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1月份阶段模拟测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8462136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7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1月份阶段模拟测试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1月份阶段模拟测试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1月份阶段模拟测试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1月份阶段模拟测试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1月份阶段模拟测试物理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1月份阶段模拟测试物理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1月份阶段模拟测试物理试卷及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阶段性检测高三物理试题(2019.1)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第卷(选择题,共 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分。17为单选题;812为多选题,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2015 年 10 月 5 日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来自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获奖。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开普勒通过研究行星观测记录,发现

2、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D安培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并通过实验总结了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2如图所示,钢铁构件A、B.放在平板卡车的水平底板上,卡车底板和B间动奉擦因数为1,A、B间动摩擦因数为2, ,卡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a, ,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卡车沿平直公路行驶途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要求其刹车后在s0距离内能安全停下,则汽车运行的速度不能超过A B C D3如图所示,平直长木板倾斜放置,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A端由静止释放滑到B端;然后,将木板A端着地,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次相同,再让物块从B端由静止释放滑到A端。上述两个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正

3、确的是( )A前一过程中,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能较少B前一过程中,物块滑到底端时的速度较小C后一过程中,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时,可能先做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D后一过程中,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较短4如图所示是电容式话筒的原理图,膜片与固定电极构成一个电容器,用直流电源供电,当声波使膜片振动时,电容发生变化,电路中形成变化的电流,于是电阻R两端就输出了与声音变化规律相同的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式话筒是通过改变正对面积来改变电容的B电阻R两端电压变化的频率与电流的频率相同C当膜片靠近固定电极时,电流从b流向aD当膜片靠近固定电极时,电容器处于放电状态5磁流体发电的原理如图所示。将一束速度为v的等离

4、子体垂直于磁场方向喷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在相距为d、宽为a、长为b的两平行金属板间便产生电压。如果把上、下板和电阻R连接,上、下板就是一个直流电源的两极。若稳定时等离子体在两板间均匀分布,电阻率为。忽略边缘效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板为正极,电流 B上板为负极,电流C下板为正极,电流 D下板为负极,电流6如图所示,细绳一端固定在A点,跨过与A等高的光滑定滑轮B后在另一端悬挂一个沙桶Q。现有另一个沙桶P通过光滑挂钩挂在AB之间,稳定后挂钩下降至C点,ACB=1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只增加Q桶的沙子,再次平衡后C点位置不变B若只增加P桶的沙子,再次平衡后C点位置不变C若在两桶内

5、增加相同质量的沙子,再次平衡后C点位置不变D若在两桶内增加相同质量的沙子,再次平衡后沙桶Q位置上升7近来,无线充电成为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新科技,其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实现无线充电是比较成熟的一种方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路面下依次铺设圆形线圈,相邻两个线圈由供电装置通以反向电流,车身底部固定感应线圈,通过充电装置与蓄电池相连,汽车在此路面上行驶时,就可以进行充电。在汽车匀速行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感应线圈中电流的磁场方向一定与路面线圈中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B感应线圈中产生的是方向改变、大小不变的电流C感应线圈一定受到路面线圈磁场的安培力,会阻碍汽车运动D给路

6、面下的线圈通以同向电流,不会影响充电效果8如图(a)所示,被称为“魔力陀螺”玩具的陀螺能在圆轨道外侧旋转不脱落,其原理可等效为如图(b)所示的模型:半径为R的磁性圆轨道竖直固定,质量为m的铁球(视为质点)沿轨道外侧运动,A、B分别为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轨道对铁球的磁性引力始终指向圆心且大小不变,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A铁球绕轨道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B铁球绕轨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铁球在A点的速度必须大于D轨道对铁球的磁性引力至少为,才能使铁球不脱轨9某静电除尘设备集尘板的内壁带正电,设备中心位置有一个带负电的放电极,它们之间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虚线为某带电烟尘颗粒(重

7、力不计)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C点与B点关于放电极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BA点电场强度小于C点电场强度C烟尘颗粒在A点的动能小于在B点的动能D烟尘颗粒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10海王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员,它的质量为地球质量的P倍,半径为地球半径的n倍,海王星到太阳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k倍.若地球、海王星均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忽略星球自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王星公转周期为年B海王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是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的倍C海王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倍D海王星的第一宇

