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第五章 建筑热水供应 一、热水用水定额、水温与水质要求 1.热水用水定额: (1) 按建筑物使用性质和卫生器具完善程度来确定 (2) 按建筑物使用性质和卫生器具的单位用水量来 确定 2.热水水质 水质应符合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钙镁离子含量:日用水量357mg/L时,需进行水质处理 3.热水水温 (1)盥洗用热水包括洗脸、洗手等用热水,供水水温30-35 ℃; ((2)沐浴用热水包括淋浴、盆浴的供水温度为35-40 ℃; (3)洗涤用热水包括洗衣用水、洗餐具用水水温为60 ℃; 热水供应系统的水温一般为55-75 ℃.加热设备出口处与配水点的 热水温差一般不得大于15 ℃,不高于75 ℃ 二、热水供应系统 1.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热水供应 与冷水供应的区别是水温,必须满足用水点对水温、水 量的要求,因此热水系统除了水的系统:管道、用水器具等,还 有“热”的供应,热源、加热系统等等 建筑内的热水供应系统 1)按照热水供应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和局部 热水供应系统 、区域性热水供应系统 (1)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管路短,热损失小,造价低、设施简单、维护管理 方便灵活。
(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供水范围大、加热器及其他设备集中、加热效率高、热 水制备成本低、设备容量小、使用较为方便舒适,但系统复 杂、管线长、热损失大、投资较大,需要专门维护管理人员 (3)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便于热能热能的综合利用和集中维护管理,有利于减少 环境污染,可提高热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热水成本低;供水 范围大,安全性高,管网复杂,热损失大,一次性投资大 2)按热水管网循环方式分:无循环热水供应系统;半循环热 水供应系统;全循环热水供应系统 3)按热水管网布置图式分:上行下给式系统;下行上给式系 统 4)按热水供应系统是否敞开分:开式热水供应系统;闭式热 水供应系统开式热水供水方式(水箱+膨胀管或开式加热 器) 闭式热水供水方式(设安全阀、膨胀罐,不设屋顶水箱时) 2.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1) 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 锅炉--热媒管--水加热器--冷凝水管--冷凝水池--冷凝水 循环泵--锅炉 (2) 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系统) 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循环水泵) (3) 附件: 第一循环系统--减压阀、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器、安全 阀(闭式) 第二循环系统--膨胀管(开式)/膨胀罐 (闭式)、管道补偿器、自动排气阀 (上行下给式) v热媒系统 v供水系统 v附件 v膨胀 管 v v v v v vv膨胀排气管膨胀排气管 vv冷水箱冷水箱 vv循环水泵循环水泵 vv加热器加热器 vv 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供水方式 v 全循环供水方式 vv膨胀排气管膨胀排气管 vv冷水箱冷水箱 vv循环水泵循环水泵 vv加热器加热器 vv 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供水方式 v 半循环:立管循环方式 vv 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供水方式 v 半循环:干管循环方式 vv膨胀排气管膨胀排气管 vv冷水箱冷水箱 vv循环水泵循环水泵 vv加热器加热器 vv膨胀排气管膨胀排气管 vv冷水箱冷水箱 vv加热器加热器 vv 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供水方式 v 不循环供水方式 1.开式:管网与大气相通、水压不受外网影响 2.闭式:无开式水箱、由外网直接供水 1.自然循环:靠水的容重差循环 适宜小系统 2.机械循环:靠水泵提供的动力循环 适宜大系 统 附件 (1)疏水器 作用:保证蒸汽凝结水及时排放,防止蒸 汽漏失。
