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代园林对世界风景园林学科有何贡献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456969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近代园林对世界风景园林学科有何贡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美国近代园林对世界风景园林学科有何贡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美国近代园林对世界风景园林学科有何贡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美国近代园林对世界风景园林学科有何贡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美国近代园林对世界风景园林学科有何贡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国近代园林对世界风景园林学科有何贡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近代园林对世界风景园林学科有何贡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欧美园林的生态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的英国风景园,其主要原则是:“自然是最好的园林设计师”。十九世纪奥姆斯特德的生态思想,使城市中心的大片绿地、林荫大道、充满人情味的大学校园和郊区、以及国家公园体系应运而生。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斯德哥尔摩学派”的公园思想,也是美学原则、生态原则和社会理想的统一。不过,这些设计思想,多是基于一种经验主义的生态学观点之上。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美国“宾西法尼亚学派”(Penn School)的兴起,为二十世纪景观规划提供了科学的量化的生态学工作方法。 这种思想的发展壮大不是偶然的。六十年代,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带来了急剧增加的污染,严重的石油危机对于资本主义世界

2、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人类的危机”、“增长的极限”敲响了人类未来的警钟。一系列保护环境的运动兴起,人们开始考虑将自己的生活建立在对环境的尊重之上。 1969年,宾西法尼亚大学风景园林和区域规划的教授麦克哈格(I. L. McHarg)出版了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一书,在西方学术界引起很大轰动。这本书运用生态学原理,研究大自然的特征,提出创造人类生存环境的新的思想基础和工作方法,成为七十年代以来西方推崇的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著作。麦克哈格的视线跨越整个原野,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大尺度景观和环境规划上。他将整个景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地理学、地形学、地下水层、土地

3、利用、植物、野生动物都是重要的要素;他发明了地图叠加的技术,把对各个要素的单独的分析综合成整个景观规划的依据。麦克哈格的理论是将风景园林提高到一个科学的高度,其客观分析和综合类化的方法代表着严格的学术原则的特点。方法对于大尺度的景观规划和区域规划有重大的意义,而对于小尺度的园林设计并没有太多实际的指导作用,也没有一个按照这种方式设计的园林作品产生。但是,当环境仍处在一个严重易受破坏的状态,麦克哈格的广阔的信息仍然在园林设计者的思想基础上,烙上了一个生态主义的印记,它促使关注这样一种思想:园林相当重要的不仅仅是艺术性布置的植物和地形;园林设计者需要提醒,他们的所有技巧都是紧密联系于整个地球生态系

4、统的。 受环境保护主义和生态主义思想的影响,七十年代以后,风景园林设计出现了新的倾向。如在一些人造的非常现代的环境中,种植一些美丽而未经驯化的野生植物,与人工构筑物形成对比。还有,在公园中设立了自然保护地,为当地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一个自然的、不受人干扰的栖息地。如德国卡塞尔市的奥尔公园(Auepark),在这个1981年建造的120公顷的自然式休闲公园中,设置了6公顷的自然保护地,为伏尔达河畔的野生鸟类提供栖息场所。 4. 七十年代以来园林设计的新思潮 “后现代主义” 六十年代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而在文化领域出现了动荡和转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高犯罪率,使人们对现代文

5、明感到失望、失去信心。现代主义的建筑形象在流行了三、四十年后,已从新颖之物变成了陈词滥调,渐渐失去对公众的吸引力。人们对现代主义感到厌倦,希望有新的变化出现。同时,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历史的价值,基本伦理的价值,传统文化的价值重新得到强调。 在这许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以文丘里和詹克斯为代表,建筑界一些人开始鼓吹现代主义已经死亡,后现代主义时代已经到来。整个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在建筑界占据了最显要的位置,一批贴着后现代主义标签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室外空间设计作品出现。查尔斯摩尔(C. Moore)的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就是典型的一例。 同时,七十年代中期,关于园林历史的学术研

