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8472965 上传时间:2020-03-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7-2018年广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王国维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

2、,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王国维认为周人制度主要满足了( )A. 贵族等级特权的需要B. 同姓诸侯利益的需要C. 安定发展王室的需要D. 维护强化王权的需要2西周时分封设爵位五等,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等级依次递减。战国时秦国则设爵位二十等,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这一变化说明秦国( )A. 分封制进一步发展和细化B. 平民可因军功而成为世袭贵族C. 封爵制成功瓦解了分封制D. 社会等级日益固化且层次复杂3春秋战国时期,为巩固边陲,设立带有军事功能的郡县。秦统一后,为强化对六国故地和边远地区的直接控制,置郡三十六,县八九百,郡县制正式确立。这一变化

3、有利于( )A. 瓦解血缘宗法制度 B.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C.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4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表明( )A. 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B. 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C. 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D. 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5唐代的科举制有“投牒自举”一项,就是自学有成就的人可以书面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后,再由州县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而宋代的科举制建立了糊名和誊录制度,既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名字、乡贯,也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级。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A. 唐代考生只能通过“投牒

4、自举”方式参加科考B. 宋代糊名和誊录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舞弊现象C. 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的进一步僵化D. 严格选拔途径和手段从而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6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言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 )A. 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B. 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C. 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D. 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7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大环境下,也曾出现过民主的因子。”下列最能体现“民主因子”的是( )A. 明太祖废除丞相

5、B. 唐代政事堂中“群相议政”C. 元朝设“流动的中书省” D. 清代军机大臣“跪受笔录”8到明代中叶,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已类似“汉唐宰辅”了。这样,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这说明( )A. 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B. 首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C. 内阁成强化君主专制的工具D. 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9明代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七载:“洪武元年,始备六尚书,皆正三品,而侍郎正四品,郎中以下品秩有差,而皆隶中书省,一仍元旧。十三年,丞相胡惟庸以专擅蒙蔽诛,分其职于吏户礼兵刑工,又分大都督府为五,升尚书正二品,左右侍郎正三品,虽并称政

6、府而名位不极,事权不专。”材料本质上说明当时( )A. 丞相权力受限更多B. 政令畅通得到保证C. 六部地位显著提高D. 极权统治得到强化10“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实不符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 )A. 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B. 妨碍皇权高度集中C. 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D. 强化君主专制统治11淮军将领宋庆统率诸军时,只有身边的“毅军”各营听从调度,而“新募之伍,集不以时。其他军之征调者相与徘徊,观望不肯出关(山海关)。即关外从征之师,又或瞻徇依违,败不相救”。材

7、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时,宋教仁一再要求采用责任内阁制,但南京临时政府未予理会,采取了总统制。此后颁布的临时约法却又将已经开始实施运作的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这一改动( )A. 利于制约总统专权B. 导致民主共和名存实亡C. 有助于袁世凯称帝D. 使宪法背离了分权原则131928年12月29日,时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的张学良宣布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史称东北易帜。东北易帜( )A. 基本上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B. 标志着国民政府完成“形式统一”C. 宣

8、告了日本侵略中国计划彻底破产D. 意味着国民大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14“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该段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 )A. 洋务运动B. 甲午中日战争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15在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中,孙中山是全党核心,在党内几乎有说一不二的权力。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多不能直接推行,而必须通过在国民党内团结左派、争取中间派、打击右派等间接方式实现。这充分表明( )A. 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

9、党没有取得实际权力B. 这时候的国共合作属于党外合作C. 改组后的国民党并没有太多的变化D. 国共两党必将分裂16开国上将李天佑在把敌人挡在湘江岸边冲记载:“两个团的团长、政治委员都已牺牲或负伤了,营连指导员也剩的不多了。在脚山铺阻击时战士们喊出了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与敌人进行数次白刃格斗”。以上叙述反映了( )A.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 中共正处于生死存亡关键时期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D. 工农红军主力摆脱了围追堵截171937年2月,国共就红军改编达成初步协议。3月11日,国民党要求改编后的红军服从南京的“一切命令”。八一三事变后,蒋介石任命朱德、彭德怀为八路军正副总指挥

10、。材料表明( )A. 中共放弃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 国民党没有真心共同抗日打算C. 国共两党都灵活务实调整方针政策D. 国共根本立场和长远利益趋同18全面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形成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持久消耗战略思想,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还提出“团结海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这说明国民党( )A. 为正面战场的失利寻找借口B. 建立了务实有效的作战方略C. 积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 对抗战形势作出了准确判断19抗战初期,海外华人每月捐款约为2000万元,几乎占了当时抗战军饷的三分之一。据此可知( )A. 国民政府腐败军费

11、支出困难B. 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正式形成C. 国民政府抗战物资来自华侨D. 海外华人对祖国抗战功不可没20抗战后期,除全国多数知识青年纷纷投奔延安外,连华侨领袖陈嘉庚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许多人都公开表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1945年,国内广泛流传着“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的诗句。这突出反映出( )A. 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 中共领导核心地位最终确立C. 国共力量对比的根本扭转D. 中国社会变革方向基本明朗21某学者指出,雅典人认为城邦是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公民群体,在血统上排斥外来因子。奴隶大多数是“进口”而来,自然被排斥在外,外邦人更不必言。但是外邦人在经济文化领域具有一定的自

12、主权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这就弥补了其政治权利上的缺失。材料表明( )A. 参与城邦政治文化生活是雅典人的权利和义务B. 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 外邦人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公民阶层D. 雅典城邦具有开放和排外的双重性质22罗马法规定,如果出卖人知道物品有瑕疵,而买受人不知情;或者出卖人知道被卖物与买受人所想象的物品之间存在重大差别,那么买卖成交后,买受人可以据此提起有关诉讼。该规定( )A. 适应了罗马对外扩张的需要B. 旨在保护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C. 反映了罗马法重形式的特点D. 目的是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23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

13、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 )A. 英王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B. 两党角逐内阁局面尚未形成C. 议会至上原则尚未真正践行D. 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有名无实2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除众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之外,其他政府部门的官员都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通过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出的选举人选出,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需经参议院批准。美国的建国精英作出这样的安排是为了( )A. 避免因某种共同利益而出现部门勾结B. 巩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体制C. 限制议员

14、、总统和大法官的权力范围D. 保证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的独立性25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一个充分制衡的政治制度,等于无形中增加这个制度里的“协商点”,从而尽显消减公共政策中的专断性。材料说明( )A. 三权分立和制衡利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B. 维护民主利于提高政治决策的理性成分C. 联邦制度有利于避免中央权力过于集中D. 分权与制衡利于人民充分实行民主精神26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有一条极富争议的规定:“总统的每一命令须给部长副署方能有效”。有学者据此判断,总统的职权徒有虚名;但也有学者反对称,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

15、一个纠错机制。反对者的合理依据应是( )A. 部长地位过低导致无法与总统抗衡B. 第三共和国宪法依然保留封建残余C. 宪法规定总统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D. 君主派的实力在当时的政坛占上风2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观经由各部部长一人副署,一旦政策或命令出了问题成是重大失误,内阁就要下台,执政党就要下野,这表明( )A. 总统权力受限制B. 总统对部长负责C. 议会对总统负责D. 内阁对总统负责281871年有德意志观察家说:“我们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现在我们用来获得这种伟大成就的手段却给我们的未来投下了阴影,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由此判断,德意志统一中的局限性是( )A. 自上而下的统一使德国未能建立起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