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专题一(知识).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8462247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9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专题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高考政治专题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高考政治专题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高考政治专题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高考政治专题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专题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专题一(知识).(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知识专题 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 1 考点一 货币 主干串讲 1.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 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 。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是 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 。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 和 两种基本职能。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是观 念上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是现实的货币。 物质承担者 商品交换 一般等价物 价值尺度流通 手段 2 货币还具有 、 和 等 职能。 (4)金属货币与纸币: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 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纸币的发行 量必须以 为限度。纸币的 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能会诱发

2、;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能会 引起 。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价值符号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3 深化整合:比较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名称 名称 项项目 通货货膨胀胀 通货紧缩货紧缩 区 区 别别 主要表现现 物价上涨涨,纸纸 币贬值币贬值 ,购买购买 力下降 物价低迷,纸币纸币 升 值值,购买购买 力提高,消 费费不旺 产产生原因 经济过热经济过热 ,供 不应应求,纸币纸币 发发行过过多,生 产发产发 展相对对不 足 经济经济 萎缩缩,供过过于 求,产业结产业结 构不合 理,生产产相对过对过 剩 主要危害 居民生活水平下 降,经济经济 生活 秩序混乱 投资资减少,经

3、济经济 停 滞,企业业生存困难难 ,失业业率提高 4 治 理 办办 法 根本方法:发发展生 产产,抑制过热过热 行业业的 扩张扩张 ,保证证物质质供给给 宏观观政策:实实施适度 从紧紧的货币货币 政策和紧紧 缩缩性的财财政政策,运 用经济经济 的、法律的、 行政的手段进进行调调控 根本方法:调调整产产 业业 结结构、扩扩大内需, 平 衡生产产与供求 宏观观政策:实实施积积 极的财财政政策和适 度宽宽松的货币货币 政策 ,运用经济经济 的、法 律的、行政的手段 进进行调调控 具体 措施 举举例 调调高银银行存贷贷款利率 和基本准备备金率;适 度控制货币货币 的发发行; 适当扩扩大国家债债券的 发

4、发行;适度抑制消费费 ,调调整税收、外贸贸政 策等 调调低银银行存贷贷款利 率和基本准备备金率 ;适当扩扩大信贷规贷规 模;增加对对生产产的 投资资;鼓励消费费、 扩扩大内需;调调整税 收、外贸贸政策等 5 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1)货币与财富:从一定意义上看,货币是财富 的象征。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 之有度。 (2)结算与信用工具: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 的信用工具有 、 等。使用信用卡可以 集存款、 、消费、 、查询为一体,能减 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 联联 系 二者的实质实质 是社会总总供给给与社会总总需求的不平 衡,即都是由纸币纸币 的发发行量与流通

5、中实际实际 需要 的货币货币 量不平衡所造成的;从长远长远 来讲讲,对对社 会发发展、企业业生产产、人民生活都会产产生不利影 响 信用卡支票 取款结算 6 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在我国,支 票主要分为 和 两种。 (3)外汇和汇率:外汇是用 表示的用于国际间 结算的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 的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 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 。反之,则说明外币 汇率 。 转账支票现金支票 外币 支付手段 兑换比率 升高 跌落 7 深化整合: 外币币 本币币 外币币 币值币值 本币币 币值币值 外汇汇 汇汇率 本币币 汇汇率 不变变 更多 升值值 贬值贬值 升高

6、 跌落 不变变 更少 贬值贬值 升值值 跌落 升高 更多 不变变 贬值贬值 升值值 跌落 升高 更少 不变变 升值值 贬值贬值 升高 跌落 8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重要意义 安定、国民经济 发展,对世界金融 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考向聚焦 热点考向一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预测题型:选择题。 命题角度:结合具体材料考查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 ;执行职能的形式(观念中的货币或现实的货 币)。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 稳定,对外保持 稳定,对人民生活 物价总水 平人民币汇率 持续快速健康 9 【例1】(2009广东文基)“夫珠玉金银,饥不可 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

