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南文化看苏童的“红粉”系列创作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464352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2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江南文化看苏童的“红粉”系列创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江南文化看苏童的“红粉”系列创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江南文化看苏童的“红粉”系列创作(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江南文化看苏童的“ 红粉 系列创作 郑少丽 (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法国文学思想家丹纳在 艺术 哲学 中提 出文 学创作发 展三要 素时认为: “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 时代、 环境三大因素每种艺术的品种和流派只能在特殊的精神气候 中产生 ” , 这肯定 了环 境即地域文化对作家创 作的影 响。作为区域 文化的江南文化 , 既是历史的沉淀, 又是心理的沉淀, 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了大部分江南作家的创作。这些潜在的文化因子向江南作 家无形地灌输了独具地域性的文化特质,潜移默化地规范并指导 作家的创作思维, 从而形成了明显的文学地域性特征。 “ 先锋” 作家 苏童的大部分

2、创作都带有江南文化的色彩。苏童的小说创作, 特别 是其描写女性生活的“ 红粉 ” 系列小说 , 以历史为叙述主体, 取材 于 历史 , 流露着忧 伤 , 衰败 的情调和 气息 , 带着 深厚 的江南文化 意 识和心智思维。总的来说, 江南文化对苏童“ 红粉” 系列小说创作无 论从叙 事的题材 ,作 品的整 体风格和感情基调都 有一定 的文 化影 响根源。 “ 红粉” 系列小说的冲淡历史的叙事, 委婉灵幻的风格和颓 废的感伤基调都打上了江南文化的印记,是江南文化在当代的演 绎 和再现。 一 、冲淡历史的叙述 苏童, 苏州人 氏, 转用 他的话, 是土生土长 的苏州人 。从地域划 分 , 历 史沿

3、革 和文化 内涵等 方面去规 分苏州 , 无 疑 , 苏州 是江南 当 仁不让 的典 型。江南潮湿多雨 的水环境 培养了苏童敏感 多思 的个 性 。地理位置相对独立, 与世 隔绝 的清静的江南地带 生活 也造就 了 苏童甘于享 受边 缘化的平凡生活 。苏童 自己也说过 ,对 生活 的要 求 , 不 过是“ 蜗 居在 自己的小楼 里, 读书 , 写作 , 会 客 , 与朋友 搓麻 将 , 没有任何 野心 , 没有 任何贪欲 , 没有任何 艳遇 , 生活 平静 , 心态 平静 ” 因此“ 作品也变得平静 ” 。对 生活 的此种平 凡的要求使他 更为 留心关注周遭 的人事物 。他 的红粉 系列 小说

4、 ( 包括 妻妾成群 , 红 粉 , 另一 种妇 女生活 , 娴 的故事 等 作品) 以平静 的历史 眼光 , 站 在偏离“ 五 四 ” 以来 的宏 大视角 的个人立场 , 用冲淡 了历史 的叙 述 自然 地解构 了宏大 的历 史画面 , 转而对 人 自身的关注和 重视 , 使 个人从社会历史的轨道中脱轨而出。而且笔触触及人物及都市民 间生活的开放性, 特别关注的是女性人物的生命意识的独特意义, 从而 向人们展示 了历 史的背面 。苏童有着敏感 的细腻 的创作触觉 。 他擅长 写女人 ,正如他所 说, “ 也许这是因为女性更 令人关注 女 性身上凝聚着更多小说因素” 。苏童笔下的江南女子, 大

5、多带着江 南古城美丽腐朽气息, 婉约, 平和中夹杂着沉郁 , 冰冷与忧伤。 妻 妾成群 冲淡了旧时中国封建家庭即将瓦解的历史底色, 写一个平 凡 的女学生颂莲 因父亲破产 自杀 , 自愿辍 学 由继母作主 , 步入 旧式 封建大家庭, 当一个上了年纪的老男人陈佐干的小妾。作品并没有 大肆去批判封建大家庭妻妾成群的主题,主要由颂莲的 日常生活 去展开, 写她由于女性天生的醋劲整天无所事事只为争宠夺爱。最 后走向了自我毁亡。 红粉 在解放战争胜利的中国的妓女从 良的 背景下写两个下层妓女秋仪和小萼与一个男人老浦的故事。 娴的 故事 写汇隆照相馆一家三代女性的情感经历。 另一种妇女生活 虚 构了世俗