6、究日趋完善。各种细节、基础理论、欧洲和美洲的传统,以及伊斯兰和东方园林的研究,在新的后现代主义时代,为设计者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灵感源泉和理论范围。 1992年建成的位于巴黎市西南角的雪铁龙公园(Parc Andr-Citron)(图23)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特征。公园中主要游览路是对角线方向的轴线,两个大温室,作为公园中的主体建筑,如同法国巴洛克园林中的宫殿;温室前下倾的大草坪又似巴洛克园林中宫殿前下沉式大花坛的简化;大草坪与塞纳河之间的关系让人联想起巴黎塞纳河边很多传统园林的处理手法;大水渠边的6个小建筑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园林中岩洞的抽象;系列园的跌水如同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中的水链;林荫

7、路与大水渠更是直接引用了巴洛克园林造园的要素;运动园体现了英国风景园的精神;而一些系列花园则明显地受到日本枯山水园林的影响。 “解构主义” 进入八十年代,“解构主义”成为西方建筑界的热门话题。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巴黎建设的九大工程之一的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图24)是解构主义园林的典型实例,由建筑师屈米(B. Tschumi)设计。屈米的方案非常严谨,由点、线、面三层基本要素构成。按方格网设置的“Folie”构成园中“点”的要素;两条长廊、几条笔直的林荫道和一条贯穿全园主要部分的流线型的游览路构成公园中“线”的要素;面的要素包括场地、草坪、树丛和十个主题园

8、。屈米就是通过“点”、“线”、“面”三层要素把公园分解,然后又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 拉维莱特公园建成后,其实际的景观并不象设计者的理论那样玄奥,它仍然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公园。屈米以他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不管人们喜欢与否,它至少证明了不按以往的构图原理和秩序原则进行设计也是可行的。 “极简主义” 1960年代,西方艺术界出现了新的动向,即所谓“极简艺术”(Minimal Art)或“初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大多数的极简艺术作品运用几何的或有机的形式,使用人造材料,具有强烈的工业色彩。这些艺术家的思想和作品对于今天新一代的风景园林设计师如彼得沃尔克(P. Wa

9、lker)和玛塔施瓦茨(M. Schwartz)夫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沃尔克曾经在哈普林的事务所工作过,又与佐佐木一起创办了SWA公司,并一直是主要负责人。1976年,他去哈佛任教,并担任了风景园林系的主任,后来创办了自己的事务所。沃尔克对60年代的“极简主义”艺术家的作品抱有极大的兴趣。其中受贾德(D. Judd)的影响非常大。他试图用极简艺术的经验去寻找解决社会和功能问题的方法。 1979年,哈佛大学委托SWA集团设计一个喷泉,沃尔克负责了这个项目,工程于1984年建成。沃尔克在路旁设计了一个圆形的石阵,雾状喷泉喷出的细水珠形成漂浮在石间的雾霭,透着史前的神秘感(图25)。这个设计明显受

10、到艺术家安德拉于1977年在Hartford创作的一个石阵雕塑的影响。 1990年,沃尔克又设计了位于德克萨斯州的“索拉那”(Solana)IBM研究中心园区(图26)。沃尔克保护了尽可能多的现有环境的景观,在外围与自然的树林草地相衔接,在建筑周围使用一些极端几何的要素,与周围环境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 施瓦茨的作品则更为大胆,她的风格受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等的多重影响。她曾经学习了10年艺术,后来转向风景园林。她认为,风景园林是与其它视觉艺术相当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表达当代文化并用现代材料制造的文化产品。她反对在都市环境中风景式的景观,她的主要兴趣在于探索几何形式和它们彼 此之间的神秘关系上。

11、施瓦茨的代表作是亚特兰大的瑞欧购物中心庭院(Rio Shopping Center)(图27)。这个设计以夸张的色彩、冰冷的材料、理性的几何形状、尤其是300多个镀金青蛙的方阵,显出一种不易解读的前卫风格。 五、结语 如果从二十年代法国的前卫园林算起,欧美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至今已有70余载。如果加上早期的摸索,工业革命后欧美园林风格的转变,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将近一个世纪了。 欧美现代园林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与社会、艺术、建筑的发展紧密联系的。社会因素是任何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最深层的原因。现代园林产生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是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和文化的变革。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风景园林事业的迅速发展和设计领

