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之临床基础知识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8462711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6.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管理之临床基础知识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健康管理之临床基础知识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健康管理之临床基础知识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健康管理之临床基础知识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健康管理之临床基础知识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管理之临床基础知识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管理之临床基础知识综述(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管理师培训之临床基础知识 海口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主讲人 宋振华 健康相关医学基础知识 v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v预防保健医学基础知识 v康复医学知识 v中医养生基础 v安全合理用药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v疾病 v衰老与疾病 v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应激与疾病 一、健康与疾病 您认为什么是健康? 他健康吗? 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二等奖”的马加爵于2004年在云南大学杀死4名同窗 -她健康吗? 怎样才算健康? 无臂女孩-雷庆瑶 隐形翅膀-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 世博会(千手观音) 她健康吗? 健康与疾病是健康科学中两个最基 本的概念,是人类生命活动本质、状态 和质量的一种反映,也是护理理

2、论研究 的一个核心问题。 健康管理师了解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和理论,对于宣传卫生保健知识,推动 实现健康战略目标,为服务对象提供更 优质的服务将发挥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健康的概念 1. 传统的认识: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2健康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 3. 1946年WHO对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 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的概念 4. 1990年WHO提出健康的新概念: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 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5.WHO对健康定义的新发展,在于重点强调从社会公共道德角 度出发来维护人类的健康,要求每个社会成员不仅

3、要为自己 的健康负责,而且要对社会群体的健康承担社会责任。 不仅要为自己的健康承担责任, 也要对他人健康 承担社会公德 。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十条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 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

4、走路轻松有力。 影响健康的因素 有哪些? 心理 因素 生活 方式 环境 因素 医 疗 保 健 服 务 健 康 生物 因素 健康的影响因素 巴西医学家巴西医学家1010年的研究发现:年的研究发现: 屡犯贪污受贿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屡犯贪污受贿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 病和精神过敏症。病和精神过敏症。 而品行善良、心态淡泊、为人正直、心地善而品行善良、心态淡泊、为人正直、心地善 良、心胸坦荡。则会心理平衡,有助身心健康良、心胸坦荡。则会心理平衡,有助身心健康 。 有违于社会道德准则,胡作非为,则会导致有违于社会道德准则,胡作非为,则会导致 心理紧张、恐惧、内疚等不良心态,有损健康心理紧张、

5、恐惧、内疚等不良心态,有损健康 。 据测定,这类人易发生神经中枢、内分泌系据测定,这类人易发生神经中枢、内分泌系 统功能失调,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减弱,最终统功能失调,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减弱,最终 会在恶劣心态的重压和各种身心疾病的折磨下会在恶劣心态的重压和各种身心疾病的折磨下 ,或者早衰或者早死。,或者早衰或者早死。 生活方式 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我国科学家经研究提出的良好生活习惯包括: 心胸豁达,乐观;劳逸结合,坚持锻炼; 生活规律,善用闲暇; 营养得当; 不吸烟,不酗酒;家庭和谐,适应环境; 与人为善,自尊自重;爱清洁,注意安全。 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 (一)什么是亚健康

6、状态 主观上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主观上有许多不适的症状表现和心理体验, 临床检查却没有任何阳性指标出现。临床检查却没有任何阳性指标出现。 自感不明原因的全身疲乏无力 、精神不振、焦虑不安,易激 怒,情绪不稳定,晚上常失眠 ,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 。 什么是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亚健康状态的概念 是指当一个人的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是指当一个人的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 的边缘状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机体各的边缘状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机体各 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表现为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表现为 身心疲劳,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适症状身心

7、疲劳,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适症状 时,这种生理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时,这种生理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 特点:特点: “ “自感不适,检查无病自感不适,检查无病” ” 疾病的概念 疾病 : 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性作用下 ,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 活动过程,是机体内部及机体与环境 间平衡的破坏和正常状态的偏离。 现代疾病观的特点和要求现代疾病观的特点和要求 1.1.疾病是发生在人体一定部位、一定层疾病是发生在人体一定部位、一定层 次的整体反应过程;次的整体反应过程; 2.2.疾病是人体正常活动的偏离或破坏;疾病是人体正常活动的偏离或破坏; 3.3.疾病不仅是体内的病理过程,而且疾病不仅

8、是体内的病理过程,而且 是内外环境的失调;是内外环境的失调; 4.4.疾病不仅是躯体上的疾病,而且也疾病不仅是躯体上的疾病,而且也 包括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包括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 疾病的判定 疾病判定的方式 影响疾病判定的因素 是否有症状出现 个人的感觉与直觉 是否能进行日常生 活、工作和学习 自觉症状的严重程度 年龄与性别 个体的经验及对自己身体的关心程度 周围人群的关注程度 经济状况 害怕暴露隐私 文化背景与宗教信仰 疾病的影响 v对个人的影响 v对家庭的影响 v对社会的影响 v积极的影响 v消极的影响 v经济的影响 v精神及心理的影响 v情绪的影响 v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v对社会健康

