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460275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校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校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校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校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德校史(一)民国前的明德(19031912)一、明德创办的时代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朝连遭甲午、庚子二役重创,为兴学救亡,开启民智,张之洞等倡导改革旧学制、学堂,大力发展留学教育。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张之洞等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由此形成了癸卯学制,对我国新式学堂的普及式发展具有奠基作用。2、20世纪初,湖南新式教育蓬勃发展(1)19世纪末20世纪初,湖南历任巡抚多为开明之士,倡新政,开新学。(2)湖南留学教育独步一时,1902年,湖南官费留学开始兴起,明德老祖宗胡元倓就是最初留日的12人之一,到1904年,全国留日生3000余,湖南独占800多。这些留学生是湖南教育发展的中坚

2、。(3)湖南新式学堂数量,在校生数量居全国前列,到1909年,湖南新式中学47所,在校生3922人,居全国第二;新式小学1166所,在校生65601人,居全国第六。二、幼年明德,筚路蓝缕,光照神州1、明德的诞生(1)主要创始人:胡元倓(18721940),字子靖,号耐庵,晚年自号乐诚老人,湘潭人,湖南第一批留日速成师范生(2)明德名称的典故:源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诞生标志:1903年3月29日(农历三月初一),明德私立学堂诞生,在籍刑部右侍郎龙湛霖任总理,胡元倓任监督。招收甲乙两班共80人。2、早期明德的办学情形(1)学校性质:私立学堂。胡元倓偏爱私立学校

3、,他认为:私立学校人事稳定,计划一贯,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小,可以更好的实践办学者的办学思想。在明德的影响下,私立学校成为成为长沙中等教育的中坚,“明德开湖南私立学堂之先声,立中国私立学校之规制”。(2)学校的初步扩展:明德先后创办中学、速成师范、理化博物选科、高等小学、中学补习科、东语理化专科、茶陵速成师范,初等小学、攸县速成师范、南京高等商业学堂、中等商业预科、中等商业本科、中学预科、银行专修科、政法别科等多学制班别。以中学为中心,上下扩展,自成一体。(3)早期明德名师荟萃:周震鳞:明德早期教师,宁乡人,同盟会第一批会员。王正廷:明德早期英文教师,浙江奉化人,先后留学日美,后任民国代总理。号称

4、中国奥运之父。苏曼殊:明德早期教师,广东香山人,通英、日、梵文,长于文艺绘画。秦毓鎏:明德早期教师,江苏无锡人,后任华兴会副会长,南京总统府秘书陈介:明德早期教师,湘乡人,通多国语言,后任南京政府外交次长,驻多国大使。(4)办学经费明德学堂是一所私立学校,主要由龙彰家族捐资兴办,其他人如刘佐辑、黄忠浩、谭延闿捐款行为应属协办。明德经费的来源主要有:私人募捐、官方津贴、学费收入、借贷。明德经费的两次较大危机:一次在1907年,后来由赵尔巽、张鹤龄捐助以渡难关;一次在1909年,后由明德学堂和经正学堂两校员工减月薪两成以渡难关。胡元倓为明德办学募捐不辞劳苦、跋涉险阻、含垢忍辱,时人谑称“胡九叫花”

5、,民国时期上海新民晚报刊载题为咏三湘人物的打油诗,其中一首:“四海扬名胡叫花,办学天天打背弓,屈膝求师兼募款,南方武训乐诚翁”就是写他。胡元倓募捐也被人们赞为“磨血式募捐”。1908年底胡元倓在多方周旋借钱未果时,还曾写信给谭延闿,“托以校事,欲以身殉明德”。胡元倓办学之真诚感染周围的人,使他们心甘情愿助学而不辞,例如谭延闿、赵尔巽等对明德始终关爱有加。(4)办学场地校址建立时间建立原因方式备注左文襄祠(西园东北角)1903、3创办明德租赁1907年泰安里新校落成后退租经正学堂校址(西园老省电报局)1903防止明德遭遇不测时不至于办学中断官拨民国成立后合并到明德,继续作为明德校舍分校校址(周氏

