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十文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457454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十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言文阅读十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言文阅读十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言文阅读十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言文阅读十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十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十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十文一(一)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二)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注解孤陋片面、浅

2、陋。资盘缠。审详细。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勉勤勉,努力。1、以下4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B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C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D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A、尝趋百里外 B卒获有所闻C援疑质理 D若既不出户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4、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4分)二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

3、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不?”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邰交战,射杀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

4、,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注释】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字乎:申生、重耳都是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申生因献公宠妃骊姬谗害,自杀身亡。重耳出奔,流亡十余年,后来回国做了国君。安堵:安定。宣王:司马懿案行:巡行。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阴规出计(偷偷的) B会黄祖死(恰逢) C亮每患粮不继(担心) D军无私焉(私下里)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 )( ) A不悦于琦 皆以美于徐公 B敛以时服 祭以蔚首 C因山为坟 为坛而盟 D重耳在外而安乎 名微而众寡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不?

5、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4这几段文字表现了诸葛亮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回答。(4分)三荀攸字公达,彧从子也。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 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肴、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事垂就而觉,收顒、攸系狱,顒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

6、节选自三国志魏书)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攸少孤(从小失去父亲) B. 由是异之(认为与众不同)C衢寤,乃推问(睡醒) D事垂就而觉(将近)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公与之乘,战于长勺B以号令天下令辱之,以激怒其众C虽资强兵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此桓文之举也中间力拉崩倒之声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2)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4根据短文简要概括荀攸的性格和品质。四(一)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当之,乃自捉刀立床头。事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使答曰:“

7、魏王信自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王闻之,驱遣杀使于途。(二)桓温自以雄姿风气,是司马宣王、刘越石一辈器;有以比王大将军者,意大不平。征苻犍还,于北方得一巧作老婢,乃刘越石妓女。一见温入,潸然而泣。温问其故,答曰:“官家甚似刘司空。”温大悦,即出外,修整衣冠,又入,呼问:“我何处似司空?”婢答曰:“眼甚似,恨小;面甚似,恨薄;鬒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声甚似,恨雌。”宣武于是弛冠解带,不觉惛然而睡,不怡者数日。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自以形陋(容貌) B、事既毕,令间谍问曰(已经)C、意大不平(非常) D、眼甚似,恨小(憎恨)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

8、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桓温自以雄姿风气 杀之以应陈涉 B、然床头捉刀人颓然乎其间者 C、乃刘越石妓女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驱遣杀使于途搜于国中三日三夜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使崔季珪代当之,乃自捉刀立床头。宣武于是弛冠解带,不觉惛然而睡,不怡者数日。4、魏武和桓温分别是怎样的人?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回答。五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也。”晏子曰:“何为而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三年矣。”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赎之,载而与归。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子使人应之

9、曰:“婴未尝得交夫子也。今免子于患,吾于子犹未可耶?子何绝我之暴也。”越石父曰:“吾闻士诎乎不知已,而信乎知已者。吾三年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子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仆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仆,请鬻于世。”晏子出,请见,曰:“向者见客之容,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察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无弃乎?”越石父曰:“夫子礼之,敢不敬从?”晏子遂以为上客。刍:柴草。 骖:车前三或四匹驾马中辕马边上的马。 信:通“伸”,伸展。行:德行.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背) B.今免子于患 (祸

10、害) C子何绝我之暴也(突然) D.察实者不讥其辞(道歉)2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息于途侧者 舜发于畎亩之中 B吾以子为知我矣徒以有先生也C晏子之晋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而莫吾知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吾闻士诎乎不知己,而信乎知己者。(2) 夫子礼之,敢不敬从?4.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颇为传神。请分别概括晏子和越石父的性格特点。(4分) 六陶鲁,字自强,荫授新会丞。当是时,广西瑶流劫诸府,破城杀吏无虚月。香山、顺德间,土寇蜂起,新会无赖子群聚应之。鲁召父老语曰:“ 贼气吞吾城,不早备且陷,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皆曰:“ 诺。

11、” 乃筑堡砦,缮甲兵,练技勇,以孤城捍贼冲,建郭掘壕,布铁蒺藜刺竹于外,城守大固,贼来犯,辄击破之。天顺七年,秩满,巡抚叶盛上其绩,就迁知县。寻以破贼功,进广州同知,仍知县事。鲁善抚士,多智计,谋定后战。凿池公署后,为亭其中,不置桥。夜则召部下计事,以版度一人。语毕,令退。如是凡数人。乃择其长而参伍用之,故常得胜算而机不泄。羽书狎至,戎装宿戒,声色不动。审敌可乘,潜师出城。中夜合围,晓辄奏凯。贼善侦,终不能得其要领。历官四十五年,始终不离兵事。大小数十战。凡斩首二万一千四百有奇,夺还被掠及抚安复业者十三万七千有奇,两广人倚之如长城。然鲁将兵不专尚武,尝语:“ 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杀之耳。

12、” 每平贼,率置县建学以兴教化。 (明史陶鲁传)1、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 、荫授新会丞(私下,暗地) B 、然鲁将兵不专尚武(统率)C 、羽书狎至 (交替,轮番) D 、审敌可乘 (审查,弄明)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两组是 ( ) (4分)A乃筑堡砦,缮甲兵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故常得胜算而机不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寻以破贼功,进广州同知 以中有足东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贼善侦,终不能得其要领其如土石何?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贼气吞吾城,不早备且陷,若辈能率子弟捍御乎?治寇贼,化之为先。不得已始杀之耳。4

13、、从这则故事中,可见陶鲁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内容简要评价。(4分)七(伍)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寻之津。 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剑,上有七星北斗,价直百金,以此相答。”渔父曰:“吾闻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

14、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子胥曰:“请丈人姓字。”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行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子胥曰:“诺。”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注执圭:春秋时楚国设置的爵位名,它是楚国的最高爵位。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乃渡之千寻之津(渡口) B、为子取饷,子何嫌(猜疑)C、价直百金(同“值”) D、赐粟五万石,爵执圭(爵位)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 )A、子胥乃出芦中而应 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B、以与渔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C、子为芦中人 甚矣哉为欺也 D、岂图取百金之剑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