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4教材介绍.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8465072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4教材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数学4教材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数学4教材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数学4教材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数学4教材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4教材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4教材介绍.(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 学 4 (A版) 必 修 高中数学课标教材编写成员 白 涛 tonybai_1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一、总体介绍 二、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 数学4 介 绍 目 录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一) 结构及特点 (二) 目标及变化 (三) 地位及作用 (四) 教科书的特点 一、总 体 介 绍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涵盖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 准(实验)的要求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相比,结构改变很大,内容有 增减,教学目标有所不同,编排体例不尽相同,素材的选 择也有改进

2、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数学4 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定 义 图 象 和 性 质 应 用 简 单 的 恒 等 变 换 应 用 背 景 概 念 及 表 示 两 角 差 的 余 弦 运 算 和 运 算 律 基 本 公 式 的 推 导 1. 知识结构 (一) 结构及特点 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2. 结构特点 (一) 结构及特点 (1)从定义、图象、性质等角度研究三角函数 ,不再把三角变换穿插其中,使函数的“味道 ”更浓 (2)向量安排在三角变换之前,为推导两角差 的余弦公式作准备 (3)三角恒等变换独立成章,重点在基本

3、公式 的推导和简单应用上, 意在培养推理和运算能力 . 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1)目标:通过实例,学习三角函数及 其基本性质,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具有周 期变化规律的问题中的作用 (2)变化:强调三角函数描述周期现象 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1. 三角函数的教学目标及其变化 (二) 目标及变化 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1)目标:了解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平 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能用向量语言和方法 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运 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变化:强调向量作为沟通代数、几何与三 角函数的工具

4、作用,向量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概 念之一 2. 平面向量的教学目标及其变化 (二) 目标及变化 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1)目标:运用向量的方法推导基本的 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由此出发导出其他的 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并能运用这些公式进 行简单的恒等变换 (2)变化:要求运用向量的方法推导基 本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不在三角变换的 技巧上提过高要求 3. 三角恒等变换的教学目标及其变化 (二) 目标及变化 8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1. 加深对数学与实际关系的认识 (三) 本模块的地位及作用 2. 认识数学内容的联系性,学习数学研究

5、的方法 3. 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9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1. 强调联系、类比等思想方法的应用,强调 教科书的思想性,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 教科书的特点 2. 加强几何直观,强调数形结合思想 3. 改进呈现方式,用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学 生学习 4.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的学习 1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二、编写意图及教学建议 1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1为什么用单位圆上点的坐标定义三角函数 (1)突出三角函数概念的本质; (2)简化定义形式,体现数学的从简精神; (3)加强与几

6、何的联系,便于应用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2充分发挥单位圆的作用 (1)1弧度的大小; 第一章 三角函数 (2)任意角得三角函数定义: 任意角 点P的纵坐标正弦 任意角 点P的横坐标余弦 (3)三角函数的图象、基本性质、同角三角函 数关系式、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借助单位圆的直 观进行讨论 1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4)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与单位圆的几何性质 R=1 圆周长=2周期性 关于x轴对称cos(-x)cos x, sin(-x)=-sin x 关于y轴对称cos(-x)-cos

7、x, sin(-x)=sin x 关于直线yx对称 旋转对称性和(差)角公式 反射对称性和化积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3函数y=Asin(x+)的图象 局部固定参数 (1)探索对ysin(x+)的图象的影响; (2)探索对ysin(x+)的图象的影响; (3)探索A对yAsin(x+)的图象的影响; (4)上述三个过程的合成 具体到抽象归纳思想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4教学建议 (1)关注三角函数本质(起源于圆周运动的周期 函数),使学生获得研究周期函数的基本思想方法 ; (2)

8、关注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数形结合): 三角函数关于圆与三角形的解析几何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3)关注研究方法类比、推广、特殊化( 化归);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4)加强三角函数作为刻画现实世界周期变化现象 的数学模型的思想: 用已知的三角函数模型解决问题; 将复杂的函数模型转化为基本初等函数解决问题; 根据问题情景求出三角函数模型解决问题; 通过数学建模,利用数据建立拟合函数解决实际问 题:由给出的变化数据,通过作散点图,选择函数模 型,建立函数模型,并用得到的函数模型解决问题 4教学建议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7 普通

9、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5)准确把握教学要求 加强:三角函数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 型,借助单位圆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以 及通过建立三角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等 削弱:删减任意角的余切、正割、余割,三 角函数的奇偶性,已知三角函数求角,反三角函 数符号,对三角函数周期性的一般讨论作为选学 内容,任意角概念、弧度制概念、同角三角函数 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等都降低了要求 4教学建议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8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6)充分利用三角函数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系 创设问题情景 (7)充分利用相关知识的联系性,引导学生用

10、 类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加强教学的“思想性” 4教学建议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9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1目标与定位 (1)目标:理解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能 用向量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物理中的一 些问题 (2)定位: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 工具“工具性” 2内容的结构顺序 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向量的线性运算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向量的数量积 向量应用举例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3向量法 利用向量表示空间基本元素,将空间的基本 性质和基本定理的运用转化成为向量运算律的系 统运用

11、: (1)点(以确定点为始点的)向量; (2)直线一个点A、一个方向a定性刻画; 引进数乘向量ka,可以实际控制直线;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3)平面一个点A、两个不平行(非0)向 量a,b在“原则”上确定了平面(定性刻画); 引入向量的加法a+b,平面上的点X就可以表 示为a+b(以及定点A)而成为可操纵的对象( 定量刻画); (4)距离和角是刻画几何元素之间度量关系的 基本量引进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 ab=|a|b|cos, 作为反映向量的长度和两个向量间夹角的关系 3向量法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

12、A版) 数 学 必修4 三部曲 (1)建立平面几何与向量的联系,用向量表示 问题中涉及的几何元素,将平面几何问题转化为 向量问题; (2)通过向量运算研究几何元素之间的关系, 如距离、夹角等问题; (3)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 向量几何不依赖于坐标系的解析几何 3向量法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4教学建议 (1)焦点:如何提高向量教学的思想层次 突出向量的物理背景与几何背景; 强调向量作为解决现实问题和数学问题的工 具作用; 强调向量法的基本思想,明确向量运算及运 算律的核心地位; 通过与数及其运算的类比,向量法与坐标法 的类比,建

13、立相关知识的联系,突出思想性; 发挥向量的几何直观的作用,注重数形结合 思想方法的运用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2)向量及其运算与数及其运算的类比:获得 研究内容及其方法 向量的线性运算及运算律与数的加减及运算 律的类比; 向量的坐标表示与数轴上点表示数的类比; 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与数的乘法运算律的类 比; 向量法与解析法的类比 4教学建议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1学习目标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1)经历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 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向量方法的作用;

14、(2)能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余弦 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 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 2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3)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 括尝试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 不要求记忆),通过这些基本训练,使学生进一 步提高运用联系的观点、化归的思想方法处理问 题的自觉性,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与转化、换 元思想、方程思想等在三角恒等变换中的作用; 1学习目标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4)在学习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 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27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 数 学 必修4 2关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 (1)利用单位圆上的三角函数线得到两锐角差 的余弦公式较简单,但是要推广到任意角则较繁难 . (2)向量法简单,但是思路并不自然,而且还 失去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机会 (3)公式推导方法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