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476682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构建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构建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构建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构建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何桥 吉林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与研究中心,长春 1 3 0 0 2 6 H e q i a o , s o h u c o m 【摘要】明确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任务与要求,构建新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学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1 引言 进入2 l 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始步入更加科学,更加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新阶 段。计算机基础教育涉及面广、影响深远,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面向应用的计算机 基础教学。为学生提供计算机基础知识,实际应用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由于各专业对计算 机应用需求的差异,统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设置已不

2、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因此, 计算机基础教育白皮书中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四个领域、三个层次、六门 核心课程”。并据此设计了一组基础课程,作为构建不同专业类别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选择依 据。面对如何应用计算机,建立计算机基础教育基本模式,添加新的教学课程,构造不同 专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结构,搭建不同知识模块,这是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需要,是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 2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任务与要求 注重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应用开发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的任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达到以下基本要 求: ( 1 ) 熟悉计算机网络操作环

3、境,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能使用常用软件工具处 理日常工作。 ( 2 ) 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流。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 的计算机基础。 ( 3 ) 培养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系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系统与网络、程序设计、数据 库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要求学生将计算机技术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本专业实际问题。 ( 4 ) 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根据本专业领域的需要。进行 有关计算机应用的研究课题。 3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结构与课程体系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应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中的 问题。根据计算机与网络

4、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划分为四个领域、 三个层次、六门核心课程。 3 1 四个领域 计算机系统与平台: 程序设计基础; 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 应用系统开发 3 2 三个层次 概念性基础; 技术与方法: 应用技能 3 3 六门核心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或( 微机原理及应用技术)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网络技术与应用。 以上课程设置指出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方向,确定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促进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但是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要求不同,将六门 核心课程。根据不

5、同专业搭建适应自己专业课程体系,每门核心课程列出知识点模块。这 样各专业可以根据需要组合知识点模块,设计出自己学校的最佳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结构。 ( 1 )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它是各专业的公共 必修课。它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面很宽,可以设立以下知识点模块: 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组成操作系统文字表格处理 电子演示文稿制作网络基础知识多媒体基础知识 程序设计方法数据库基础知识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 2 )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或“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知识点模块: 计算机系统组成C P U 与计算机的主板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存储器系统

6、总线技术接口技术 A m 与D A 转换 输入,输出设备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此课程是电类、自动化、通讯、机械专业的必修课,对其他专业为选修课。 ( 3 )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是各高校大多数专业的必修课程。它主要使学生掌握利 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通过编程训练解决学习、工作中实际问题。它所涉及到面 向过程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不同专业可以选择 不同的教学语言: C 语言程序设计C + + 语言程序设计V B 程序设计J A 、,A 等 ( 4 )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该课程是让学生掌握以下某一种典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A c c e s sV i s u

7、 a lF o x p r o S Q LS e r v e r 等 ( 5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知识点模块: 多媒体的基础知识音、视频信息处理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 多媒体工具软件应用 ( 6 ) “网络技术与应用”掌握网络基本原理以及组网、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学习网 络程序的应用,使学生能够设计和组建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和维护计算机网络。可以选择以 下课程: 网络技术与应用网页设计 V B n e tA S P n e t 为了拓宽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还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供不同专业学生选修。 M A T L A B 语言J A 、,A 语言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C A D 设计计算机接口技

8、术单片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计算机辅助程序设计计算机绘图基础 软件工程网络安全 X M L 程序设计 网络程序设计 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动画设计等等 4 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在教育已步入2 1 世纪的今天,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具有时代特征,树立新型的教育 观念,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环境不断 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变革,开展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实践,使计算 机基础教学更加适应2 l 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网络、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它为学生提供教学课件、习题练习、参考资料查询,为教师提供备课、授课素材,试题库

9、等资源,它是教学的有力支撑环境。它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大了信息量,打破了传统教学 的黑板+ 粉笔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但是教学环境 的改善并不等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 的。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要服从于教学内容,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先进设备,采用科学、 合理的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 1重视教学形式同时要注意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要精心设计教学课件,组织好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难点, 7 0 6 内容层次分明,语言叙述精炼。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

10、学、网络教学良好环境。采用教学方 法要科学、适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防止将书本大部分内容组成教 学课件。老师只是照课件宣读,泛泛而谈,授课方法单调、乏味,失去了原有的讲课风采, 教学效果不佳。 4 2 重视授课的同时要注意师生互动交流 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活跃,教学信息量比较大这种教学 形式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教学质量。往往在教师采用多媒体、网 络教学中,只注意了讲解和演示,忽视了教学对象学生的心理状态。只注意了灌入知识量, 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程度。如果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在课堂很好 互动、交流,这种教学方式将发挥更大作用。 4 3 重视先进教学设备同时注意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 学生学习了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以后,面对自己专业需要还要学习计算机应用课程。 利用网络平台、多媒体设备,学习计算机新技术,开展计算机应用技能训练、课题开发,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尽管一些高校比较重视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方式,计算机课 程教学学时安排比较多,但是,还存在授课学时和实验学时安排不合理现象,忽视了实践 环节,忽视了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就业后很难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这一问题值得每个 教育工作者注意 参考文献 【l 】丁照宇。肖思和王仙关于从应用入手改革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的思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 0 0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