6、花园)1904扩大办学租赁1912年退租,校舍全部捐赠给周南女校泰安里校舍(大湾内官地)19061907永久办学地官拨现为明德华兴中学校址南京高等商业学校校址(南京中正街)1908为中学生毕业深造出路计租赁3、胡老校长的精神遗产举例(1)“磨血育人”:胡子靖毁家办私立明德中学,曾对同是同盟会会员的黄兴说:“公倡革命,乃流血之举;我为此事,乃磨血之人也。”从此,“磨血育人”就成为明德师德的标杆。(2)“胡九叫化”: 胡元倓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九,通称胡九先生。创办明德后,因其南北奔走,到处筹募校款,故另有一众所周知的绰号,为“胡九叫化”(意即胡九乞丐)。(3)跪求名师:明德开办时,理科师资最缺,他

7、聘请了两位日本教师,又请陈介任日语助教。一期之后,陈要出国留学,呈请辞职。胡元倓再三恳请留任,陈仍然没有接受,他竟然当众长跪不起。陈介为其至诚所感,慨然允诺,留任一年。4、 会创华兴明德学堂素有“辛亥革命的摇篮和策源地”之称(1)革命的大本营革命志士云集明德学堂。明德学堂在湖南辛亥革命史中之地位,堪比武昌之花园山机关。1903年,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黄兴、张继、陈天华等欣然应聘任教于明德,黄兴的到来导致了明德革命群落的催生,至1904年一支阵容强大的革命师资队伍悄然而现,大批的革命弄潮儿汇集明德。大力宣传革命氛围浓厚。一时之间,明德学堂大力倡导革命学说,大量印发革命书刊,课余演讲讨论鼓动革命,甚

8、至连食堂也贴有黄兴题写的对联“劝诸君努力加餐,每饭莫忘天下事;看先贤画 断粥,立身端在秀才时”,无不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后来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追述:“明德学生好干事,不怕死,反抗官厅,不服压制时务虽倒,而明德方兴”。锻造革命组织中坚力量。明德师生很多走上职业革命道路,日后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国内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华兴会在明德成立,主要由明德人策划组织。在1904年华兴会成立大会上到会者100余人,其中明德师生就有40余人,会议还决定以明德为活动基地,一时间明德成为湖南革命运动的中心。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首批会员中有明德师生19人。(2)用生命谱写悲壮篇章革命起义,身先士卒。19

9、04年开“内地革命之先声”的起义长沙起义就是在明德策划的,以明德为基地,分派华兴会员各处联络,由黄兴在明德学堂组织人员,并在理化教员掘井觉太郎的帮助下在学校理化实验室制造起义用的炸弹。同盟会成立后的10次武装起义,黄兴等明德志士几乎无役不与,例如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1913年的“二次革命”,明德志士总是身先士卒,视死如归。蹈海蹈江三烈士,为唤醒民众以身殉国。1905年陈天华在东京大森湾激愤投海、1906年姚洪业忧愤自沉黄浦江、1911年杨毓麟在英国利物浦海口痛投大西洋,三烈士均是明德师生,都为不满黑暗现实,为唤醒民众以死明志,谱写了明德校史和辛亥革命史上的

10、悲壮篇章。公葬陈、姚,示威清政府。公葬陈姚,由明德师生黎尚雯、宁调元和禹之谟组织,是对清政府的一次政治大示威,也是与反革命势力的一次正面交锋,最后“官府也忍气吞声莫可奈何,湖南的士气在这个时候几如中狂发癫,激昂到了极点”,此事被毛泽东誉为“惊天动地可纪的一桩事”。(3)志同道合,掩护革命明德学堂办学旨在“非兴学无以救亡”,实行“军国民教育”、“养成中等社会人才”的校园,明德的教育救国和黄兴的革命救国大方向是一致的,因而明德一创办其革命性就成为一道独特的光芒。胡老先生认为革命是必要的,但革命之后的“再做”就必须依靠教育。所以,明德一方面殚精竭虑地办学,一方面也竭尽其能地维护革命。明德学堂成为新旧

11、势力交锋的主要场所,而胡元倓等明德人冒着学校颠覆的危险,对黄兴等革命党人肝胆相照地掩护救助,与民国结下不解之缘。陈天华在明德教书时印发猛回头警世钟等革命书籍,黄兴以明德教师职务为掩护进行革命地下活动,针对这些一些反动士绅向官府告密,胡元倓等明德人尽力周旋,甚至不惜“以身家性命保之”,事情方得平息。华兴会成立后,长沙起义事泄,官府准备发兵拿人,胡元倓对张鹤玲说:“诸事我均与闻,君如须升官,吾之血即可染红君之顶子,拿我即是。”张鹤玲以手击桌回答道:“此狗官谁愿做!此刻看如何保护他们。”后帮助黄兴躲避追捕,终得脱险。明德是具有革命历史的百年名校,当之无愧!(bU&M8S0明德校史(二)从民国成立到抗

