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8458388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5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遂宁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 文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答题卡上作答。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卷 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

2、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治疗日趋显现的大城市病,向地下要空间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将带来适度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必要纳入国家战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成为媒体热点话题。在“高度”“广度”不断拓展的今天,地下空间所标注的“深度”,为城市打开了更加立体的发展格局。有研究将21世纪称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的世纪”,也有国家将地下空间归为“新型国土资源”。可以说,地下空间是一座“富矿”,特别是在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空间容量、缓解交通压力等方面,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愈加重视。比如,地下综合管廊与海

3、绵城市建设已经列入“十三五”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不少城市充分利用人民防空工程和建筑地下室,为老百姓开辟许多具有文化、休闲性质的公共空间;还有的城市全面更新地下管网,为即将到来的智慧城市铺设“路基”做足城市“向下”的文章,正逐渐成为潮流和趋势。如果说高楼大厦是城市的“面子”,那么地下空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作城市的“里子”。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与“面子”上的突飞猛进相比,“里子”确实显得有些“跟不上趟”。比如,有的城市楼越来越高、路越来越宽,然而地下管网却敷设混乱、底数不清;地上地下规划不同步,导致道路被反复挖掘,甚至一场大雨就能让城市“看海”;一些城市的轨道交通设计不

4、尽合理,与城市其它基础设施缺乏衔接如何补上城市建设的“欠账”,实现地下空间资源更充分、更高效的利用,已经成为摆在建设者面前的必答题。利用好地下空间资源,不仅需要先进技术,更需要先进理念。去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巨型盾构机曾引发热议,这个被称为“工程机械之王”的设备代表了中国在工程建设领域高超的技术水平。可见,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上,技术等硬实力不是大问题,理念、规则、管理等软实力才是更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比如,地下空间管理权相对分散,资源权责不明,如何构建相应制度,理顺权责关系?面对私搭乱建、无序开发现象,如何提升规划协同性、前瞻性,并保证严格实施?这些都需要在开发过程中逐渐消化、逐个解决。 “城市

5、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应如此。那些隐藏着的细节,最能展现一座城市的“功力”。起步不久的雄安新区,在规划纲要中专辟一个章节对地下空间进行系统规划,树立了“高起点规划”“规划先行”的标杆;正在建设中的京张高铁清河站,采取高铁、地铁及市政工程一体化建设,实现一次安检就能在地铁与高铁“无缝”换乘;不少城市在城市轨道建设中探索引入社会资本,以“轨道+物业”开发模式大幅提升开发质量与利用效率这些新理念、新模式,正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今天,利用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一座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集中体现。既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能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

6、水平,我国城市的治理水平就能不断向一流迈进,城市生活水平也能“水涨船高”,为百姓带去更多便利。(选自彭飞让城市建设有“里”有“面”,见人民日报 2019年4月10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地下空间被视为“新型国土资源”,它所标注的“深度”为城市打开了更加立体的发展格局。B地下空间是一座“富矿”,能为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空间容量、缓解交通压力发挥巨大作用。C与“面子”相比,地下空间这个城市的“里子”显得寒碜,还城市建设的“欠账”势在必行。D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决定因素是理念、规则、管理等软实力,而非技术手段等硬实力。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

7、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了事实论证手法,以突出我国近些年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B文章指出城市建设的“面子”和“里子”并重,将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详尽论证。C文章以城市建设需要先进理念为前提,指出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D文章论证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智能化与精细化,有必要性和现实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天的城市只有向地下空间作“深度”发掘和利用,才能创造出更加立体的发展之路。B地下空间的作用巨大,各个城市都在全面更新地下管网,为即将到来的智慧城市奠基。C地下空间资源要充分高效利用,就必须补上城市建设的“欠账”,增强管理等软实力。D城市地下空间隐藏的

8、细节最能展现城市的“功力”,所以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320个中央单位均承担定点扶贫任务,健全牵头联系机制,明确中央9个单位为定点扶贫牵头部门。具体落实68家中央企业在定点扶贫的108个革命老区贫困县开展的“百县万村”活动,帮助解决1万多个贫困村的水、电、路问题。“十二五”期间,中央单位共向592个重点县选派挂职干部1670人次,投入帮扶资金(含物资折款)1186亿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6958亿元,组织劳务输出31万人次。 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61%,下降到