6、 的香椿 街,展示妇女流言下 自我压 抑女性 生命意识 的 另一种妇女生活。苏童以其独特的视角写平凡女人的生活, 体现的 是江南士大夫对生活的融入态度。 江南的阴雨薄雾, 曲折小巷等地 理环境滋长了苏童细腻敏感的审美心理, 使得他能以平静的笔触, 冲淡历史的叙事视角审视生活,写平凡女子的独特情感体验及生 命 意识。 1 0 5 二委婉细腻的风格 江南地带多雨。江南山水 自然造就了江南人个性轻灵, 平和 , 机智等不同于西部, 北方人文人为文的特点。江南人充分享受大 自 然的恩赐, 长期陶冶浸润于水乡的江南文人, 作家们不仅在性格形 蒙, 精神面貌等方面受到 自然环境的影响, 而且在思维方式和文

7、化 精神等方面也受到影响 老子日: “ 天下莫柔于水, 而攻强者莫之能 先。” 水的流动性孕育着江南人艺术风格的流动。因此江南文人的 情感个性表现多为柔和, 委婉, 细致, 内敛。作为土生土长的江南作 家 , 苏童的血液里流 动着 江南水文化 的灵性 , 转化 到其 作 品中就表 现出了委婉细腻的风格来。这种风格突出表现在“ 红粉 ” 系列小说 中。 首先 是在叙述语言上 。 妻妾成群 中苏童毫 不吝啬地运用大量 的笔墨勾勒 了一个将近倒塌 的腐朽封建大 家庭 大宅院。 另一种妇 女生活细写香椿街及其街民日常琐碎及简少芬两姐妹的阁楼生 活。 流言肆飞的妇女生活妇女情感纠葛不言而喻。 在预示人物

8、命运 上, 采取的是及为委婉的点到即止的手法。颂莲关于生命即将消逝 的领悟是在对秋天园子中的紫藤花落得到暗示的。这种暗示的书 写自然不刻意。从“ 紫藤花沉沉地开着” 到秋风摇曳再到“ 一天天清 淡” , 直 到最 后“ 很突然 的落下来 。 颂 莲的生命也即将如此 , 由年轻 充满活力到死气沉沉, 再走向自我毁灭。平淡委婉的语言中流露出 苏童对美好事物消退死亡所表达出来的感伤哀婉的情绪。简少芬 与姐姐过 了几十 年的与世隔绝 的生活,但她看到香椿树 街上 新娘 出嫁时心里也涌现出重出樊笼的念头没有人能比苏童更能细 致深入地去刻画女性的心理,委婉地将其对生活生命的看法流露 于纸上 。其 次表 现

9、在作品 的整体叙 述技巧上 , 可 以说 , 其小说 的人 物 内心 深处都 隐藏着一 种“ 归家 ” 的情 绪 。颂 莲的死亡 , 秋仪 的隐 退, 简少芬的出嫁苏童描写此种“ 归家” , 有的是以深宅大院中 的那 口井 为意喻 , 深无 见底 , 可 怕在延续 , 有的是 自然 的选择消 隐, 红尘是其意象。红颜薄命, 人生无常。 三 、 颓 废的感伤 历史上的江南是一个令人向往依恋的地方,是一个安土重迁 的地方, 任何一个江南人尤其是文人都会产生怀旧的欲望。苏童生 长在 南方城 市, 心 理上沉 淀着深 厚的江 南文化意 识 , 有人 曾评价 , 读 苏童 的小说, 能感受到一种来 自语

10、 言结构中 的颓唐破 坏, 感伤惆 怅 。 文 人怀 旧情绪所 带出的悲凉婉约 的情调 ,形成一种 别具特色 的小说。苏童在叙述历史的基调上, 在 红粉 系列中感慨红颜薄 命, 人生无常。 这种颓废的感伤情绪渗入叙述的语言。 另一种妇女 生活 步入香椿树街, 那不过是一个压抑的充斥着流言的环境。简 少 芬生活在被他人和 被姐 姐封闭的世界里 。这 两个生活 空间互不 通融, 只能选取一个, 选取的结果却是致使 自己的姐姐走 向死亡。 压抑 的人性描写 中流 露太多对 生活的无奈和感 伤 ,仿佛 找不 到出 路。 娴的故事 娴作为一个充满梦想, 充满生命力的个体, 却甘愿 过上表面风光内心颓败的生活,她与母亲的感情很难说明白是怎 么一回事, 她的女儿对她母亲的感情也是。母女三代之间似乎着某 些莫名的隔阂。生活不过如此, 撕开一切假面纱, 苏童让我们看到 了一个真实的, 颓废感伤的女性世界。 结语: 苏童的“ 红粉” 系列小说, 取材于历史, 运用冲淡历史的 叙 述视角 , 书写细致 的女性 人生 , 流 露着颓 败的感伤情调 , 可 以说 , 苏童通过女性书写, 成功地再现和演绎了江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