9、状况的影响 预防疾病的措施预防疾病的措施 是从病因上防止健康问题的发生,是最是从病因上防止健康问题的发生,是最 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效的预防措施。 (自我保健、特殊保护)(自我保健、特殊保护) 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又称病因预防, 1、定期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传染病; 2、指导一些过胖的人群安排合理饮食。 从源头上控制 、饮食、饮水 、营养、特殊 防护等 关键关键“三早”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 1、高血压病人的筛选,早期给予治疗; 2、指导妇女如何自己检查乳房以早期发现乳腺癌 又称临床前期预防 二级预防(secondary

10、 prevention): 预防疾病的措施预防疾病的措施 预防疾病的措施预防疾病的措施 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采取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采取 各种促进身心健康的措施,防疾病进各种促进身心健康的措施,防疾病进 一步恶化或出现伤残,最大限度地恢一步恶化或出现伤残,最大限度地恢 复健康。复健康。 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 又称临床期预防 1、中风后早期康复指导 2、骨折手术后的肢体运动 健康与疾病的连续相模式 最佳健康 高度健康 健康良好 正常 健康不良 极劣健康 死亡 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提出年代提出 健康与疾病之间是相对的、动

11、态变化的、可转化的。健康与疾病之间是相对的、动态变化的、可转化的。 健康与疾病在个体身上同时并存时取决哪一方占主导。健康与疾病在个体身上同时并存时取决哪一方占主导。 死亡 健康极劣 健康不良健康良好 高度健康 最佳健康 正常 健康与疾病的连续统一体 截肢青年姜福高、陈刚、李四、皮红军、陈立杰,五个人五条腿,凭着手 中的拐杖,顽强地登上了国际艺术舞台。在2001年日本举行的第十一届舞蹈大 赛中,他们与世界级健全人舞蹈家们在同一评判标准下比赛,以总分第二名的 优异成绩获得大赛唯一的“最优秀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二、衰老与疾病 在人的生命周期中,有一个随着时间 推移而表现出机体器官机能不断退化,

12、直 至死亡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医学老年学中 被称之为衰老(senility)。也有人认为 ,衰老是机体“在大小、形态、功能已到 成熟后的恶化变质过程”。 第一节 衰老的特征 v 衰老的特征又称老征,是衰老征象的简称。 v 一、衰老的基本概念 v 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自然界包括人 类在内的所用生物生命过程的自然规律,凡是具 有生命的生物都会老化。衰老分为正常的生理性 老化和不正常的病理性老化。正常生理性老化叫 做变老(aging,senescence),不正常的病理 性老化称为早衰(senilism)。但一般情况下, 生理性老化和病理性老化很难严格区分,往往同 时存在,相互影响。所以,单纯的

13、生理性老化是 比较罕见的。 是指生命活动的必然结局。 120岁 因各种疾病,亚健康、生活方式 等导致的早衰。 生理性衰老 病理性衰老 心理性衰老 因七情太过,心理失衡等原因导 致的早衰。 v 1老化 v 老化与衰老是既有密切联系又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 。老化是生物机体从发育到成熟期以后,随着增龄而必 然发生的、渐进性的、不可逆的、全身复杂的形态结构 与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以及对机体内、外环境适应 能力逐渐减退的过程。老化代表机体随增龄发生的变化 ,但并非所有的老化现象都对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 v 人类从30岁开始出现老化现象,50岁以后老化进程 加速。同一种属内个体发生老化的时间差异很大,如有

14、 人40多岁就像60岁的老人,而有的虽已60多岁,但仍然 精力充沛、身体健康。同一个体不同的器官开始老化的 时间和老化的速度也不相同,与维持生命没有直接关系 的组织(如运动系统)老化发生较早,而心、脑、肝、 肾、肺等负担重要生理功能的器官老化较晚。人类35岁 左右肺开始老化,心脏老化则在45岁左右。 v 2衰老 v 衰老是生物机体从性成熟期后才开始或 加速的一种持续的、不可逆的退行性变化和 对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的发展过程。随着 这一过程的进展,机体越来越容易丧失功能 ,并产生危及心身素质的变化,有的甚至衍 化成疾病而最终死亡。 v 衰老的定义一般包括三层含义:首先是 生物自身退行性变化的逐渐

15、增加及对环境的 适应能力减弱,其次是死亡几率的进行性增 加,三是衰老过程是所有生物的共性,并且 是不可避免的。 v 二、衰老的基本特征 v 人的老化或衰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其开始可以追溯到卵子未受精以前。可以 说从生命的开始就同时意味着老化或衰老 的开始。因此,人体从出生、发育到成熟 、衰老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都是向老化发 展的过程。早在1962年,美国老年学家 Strehler就提出了衰老过程的四个标准, 即普遍性、内因性、进行性和有害性。经 过几十年的研究,人们逐渐总结了衰老的 几个基本特征: v 1普遍性 指某种衰老现象必须能在一个种的所有 个体中看到。现已证明,衰老过程在多细胞生物中是普遍 存在的。 v 2内因性 衰老变化是由自身的内部因素引起的, 是生物机体必然的内在性退变过程。衰老变化一旦发生, 常常是不可逆转的。 v 3累积性 衰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深化与发 展的过程,即衰老在生物体内是逐步积累加重的。 v 4危害性 衰老导致体内出现有害的改变,使机体 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减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