安装部位:热媒循环管网的冷凝水管上 (2)自动温度调节器 作用:控制水加热器出口水温 安装部位:水加热器上部或出口处 (3)减压阀 作用:调节蒸汽热媒的压力,保证水加热器安全工作 安装部位:水加热器的蒸汽进口管 vv疏水器疏水器 (4)自动排气阀 作用:排除上行下给热水管网中汽化产生的气 体,保证热水畅通 安装部位:管网的最高点 (5)自然补偿管道和伸缩器 作用:对管道受热伸厂量进行补偿,避免管道 因承受应力而导致弯曲和破裂 安装部位:长直管段上 (6)膨胀管和膨胀罐 作用:开式系统的排气;排除膨胀水量 安装部位:水加热器的蒸汽进口管 v v v加 热 器 v非金属补偿器 通用型补偿 器 v大拉杆补偿器 v通用型补偿器 v v 三、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热水管道的布置敷设基本同冷水,高层建筑的冷热水分区 完全相同;但应注意由于水温高带来的以下问题: a. T水↑,V水↑,为容纳膨胀水量、设膨胀管(水箱) b.管道热胀冷缩量大:应设补偿器以消除热应力产生的破 坏作用 ;设固定支架:以控制系统位移;保护墙体, 免拉坏,管道穿越楼板、墙均作套管 集气:管道设坡度 c.T↑析出空气 排气:设排气设施 下行上给:水龙头 上行下给:排气阀 1.热水管网的布置方式分为上行下给式和下行上给 式两种形式。
下行上给式热水系统布置时水平干管可布置在地沟 内或地下室的顶部,但不允许埋地 上行下给式热水系统水平干管可布置在建筑最高层 吊顶内或专用技术设备层内,水平干管应有大于 或等于3‰的坡度,其坡向与水流的方向相反, 并在系统的最高点处设自动排气阀进行排气 v上行下给式的配水干管的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 水平干管可布置在顶层吊顶内或专用技术设备层 内 下行上给式布置时,水平干管可布置在地沟内或地 下室顶部,不允许埋地敷设对线膨胀系数大的 管材要特别重视直线管段的补偿并利用最高配水 点排气 热水横管均应设与水流方向相反的坡度,要求坡度 不小于0.003,管网最低处设泄水阀门热水管 与冷水管平行布置时,热水管在上、左,冷水管 在下、右 公共浴室采用开式热水供应系统,并将给水流量较 大的用水设备的管道与淋浴配水管道分开设置 多于3个淋浴器的配水管道,宜布置成环形,配 水管不应变径,且最小管径不得小于25mm 2.室内热水管网的敷设可分为明设和暗设两种形式 ⑴干线的直线段应设置足够的伸缩器(变形量1mm/m,水平 50m,立管30m) ⑵ 立管与横管连接应采用乙字弯 ⑶上行下给式系统配水干管的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 ⑷ 下行上给式热水配水系统,应利用最高配水点放气; 其回水立管应在最高配水点以下0.5m与配水立管连接 ⑸ 热水横管的坡度不应小于0.003,以便放气和泄水 ⑹ 热水管穿过建筑物顶棚、楼板、墙壁和基础处,应加 套管 ⑺ 热水管道一般为明设 ⑻冷热供水系统在配水点处应有相同的水压 ⑼在配水立管和回水立管的端点,从立管接出的支管、3 个和3个以上配水点的配水支管及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中每一户或单元的热水支管上,均应设阀门。
⑽有集中供应热水的住宅应装设分户热水水表 ⑾热水管道安装完毕后,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 竣工后必须进行冲洗 ⑿热水配水干管、贮水罐及水加热器等均须保温 3.管道的防腐 若用非镀锌钢管或无逢钢管和设备,可在管道和设备外表 面涂防腐材料 常用的防腐材料为防锈漆和面漆(调和漆和银粉漆),对 非保温管道刷防锈漆一道、面漆二道,对保温管道刷防 锈二道即可 4.管道的保温 一般选择导热系数低、耐热性高、不腐蚀金属、密 度小并有一定的孔隙率、吸水性低且有一定机械 强度、易施工成本低的材料作为保温材料 5.热水供应系统的试压 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 力加0.1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 0.3 MPa 热交换器应以工作压力的1.5倍作水压试验蒸汽 部分应不低于蒸汽压力加0.3MPa;热水部分应不 低于0.4 M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