8、宙速度是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倍11在冰壶比赛中,红壶以一定速度与静止在大本营中心的蓝壶发生对心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如图甲所示。碰后运动员用冰壶刷摩擦蓝壶前进方向的冰面,来减小阻力。碰撞前后两壶运动的v-t图线如图乙中实线所示,其中红壶碰撞前后的图线平行,已知两冰壶质量相等,由图象可得A碰撞后,蓝壶经过5s停止运动B碰撞后,蓝壶的瞬时速度为0.8m/sC红蓝两壶碰撞过程是弹性碰撞D红、蓝两壶碰后至停止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冲量之比为1:212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甲、乙两带电粒子从a点沿与ab成30角的方向垂直射入磁场。甲粒子垂直于bc边离开磁场,乙粒子从a

9、d边的中点离开磁场。已知甲、乙两a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之比为1:2,质量之比为1:2,不计粒子重力。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粒子带负电,乙粒子带正电B甲粒子的动能是乙粒子动能的16倍C甲粒子所受洛伦兹力是乙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2倍D甲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是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的 倍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实验题(共2小题,14分)13(共6分,每空2分)在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对教材介绍的实验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1)在平衡摩擦力后,依据优化后的实验方案,实验中_(选填

10、“一定要”或“不必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a)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b)所示,若直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14.(共8分,每空2分) 常用无线话筒所用的电池电动势E约为9V,内阻r约为40,最大允许电流为100 mA为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图甲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压表为理想电表,R为电阻箱(阻

11、值范围为0999.9 ),R0为定值电阻(1)图甲中接入R0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电阻箱的阻值调得过小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大于其承受范围,起保护电路的作用;实验室备有的定值电阻R0的规格有以下几种,则本实验应选用_A10 ,0.1W B50 ,l.0 W C1500,15W D2500,25 W(2)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0后,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再改变电阻箱阻值,取得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的图线由图线知: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根据图乙所作出的图象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_V,内阻r= 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解答

12、题15(14分)如图所示,在xOy平面上,直线OM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直线OM左侧存在平行y轴的匀强电场,方向沿y轴负方向直线OM右侧存在垂直xOy平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带正电的粒子忽略重力从原点O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射入磁场此后,粒子穿过磁场与电场的边界三次,恰好从电场中回到原点粒子通过边界时,其运动不受边界的影响求:粒子第一次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和周期;匀强电场的强度;粒子从O点射出至回到O点的时间16(12分)如图所示,有一倾斜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导轨间距为L,接在两导轨间的电阻为R,在导轨的中间矩形区域内存在垂直斜面向上的匀

13、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直量为m、有效电阻为r的导体棒从距磁场上边缘d处释放,整个运动过程中,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保持与导轨垂直。不计导轨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1)求导体棒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 ;(2)求导体棒通过磁场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3)若导体棒刚离开磁场时的加速度为0,求导体棒通过磁场的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Q。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选项CADBCCCBDACABCABCD1C【解析】试题分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A错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故B错误开普勒总结了行星运动规律

14、,即开普勒三定律,故C正确法拉第首先引入电场线和磁感线,并通过实验总结了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故D错误故选C2A【解析】因卡车底板和B间动摩擦因数为1大于 A、B间动摩擦因数为2,则要使汽车安全停下来最大加速度为a=2g,根据,可得 ,故A正确。点晴:本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关键是决定汽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然后联系运动学公式求解最大速度3D【解析】试题分析:,可知两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相同,A错误;由能量守恒,可知两个过程中,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时的速度相同,B错误;因为,后一过程中,加速度,则物块一直做加速运动,C错误;前一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增大,后一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结合图象可知,后一过程中,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较短,D正确。考点:功能关系【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能量守恒和v-t图象等力学综合问题处于基础类题目,注意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的条件。4B【解析】根据电容的决定式,判断电容的变化,电容始终接在电源的两端,电势差不变,根据,判断电量的变化,从而得出电流的流向【详解】由图可知,电容式话筒是通过改变板间距来改变电容的,故A错误;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两端电压变化的频率与电流的频率相同,故B正确;当膜片靠近固定电极时,根据电容的决定式知,电容变大,因始终和电源相连,故U不变,由可知,电量增大,电容器充电,电流由a到b,故CD错误。故选B。【点睛】解决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