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与监测复习题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477664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化学与监测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境化学与监测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境化学与监测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环境化学与监测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环境化学与监测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化学与监测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化学与监测复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化学与监测 A卷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环境化学研究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 环境样品的低浓度性。 B. 环境化学研究的综合性。C. 环境样品的复杂性。 D. 环境化学研究对象的危害性。2、下列关于对流层的论述不正确者为( D )A.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B.对流层存在强烈的对流运动,绝大多数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此层C.对流层密度大,约占空气总质量的3/4D.臭氧层存在于对流层中3、大气中重要污染物按组份划分不包括哪一类?( C )A.含硫化合物 B.含氮化合物 C.含氧化合物 D.含卤化合物4、大气中对HO2自由基的产生贡献最多的途径是( B )A. CH3ONO的光解

2、; B. HCHO的光解;C. H2O2的光解;D. HNO2的光解 5、关于伦敦型烟雾与洛杉矶型烟雾的区别,下列说法不正确者为( C )A.伦敦型烟雾属于硫酸型烟雾, 洛杉矶型烟雾属于光化学烟雾。B.伦敦型烟雾白天夜间连续出现,洛杉矶型烟雾只在白天出现。C.伦敦型烟雾要求日光照射弱,洛杉矶型烟雾要求日光照射强。D.伦敦型烟雾中O3高,洛杉矶型烟雾中O3低。E.伦敦型烟雾多发生在冬季,洛杉矶型烟雾多发生在夏秋季节。6、酸雨可危害环境,下列论述不正确者为( C )A.腐蚀建筑材料、金属等; B.抑制植物生长;C.溶出土壤中有机物和营养元素作用,使土壤肥沃;D.酸化天然水源,破坏水体酸碱平衡7、有

3、机磷农药与有机氯农药相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有机氯农药降解半衰期较有机磷农药更长;B.有机磷农药的溶解度较有机氯农药大;C.有机氯农药的蒸汽压较有机磷农药大;D.有机氯农药的辛醇水分配系数较有机磷农药高。8、1968年发生在日本的米糠油事件中的主要致病物是( C )A. 汞 B. 二氧化硫 C.多氯联苯 D. 砷 9、天然水中腐殖质的配合作用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有很大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者为( C )A. 抑制重金属以碳酸盐,硫化物,氢氧化物沉淀形式存在。B. 影响颗粒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C. 增大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毒性。D. 富里酸对底泥中汞有显著的溶出作用。10、关于天然水中

4、腐殖酸的溶解性叙述正确者为( A )A. 溶于碱不溶于酸 B. 溶于酸不溶于碱C. 溶于酸和碱D. 不溶于酸和碱11、下列土壤中物质对土壤的缓冲性能没有贡献的酸有( D )。A. 碳酸 B. 硅酸 C. 腐质酸 D. 硫酸 12、将下列物质按照光化学反应活性大小依次排列为( A )。A.2-丁烯1-丁烯乙烯正丁烷 B. 1-丁烯2-丁烯乙烯正丁烷C.乙烯2-丁烯1-丁烯正丁烷 D. 1-丁烯乙烯2-丁烯正丁烷13、某些污染物可能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产生积累放大作用,这是( D ) 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A.物理迁移 B.机械迁移 C.物理化学迁移 D.生物迁移14、下面关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不正确的是

5、( C )。A.阳离子电荷数越高,阳离子交换能力越强B.同价离子中,离子半径越大,阳离子交换能力越强C.pH值越低阳离子交换量越高D.土壤质地越细,阳离子交换量越高15、下列不属于腐殖质的特征的是( B )。A.具有抵抗微生物降解的能力 B. 具有弱碱性C.具有同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能力 D.具有凝聚作用16、下列属于环境物理效应的是( A )。A.温室效应 B.土壤盐碱化 C.光化学烟雾 D.酸雨17、大气组分按停留时间划分为准永久性气体、可变化组分和强可变组分,其中研究大气环境时关注的是可变化组分和强可变组分,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大。下列不属于研究大气化学中需要关注的组分是( C )。A.H

6、2O B. CO C. N2D. O218、对于大气化学反应来说,下列哪种初级过程最为重要?( A )A. 光离解反应 B. 直接反应 C .碰撞失活 D. 辐射跃迁19、 大气中烯烃与臭氧主要发生( C )A. 裂解反应 B.氢摘除反应 C. 加成反应 D. 其它 20、大气中HO自由基与烷烃反应的主要类型为( A )A. 氢原子摘除反应 B. 加成反应 C. 消除反应 D. 其它类型反应二、 填空题1、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 化学特性 、 行为和效应及其 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2、目前人们对于大气颗粒物的研究更侧重于PM2.5,其中PM2.5是指Dp2.5m。3

7、、对于碳酸平衡,pH=8.5时,体系中的碳酸的主要形态是HCO3-。4、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5、环境问题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原因包括污染物排放和过度开发资源。6、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垂直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地球自转发生水平运动。7、 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光离解。8、PAN是指大气中的过氧乙酰硝酸酯污染物。9、非离子型有机物可通过溶解 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10、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分配、水解 、光解 、挥发、生物降解。11、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

