公司成立十年来,在董事长段秀兰的带领下,艰苦创业、大胆开拓,靠质量闯市场,靠规模上效益,靠管理上水平,靠联合促发展,使公司在不长的时间内,实现了从冶炼到消失模铸造的跨越,并成功取得了高炉铁水炉前连铸自主创新工艺的新突破,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值、利税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现拥有固定资产3200万元。作为*发展较早的冶炼铸造企业,曾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先后被*市、*授予“劳动模范”、“先进个人”、 “模范纳税大户”“调整产业结构先进企业”等称号。公司下辖

9、冶炼、铸造两个分公司,年产铸造生铁20000t,铸件10000t。公司现有职工3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8人,具有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公司占地面积46620m2,并预留了以后发展余地。轻钢结构厂房面积3980m2,办公生活设施建筑面积1680m2,一眼300米深机井,水质优良,可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距6公里僧念变电站架设一条10KV高压线路,可满足4000KW用电需要。目前公司铸造、粗加工、检验、测试设备齐全,拥有众多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具有自主开发、设计、生产和检测的能力。公司潮模、树脂沙、消失模工艺生产线,体现了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的生产模式和机动灵活高效的经营特色,以满足不

10、同客户对产品多样性的要求。高炉和电炉相结合的高炉炉前熔炼铸造工艺,使产品浇铸温度和成分得到有效稳定的控制。公司辖区被*规划为十一五“消失模铸造园区”。2005年顺利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6年取得对外贸易经营进出口权,为中国农业银行AA级信用单位。行政氛围和谐,质量体系健全。2、项目优势 地域优势公司地处汾西与洪洞交界处,距南同蒲铁路赵城、霍州火车站15km,距横贯*南北的大运公路10公里,大运高速公路16公里,南同蒲铁路13公里,太原机场200公里,距天津港600公里。交通运输便利。 资源优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铁矿石、肥气动力煤、焦炭、石灰石就地取材,物美价廉、有着得天独

11、厚的铸造行业成本优势。周边二峰山、塔儿山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公司2004年新架一条10KV专用供电线路,保证24小时持续供电正常,且电价便宜。主要原辅材料以及劳动力有很大的竞争优势。高炉生铁属低硫,低磷产品,生铁构造不易发生冷热脆,成品率高,易加工的特点,不仅适用于普通的铸造,而且适用于精密机械产品铸造。 科技优势公司现有从事几十年专业铸造、专业机加工人才,有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先进的理化检测手段,经过专业培训的熟练工人,并与西安理工大、太原理工大等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人员培训、产品研制开发、技术合作等一系列产学研保证体系。 产业优势实现高炉炉前连铸,低中高档产品搭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市

12、场经济、全球经济的竞争趋势,项目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1.2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1.2.1项目提出的背景近年来,*省经济结构调整风起云涌,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在结构调整中被率先提了出来,并成为发展方向。传统的煤、焦、铁产业在一个新的平台上迅速扩张,清洁生产和产业延伸的需求让铸造这个在*具有悠久历史的行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蓬勃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水平高的民营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这个行业的生力军,也成就了铸造这个老行业一道全新的风景线。铸造业是*的传统产业,在*省大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晋城的阳城、阳泉的平定和*等地铸造业历史悠久。随着各大跨国公司的经营规模和市场份

13、额不断扩大,生产高水平零部件和重工业配套产品的“中场产业”快速发展,产品生产大规模向低劳动力成本转移。*作为曾经的机械工业大省,在发展铸造业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方面是劳动力成本优势;另一方面是煤焦、电力、铝钒土、生铁等储量丰富的资源优势;三是研发力量的优势,一些技术在国内相关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地处内陆的*成了这种产业转移的最好接收地带。1.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行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历史上曾创造过铸造业的灿烂辉煌。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精美绝伦至今令世人惊叹。铸造行业是机械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国防力量的增强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铸造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国外相

14、比有很大的差距,它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铸造是汽车、石化、钢铁、电力、造船、纺织、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的基础,而先进的铸造技术则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内容。有关统计数据表明,2002年以来,我国铸件产量已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虽然我国铸件产量已经跃居铸造大国,但从综合质量、材质结构、成本、能耗、效益和清洁生产等方面来看远非铸造强国。我国的铸造企业约有24000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企业多,专业化程度低,集约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也较低。我国平均每年每人产出10吨,个别劳动生产率高的为30吨,而美国、德国则为46吨到60吨,日本为60吨到85吨,差距是明显的。我国平均每厂年产铸件500多吨,而日本则为4700吨,德国为4300吨,美国为4280吨。并且国内有80%厂家以生产中、低档普通铸件为主,产品尺寸精度差,外表质量粗糙,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这与国内、外愈来愈高的铸件质量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而且严重影响了铸件的大批量出口,即使勉强出口也会因其铸件内部各种缺陷给中国铸件产品带来名誉上的损害。为了保证铸件尺寸精度和内部组织的一致性、致密性,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专业铸造厂家纷纷采用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其中包括引进先进的造型生产线,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