9、2002年的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2014年又下降到更低,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材料二:(图1:图表来源于新华社2016年10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图2:来自于人民网)据国家统计局全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166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1.7%,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连续6年,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 (资料人民网,“新闻”)材料三: 为了加强生态脆弱地区精准扶贫的力度,改善其生态状况,中国扶贫开发报告给出了有效的

10、办法。“通过生态补偿政策和标准,增加受影响贫困人群的收入。”报告建议,应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生态补偿的范围和标准,确定受生态保护政策影响范围内扶贫对象生态补偿和社会保障等干预工具组合使用的方向。一方面提高生态补偿的标准;另一方面综合运用生态现金补偿、提供生态公益岗位和社会保障等办法,帮助受生态保护影响的扶贫对象脱贫。对包括生态保护区在内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进行保护性利用,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对这些区域在严格和合理保护的前提下,适当开展科学考察、观光旅游和生态产品的生产与采集,既可以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收入,也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研究与保护。 国家要求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

11、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和解决整体贫因问题,任务艰巨,也要稳步推进。首先,要根据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需要,优化和加强其扶贫资源的投入和分配。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需要同步解决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区域整体脱贫和贫困村摘帽三个层次的问题。要根据这三个层次上的综合缺口评估扶贫资源需求,制定可支撑和保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的整体计划。其次,要探索并实行有利于深度贫困地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扶贫方式。兼顾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等方面。再次,创新和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需要从更高的层级来进行

12、规划和管理,仅仅依靠贫困县的努力恐怕难以如期完成任务。最后,要建立和完善适合深度贫困地区特点和脱贫需要的考核评估制度,防范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需要未雨绸缪,探索和总结出应对的有效政策和方法,以保证实现预期的脱真贫、真脱贫。 (经济日报2018年1月10日,记者苏琳,扶贫蓝皮书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7) 材料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要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开展贫困地区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明显降低辍学率,继续增加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

13、人数,用好教育这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基本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建设任务,加强后续扶持。对摘帽县和脱贫人口的扶持政策要保持一段时间,巩固脱贫成果。完善考核监督,用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成果。越是到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越要抓实抓细各项工作,确保脱贫有实效、可持续、经得起历史检验。 (摘自2019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逐步落实,从1978年到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7亿人以上降至了2千万人以下,40年的减贫效果十分明显。 B从1985年到2015年,按5年一段计算,农村贫困率一直在下降,其中下降幅度最

14、小的是1985到1990年这一段,最大的是2000到2005年这一段。C从2012年到2018年连续6年,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到1660万人,贫困率下降幅度逐年在增大,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2018年。D从1978年到201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在下降,特别是近3年减贫在不断增速,依现行农村贫困标准,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希望在即。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扶贫措施从中央到地方责任落实到位,精准脱贫成绩显著,联合国的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了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B截至2018年末,我国贫困人口降到1660万人,政府又坚持后续扶贫发力、

15、抓实抓细,到2020年我国实现预期脱贫目标后,再无贫困人口。 C.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只要解决了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问题,另两个层次的问题就迎刃而解。D.生态脆弱地区脱贫致富的得力措施是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控辍保学,增加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名额,阻断贫困代际传递。6针对脱贫攻坚,中国政府主要采用了哪些举措?请根据上面材料概括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张温暖的欠条化 君晚间散步,遇见同学。她劈头就说,你相信这世上有好人吗?好得犯傻的那种。接下来她说了下面的事。那天,我妈骑三轮从外面回来,一进门就说,她遇着好人了。坐在沙发里,顾自絮叨起她遇见的好人。当我听见她说“那人把我的三轮碰歪了”,我这才把头转向母亲,发现她衣服上粘满尘土,这儿一片,那儿一片。我妈却仿佛捡了大便宜似地,滔滔不绝。“马路上一个人也没有,他原本可以不管我的,他却刹下车子,跑过来扶我,问我摔坏了没有。我踢蹬踢蹬腿,再甩甩胳膊,说,没事儿,走吧。他仍然不走,非让我走几步。确定我真的没事后,又把我搀到车上,说,骑上去试试,看车摔坏了没有。”“你说一个大男人家怎么婆婆妈妈的,我都觉得啰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