8、絮凝、同向絮凝、差速沉降絮凝。12、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的污染物分子与体内蛋白质的可逆非公家结合对污染物分子在体内的运输和分布至关重要。其结合方式通常有离子键结合、氢键结合、范德华力结合三、 名词解释1、环境污染源环境污染源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通常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物质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2、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层的稳定程度,或者说大气中某一高度上的气块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稳定的程度。3、生物富集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生物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浓度的现象。4、 热岛效应因燃料的燃烧而放出大量热量,再

9、加街道和建筑群辐射的热量,使城市气温高于周围地带,称为热岛效应。5、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四、 简答题1、简述表面活性剂对环境的污染与效应。答:水中洗涤剂浓度在0.7-1mg/L时就可能出现持久性泡沫。洗涤剂中含有大量的聚磷酸盐作为增净剂,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表面活性剂可以促进水体中石油和多氯联苯等不溶性有机物的乳化、分散,增加废水处理的困难。由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在浓度高时,可能破坏水体微生物的群落。对人和动物有毒性。2、将下列农药的商品名和化学名联线。DDT P,P-二

10、氯二苯基三氯乙烷林丹 硫代磷酸酯敌敌畏 磷酸酯乐果 六氯环己烷敌百虫 膦酸酯1对a 2对d 3对c 4对b 5对e3、大气中有哪些重要的自由基?其来源如何?请至少举三个例子说明答:大气中存在的重要自由基有HO、HO2、R(烷基)、RO(烷氧基)和RO2(过氧烷基)等。它们的来源如下:(1)HO来源对于清洁大气而言,O3的光离解是大气中HO的重要来源:对于污染大气,如有HNO2和H2O2存在,它们的光离解也可产生HO:其中HNO2的光离解是大气中HO的重要来源。(2)HO2的来源大气中HO2主要来源于醛的光解,尤其是甲醛的光解:任何光解过程只要有H或HCO自由基生成,它们都可与空气中的O2 结合

11、而导致生成HO2。亚硝酸酯和H2O2 的光解也可导致生成HO2:如体系中有CO存在:(3)R的来源大气中存在量最多的烷基是甲基,它的主要来源是乙醛和丙酮的光解:这两个反应除生成CH3外,还生成两个羰基自由基HCO和CH3CO。O和HO与烃类发生H摘除反应时也可生成烷基自由基:(4)RO的来源大气中甲氧基主要来源于甲基亚硝酸酯和甲基硝酸酯的光解:(5)RO2的来源大气中的过氧烷基都是由烷基与空气中的O2结合而形成的:列举三个即可。4、简述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扩散的主要因素?土壤水分含量;吸附:存在化学吸附可使农药的有效扩散系数降低;土壤的紧实度:增加土壤的紧实度的总影响是降低土壤对农药的扩散系数;温

12、度:温度增高的总效应是扩散系数增大;气流速度:如果空气的相对湿度不是100,增加气流就促进土壤表面水分含量降低,可以使农药蒸汽更快地离开土壤表面,同时使农药蒸汽向土壤表面运动的速度加快;农药种类:不同农药的扩散行为不同。5、某冶炼厂含铅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河水中,测得排污口附近河水中铅的含量为0.40.5mg/L,而在下游500米处河水中铅含量仅为34g/L,请解释其原因。答:天然水中铅主要以Pb2+状态存在,其含量和形态明显地受CO32- 、SO42-、OH-和Cl-等含量的影响。在中性和弱碱性的水中,铅的浓度受氢氧化铅所限制,水中铅含量取决于Pb(OH)2的溶度积。在偏酸性天然水中,水中Pb2

13、+浓度被硫化铅所限制。含铅废水经处理后排入河水中,废水与河水发生强烈的混合稀释作用,水中铅浓度下降;其次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对铅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因此混合稀释作用、铅及铅化合物的溶解度和水中固体物质对铅的吸附作用是导致水中铅含量降低的重要因素。6、简要说明温室效应产生的机理及大气温度升高的原因,京都议定书的目标是什么?答:温室效益产生的机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吸收了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将能量截面于大气中,使地球温度升高。大气温度升高的原因:(1)过度利用化石燃料(2)植被大量减少。京都议定书的目标:限制CO2的排放,特别是发达国家CO2的排放,以控制大气温度升高。五、论述题1、试述

14、酸雨的形成机理;并阐述影响酸雨的因素。答:形成机理: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多数情况下以硫酸为主。大气中的SO2和NOx经氧化后溶于水形成硫酸、硝酸和亚硝酸,这是造成降水pH降低的主要原因。气中的碱性物质对酸性降水起“缓冲作用”。降水的酸度是酸和碱平衡的结果。影响因素: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SO2、NOX等污染严重,降水的pH就低;气温高、湿度大也有利于转化。大气中的氨:NH3是大气中唯一的常见气态碱,易溶于水,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起中和作用; NH3也可与SO2反应,从而进一步避免了硫酸的生成,降低了雨水的酸度。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酸雨不仅与大气的酸性和碱性气体有关,同时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