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8457082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年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范围 对公司产品、服务和活动中存在的危害进行辨识,评价其危险程度,确定重点危险源,并策划对其施加控制。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危害辨识、危险评价与控制策划。 2职 责 21品控中心对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工作全面负责,并负责组织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 22各单位及其下属部门负责各自管理区域内的危害辨识及控制。 3工作程序 31危害辩识 311辩识范围 危害即危险源,其识别范围包括公司范围内所有的活动。 312辩识依据 公司产品、服务和活动过程中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作业环境破坏的潜在的不 安全因素。 313辩识 3131在初始评审时,各单位由办公室组织其它

2、部门对管理区域内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判定是否存 在危险的根源和状态,填写危险源调查表入 3132在进行识别时考虑以下因素: a常规活动(正常生产)和非常规活动(故障、检修等); b作业场所内所有人员,包括外来人员; c作业场所内所有设施,包括外部提供的设备、设施等。 3133品控中心组织各单位对其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现场核实,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确定各单位的 危险源,列入(单位)危险源清单;各单位备份(单位)危险源清单交品控中心。 a危险因素的类别; b何人或何物可能受到伤害; c伤害性质; d伤害的后果。 32危险评价 321品控中心组织对各单位参与危险评价的人员进行评价方法的培训,并组织各单位根

3、据(单位) 危险源清单中所列,逐项进行会议评审,对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后果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填写(单 位)危险源评价表入 322评价原则: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适用性。 323评价方法:按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D=LEC综合打分,根据D值的大小进行危险分级,确定 危险程度。 324可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具体范围、对象、性质选用其他评价方法。 33重点危险源的确定 331 根据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D=LEC4丁分,D值70分,为重点危险源。 332 各单位根据评价结果编制(单位)重点危险源清单,将重点危险源对应的主要法律法规要 求写入(单位)重点危险源清单,并将其备份件交品控中心, 品控中心编订总公司重

4、点危险源清 单,经管代批准后发放至各单位。 333 重点危险源作为制定OHS目标的依据之一。34危险控制 341为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危险程度,品控中心负责组织各单位对每一项危险源进行危险控制策划, 编制(单位)危险控制措施, 各单位据此对管理领域内的危险源进行控制。 342制定危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与公司的技术、财务能力及运行经验等相适应。 343危险控制策划应为公司的设备要求,培训要求及运行控制提供适宜的信息。 35为保证(单位)危险控制措施实施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各单位按过程和产品的监视测量管理程 序要求进行必要的监测。 36危险源复评 3。61每年管理评审前, 由品控中心组织各单位对公司范

5、围内的所有 危险源按31,32要求重新 进行识别与评价。 3。62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各责任部门及时进行识别、填写危险源调查表趴经本单位办公室转交品 控中心组织评价: a产生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项目、新区域; b法律法规更新; c。相关方要求。 37记录管理 有关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记录按记录管理程序保管与存档。 4相关文件 记录管理程序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测量管理程序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i去D:LEC 5相关记录 危险源调查(识别)表 (单位)危险源清单 (单位)危险源评价表 (单位)重点危险源清单 (单位)危险控制措施 重点危险源清单 审批:雷永胜 审核:刘艳辉 起草:靳义 生效日期:20028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