12、域的不断扩展,是由于战后社会经济进入一个全盛发展的时期所导致的。七十年代,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和人类文化价值的危机感日益加重,在经历了现代主义初期对环境和历史的忽略之后,传统价值观重新回到社会,环境保护和历史保护成为普遍的意识。麦克哈格的生态主义思想是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保护运动在风景园林中的折射。 另一方面,现代艺术为现代建筑和现代园林提供了可借鉴的形式语言。艺术家的创造力总是比设计师要丰富得多,对时代精神的反应也比设计师要敏感得多。他们总是走在整个艺术大潮的最前列,为建筑师、风景园林师和工艺美术师提供最富创造力的艺术样本。从二、三十年代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到六十年

13、代的大地艺术、极简艺术,都为柯布西埃、阿尔托、密斯、丘奇、马克斯、野口勇、沃尔克等人提供了合适的设计语言。 同时,现代建筑的思想也对现代园林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现代建筑的自由平面和流动空间提供了一个再思考风景园林的价值模式的机会。在建筑学思想的推动下,空间成为现代园林的基本追求之一。到了七、八十年代,建筑界的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思潮又一次影响到现代园林设计。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欧美现代园林与起其传统有何区别?它的特点是什么?无论是在欧美现代园林多元化的今天,还是在它初创的阶段,现代园林从来没有表现为一种单一的模式,从法国到英国,从欧洲到美洲,表现为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倘若想从纷繁的现象背

14、后寻找出一个普遍的规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重要的是,现代园林不再单纯地模仿传统的模式,它不是“意大利式”、“法国式”、“英国式”或“折衷式”,这些表达了从前岁月的生活和文化,不属于当今的社会。虽然传统的一些要素可以以现代的方式重新使用(这在后现代主义时期尤为突出),但这完全不是对历史样本的抄袭,而是在现代主义的道路上对历史的一种借鉴。现代园林是对由工业社会、场所和内容所创造的整体环境的理性探求。现代园林更多的是对空间的考虑,对人的使用的考虑,而不是对图案和如画的景色的追求。同时,现代园林开拓了新的构图原则,将现代艺术的抽象几何构图和流畅的有机曲线运用到园林中,发展了传统的规则式和自然式的内涵。

15、 欧美现代园林的发展是一个多元化的趋势。它从来就不是一种统一的现象,而是一种组合于许多细流的发展过程。构成现代园林基础的法国现代园林、美国“加利福尼亚学派”、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学派”、英国的杰里科、拉丁美洲的马克斯和巴拉甘等等,均是吸取了现代主义的精神,结合当地的特点和各自的美学认识而形成的多样化的集团。可以看到,虽然七十年来,各种风格和流派层出不穷,但现代主义的主流始终没有改变。现代园林的泉流仍在延伸着,被丰富、被手法化、被地方化,并与它的传统进行交融。第一代的开拓者中间,除了丘奇于1978年逝世外,其他如埃克博、克雷、杰里科、马克斯等人在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初仍活跃在风景园林的舞台上。他们

16、在继续他们年轻时开创的风格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阅历的增加,也不断地作一些调整和补充,使现代园林的主流不断前进。同时,年轻一代的风景园林师哈普林、佐佐木,甚至更近一些的如哈克、沃尔克、施瓦茨等人,不断地为现代园林添入新的内容。 欧美现代园林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与其它一些艺术和学科进行交流,形成新的分支。麦克哈格的理论,体现了生态学思想对风景园林的渗透。一批涉足风景园林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如野口勇、查尔斯摩尔、屈米等人,没有被园林的旧有问题所困饶,而是从他们自己的领域中吸取了一个广阔范围的理想和概念,采取了现代园林革新的初步行动。所有这些,为现代园林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它具有新的内涵和更强盛的生命力。 今天,现代园林的概念已极其广阔,从传统的花园、庭院、公园,到城市广场、街头绿地、大学和公司园区,以及国家公园、自然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