12、战前(19121937)此时期的明德学校,管理日趋规范,校风纯良,办学声誉如日中天,成为全国最好的中学。一、 完整的办学体系 1、小学的断续:1920年,因办学经费奇缺不得已停办小学,专致力于中学。到1924年因感中学招生不易,又恢复开办小学。1934年,附属小学停办。 2、中学新旧制:此时期明德的办学体系逐步由原来的日本体系转化为美国体系。 3、大学的开设:明德大学于19131916年、19191926年分别在北京和汉口两度办学。停办原因主要是政治上、经费上和师资原因。 1929年,胡元倓创办湖南大学并担任首任校长。但一年后辞去这一职,表示“专心整理明德”。专办中学,办好明德,是胡元倓多年办

13、学实践之选择。二、办学成熟期的经费支撑 募集校款是办学的主要方面,此阶段办学规模扩大,主要有以下途径: 1、常年补助:这是民国时期政府对于私立学校的鼓励和奖励。 2、建设经费:胡元倓办教育是有心人,总能逮着大笔款项,被人形容为“磨血式募捐”。他向政府募款还有个特点,要款时说是理由十分充分的甲事资金需求,而得款后往往又将所得款项用于学校其他发展大计上。如,1930年从中俄庚子赔款返回款中争取到的15万是以建韭菜园新校为理由申请的,但胡元倓却花了其中12万建了乐诚堂。 3、募集洋款:这是胡元倓的发明。1908年胡元倓就曾有赴日筹款之举。1922年9月3日,他又随教育考察团赴南洋各岛及暹罗(今泰国)

14、等处,募得巨款。 4、公募:1926年,明德学生欧阳予倩正在汉口演戏,他主动向校长建议邀集名票名伶义演三日,募集资金,偿还明大债务。但不由学校出面,海报、售票等事宜一切委托相关部门代办。这种方式是公募的雏形,也是胡校长募款的创新。 5、学费:随着学校办学声誉的高涨,学费明显比其他学校高,成为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 明德经费的维系和明德学校的发展,全赖胡元倓的艰辛奔走。他所募集的款项都一点一滴融入了学校,而胡校长本人却一直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他镌刻了“磨血育人”的印章,以示艰苦真诚之办学意志。 三、教员整齐 名师荟萃20年代师资优良;30年代出现一批名校长、名教育管理人员及名教师。明德在聘师方面无

15、路界,无派系,套路多,且要求明德学生学有所成后必须回母校服务一段时间。二十年代明德的师资队伍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名师。如黎锦辉、刘永济、辛树帜、金岳霖、周谷城等。到了1930年代,明德的教师队伍基本成熟而且相对稳定,他们学历高、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成为当时明德一支相对稳定的中坚师资。比如,化学大佬袁鹤皋,数学大佬曹赞华,英语元老杨笔钧,直接数学陈剑秋,物理名师任自立,体育功臣何经渭,经师人师郑扬新,地理名师谢国度,等等。此外学校发展还离不开优秀的管理层人员如谢祖尧,俞慎初等、默默贡献的幕后功臣如李甸云先生等。为开拓学生视野,学校还邀请知名人士来校演讲,如罗素、杜威、陈果夫、蒋介石等。据记载,毛泽东参与了罗素、杜威在长沙的筹备和接待工作,并担任会议记录。四、教育家办学明德刚办的时候是以日本教育作为样板办学的,后来受欧美影响逐渐加大,因此教育思想的旗帜一直是“中西会通”。二十年代开始,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不断实践,其中最突出的是谢祖尧1920年的教育改革。他改革的核心是推行民主教育。首先是改革校务组织,设立教务、训育、事务、体育四课(最初又称股),是现代学校内部组织的雏形。实行能力分组,倡导学生自治,厉行课外活动,是谢氏改革的主要内容。在体育股的组织下,学校体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泰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