7、喜欢金银。这表明 金银作为货币 ( ) 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 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 职能 解析 A项表述错误,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 换长期发展的产物。B项表述错误,在一定意义 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但不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D项表述错误,从职能上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故选C。 C 10 热点考向二:外汇和汇率。 预测题型:选择题。 命题角度:结合当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分析人民币币 值的变化、影响及汇率计算。 【例2】(2009广东)下图(人民币元/100美元) 表

8、明 ( ) 11 A点到B点表示人民币升值趋势 B点到C点表示人 民币升值趋势 A点到B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B点到C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 A. B. C. D. 解析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 ,说明外币对人民币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贬 值。反之则相反。由此推断从B点到C点表示人民币升 值趋势,从B点到C点表示美元的汇率跌落,故符 合题意,选D。表述错误。 答案 D 12 错题笔记 易错点一:金银纪念币不可以流通。 【例1】2008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首 次太空行走成功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 币共2枚,其中1/3盎司金币l枚、1盎司银币1枚。 关于金

9、银纪念币,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以收藏,也可以流通 B.只供收藏,不能在市场流通 C.没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是铸币,不易磨损 错因分析:此题易错选B。没有正确认识纪念币也 是一种货币。 纠错心得:金银纪念币是货币,具有使用价值和 价值,可以流通。 A 13 易错点二 纸币具有价值,可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例2】 马克思指出:“货币作为商品价格的转瞬即 逝的客观反映,只是当作自己的符号来执行职能,也 能够由符号来代替。”这一论断主要说明了( ) A.纸币是没有价值的货币 B.纸币能充当衡量商品价值尺度的职能 C.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 D.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

10、发行的、强制使用 的价值符号 错因分析:该题易误选B。错在不了解纸币与金属货 币的区别。 纠错心得: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 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价 值尺度的职能,但可以代替金属货币行使流通手段 的职能。 C 14 易错点三 本币汇率与外币汇率变化方向相同。 【例3】 2009年4月3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 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25 0元, 该中间价较29日的6.826 5小幅上涨15个基点。 这意味着 ( ) 100单位的美元可以兑换的人民币减少 100单位的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有利于我国的进口,不利于我国的出口 人民币汇率跌落

11、A. B. C. D. 错因分析:该题易错选,错在未搞清汇率变化 关系。从材料中看出,100单位的美元可以兑换 的人民币减少,美元汇率跌落,美元贬值,而人 民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 纠错心得:外币汇率和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反向的。 C 15 考点二 价格 主干串讲 1.影响价格的因素(谁影响了价格) (1)价值 价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同社会劳动生产率 成 。 (2)供求关系 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 , 出现卖方市场;供过于求时,价格 ,出现买方 市场。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商品的 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 ,

12、这是价值 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 绕 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 反比 上升 下降 等价交换 价值 决定 影响 16 深化整合: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 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7 2.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价格变化影响了谁)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般来说,价格上升, 需求量 ;价格降低,需求量 。对不同商 品的影响不同:对高档耐用品和生活必需品的 影响不同;对既定商品的影响:不仅受该商品 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 响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 ,提高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这一

13、 影响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重要表现。 减少增加 生产规模 劳动生产率 18 深化整合:商品价格变动对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 影响 价格 需求 本商品相关品 互为为替 代品 上升减少增加 下降增加减少 互补补 商品 上升减少减少 下降增加增加 19 考向聚焦 热点考向一: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预测题型:选择题。 命题角度:社会(或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使用价值量的 关系。 【例1】(2009安徽)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 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 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

14、每小时生产2 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 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 ) 20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解析 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30%,在1小时内该部门创 造的价值总量不变,仍为260元,而其产品数量为每 小时1.3件,该部门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 2601.3=200元,甲生产者用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的商品也应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 行销售,则其价值总量为2002=400 元,B项正确。 答案 B 21 热点考向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 命题角度:结合具体材料分析价格的变化及原因。 【例2】(20

15、09全国)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 存鸭梨,为反季节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 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 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 ( ) 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22 解析 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节销 售提供了条件,体现的是供求对价格的影响,故选A 项。B、C两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不选。 答案 A 热点考向三: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 命题角度:联系实际分析价格变化对生活消费和生产 经营的影响。 23 【例3】(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