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8457853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21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21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21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21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21邹忌讽齐王纳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21邹忌讽齐王纳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21邹忌讽齐王纳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 非常感谢学校能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老师能够抽出时间来听我说课,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习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该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政治信念、生活信仰和人生追求。本文出自战国策,主要写了战国时期齐国邹忌通过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小事,联想到齐王的处境及治国之方,并以此向齐王进谏,齐王纳谏后广开言路,国家安定,国力强盛的事件,突出了邹忌的劝谏

2、艺术和齐王的虚心纳谏。(2) 说目标因为本课是篇幅相对较长的文言文,翻译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本文所涉及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比较多,并且分析人物形象也是本文的重点,所以我打算这节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阅读课文、翻译课文、掌握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的任务。我展示的是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复习巩固文学常识和文言字词、文言句式。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3、学习和体会邹忌的说理艺术和齐王虚心纳谏的宽大胸怀,及其现实意义。 重点:目标2、3,难点目标3 (3) 说教法1、讨论法:从不同角度设疑,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涵。2、点拨法:针对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进行点拨教学,使学生能够扩展

3、思路,完成问题。(四)说学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因此在课堂上我准备出示问题之后,通过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组以及同桌之间相互讨论来完成。老师根据他们的回答进行补充和总结。(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的字词和翻译等知识,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2、 出示学习目标目标同上,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三、复习巩固文学常识和文言字词、文言句式。1.文学常识以填空形式大屏幕出示有关战国策的知识,指名让学生回答,以达到巩固文学常识的目的。2.字词读音大屏幕出示字词,先让学生读,然后

4、再出示正确读音,重点强调“期”“昳”“冠”等字词,以达到让学生积累字词的目的。3.字词解释采用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掌握情况。强调“修”“弗如远甚”“面刺”等词语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等句子。4.字词特殊用法和文言句式。 大屏幕出示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知识,指名学生回答,以达到巩固文言知识的目的。四、研读课文,回答问题大屏幕出示以下问题,请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1、这篇文章中出现了许多有趣的“三”,你能找出来吗?2、邹忌是如何进谏的?3、文中的齐威王和邹忌你更欣赏谁,为什么?1、“三”,贯穿全文,有“三问”“三答”

5、“三思”“三比”“三赏”“三变”,通过对这些“三”的分析,达到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三问”邹忌关于自己与徐公谁美,这个问题,分别询问了自己的妻子、妾和客人。“三答”妻子的回答是“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用了反问的语气,是对邹忌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美。妾的回答是“徐公何能及君也?”同样的反问的语气,但是与妻子的回答相比少了“君美甚”妾在家庭中地位低下,她的回答充满了顺从的意味。客人的回答是“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回答的比较随便,有应付的意味。(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分别读这三句话,以揣摩他们的不同之处) “三思”,邹忌在一片赞美声中并没有沾沾自喜、飘飘然,而是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之后,思考妻妾客回答

6、的原因,从而悟出其中的道理: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三比”,一比:拿“妻私臣”与“宫妇左右私王”进行了类比;二比:拿“妾畏臣”与“朝廷大臣畏王,”进行了类比;三比:拿“客有求于臣”与“四境之内有求与王” 进行了类比。三次类比的联想表明齐王遇到的情况和自己非常相似。最后水到渠成推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三赏”听了邹忌的建议之后,齐威王说“善”欣然接受劝谏。并且颁布命令,设置了“上、中、下”三赏。随后提出问题:这个“上中下”三赏划定的依据是什么呢?根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三变”,齐威王颁布命令之后,结果“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7、为什么会这样呢?表明随着时间的发展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弊端也越来越少。(这是谁的功劳?从侧面反应出邹忌进谏的功劳之大。) 2、第二题主要让学生体会邹忌劝谏的艺术。让学生明确邹忌没有直接劝谏,而是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指出妻、妾、客美我的原因是私臣、畏臣和有求于臣。二是把家事同国事类比,拿齐威王和自己做比较,指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使齐威王接受纳谏。邹忌在进谏的过程中没有暴露游说的目的,并且用婉言相对,先对方之忧而忧,劝谏技巧非常高。 3、第三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回答。邹忌

8、:善于思考,善于辞令,勇于进谏。 齐威王:开明君主,勇于纳谏,勇于改过,心胸开阔。正是由于有这样的君主和贤臣,才能使齐国战于朝廷。五、扩展延伸大屏幕出示问题 1.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考察学生在本节课获得的启发。启示:在人际交往中,说话要尊重对方,要讲究方式方法,要 委婉得体。 人贵有自知之明 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6、 动动脑 古时候有个秀才和朋友们一起去一位官员家做客,吃饭的时候却惟独忘了给秀才盛饭,这时秀才说: - ,主人马上给他盛上了。想一想秀才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这个小故事,为学生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发散思维,考察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说话艺术。指名让学生起来回

9、答,然后让全班学生当官员决定要不要给这个“秀才”盛饭。本题灵活掌握,如果时间不充足,就将该环节去掉。) 7、 (出示名言,既让学生积累知识,又让学生了解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 与君共勉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3、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 八、课后练习大屏幕出示课后练习,巩固本课所学知识。 九、板书 家事 类比 国事 妻-私-宫妇左右 妾-畏-朝廷之臣 客-求-四境之内第一个问题,课文中出现了很多的三,例如“三问”邹忌关于自己与徐公谁美,这个问题,分别询问了自己的妻子、妾和客人。“三答”妻子的回答是“君美甚,徐公

10、何能及君也?”用了反问的语气,是对邹忌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美。妾的回答是“徐公何能及君也?”同样的反问的语气,但是与妻子的回答相比少了“君美甚”妾在家庭中地位低下,她的回答充满了顺从的意味。客人的回答是“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回答的比较随便,有应付的意味。(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分别读这三句话,以揣摩他们的不同之处) “三思”,邹忌在一片赞美声中并没有沾沾自喜、飘飘然,而是在见到徐公,知道自己比不上徐公美之后,思考妻妾客回答的原因,从而悟出其中的道理: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三比”,邹忌从比美的事件中不仅悟出妻妾客各自回答的原因,他还思考到了国事,当时他可能会想啊:连我这么玉树临风、聪明绝顶的人都

11、受到了蒙蔽,更何况是资质平平的齐威王啊!于是他就向齐威王进谏,邹忌认为“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一比:从“臣之妻私臣”联想到“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拿“妻私臣”与“宫妇左右私王”进行了类比;二比:从“臣之妾畏臣”联想到“朝廷大臣莫不畏王”,拿“妾畏臣”与“朝廷大臣畏王,”进行了类比;三比:从“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联想到“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与王”, 拿“客有求于臣”与“四境之内有求与王” 进行了类比。三次类比的联想表明齐王遇到的情况和自己非常相似。最后水到渠成推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三赏”听了邹忌的建议之后,齐

12、威王说“善”欣然接受劝谏。并且颁布命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这个“上中下”三赏划定的依据是什么呢?根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分别受上、中、下赏。、“三变”,齐威王颁布命令之后,结果“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为什么会这样呢?表明随着时间的发展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弊端也越来越少。(这是谁的功劳?从侧面反应出邹忌进谏的功劳之大。) 第二题邹忌没有直接劝谏,而是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指出妻、妾、客美我的原因是私臣、畏臣和有求于臣。二是把家事同国事类比,拿齐威王和自己做比较,指出“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使齐威王接受纳谏。邹忌在进谏的过程中没有暴露游说的目的,并且用婉言相对,先对方之忧而忧,劝谏技巧非常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