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力培养方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456604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事力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故事力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故事力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故事力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故事力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故事力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事力培养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故事力”培养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市教研中心关于在全市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故事力”培养的实施方案的精神,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深化素质教育,大力推进“质量效益”双高工程,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理念、提出的要求和做法,促进我校语文教学走上健康道路,从2013年5月起,在语文教学中大力推行小学生“故事力”培养,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改善写话和习作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二、现状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

2、达真情实感。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些命题作文。并且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1.教师方面: (1)忽视习作兴趣的激发.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一直流行着“教师布置习作题目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从表面上看,这种教学模式似乎也尽到了教师的责任,但是,从实质上看,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的习作完全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被动学习

3、状态的学生,不但不能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而且已产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也会熄灭。而且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 (2)读写结合不紧密.有些课文不论是从结构上还是表达方式上,都具有其独特之处,是我们训练写作文的好材料,比如续写课文结尾,利用课文留白补写等,如果利用起来,那就是为学生的习作给了一个坡度.但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老师们不善于运用这样的机会,使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完全脱离,错失了很好的习作资源. (3)教师指导不得法.教师过于注重技巧的指导,给学生死的条条框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锁住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不能自由,尽情的发

4、挥,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失去了兴趣. (4) 习作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心理需要.教师要求写的内容不是学生亲自体验过的,没有体验就没有真情,没有体验,学生就会大谈空谈,说假话,写假作文,由此,学生对习作没了感觉. (5)缺乏即时有益的反馈.对学生的习作,老师不做及时修改和点评,学生写完便石沉大海,隔的时间长了,学生写作时的那点灵感烟消云散,小学生的兴趣本来就处于不稳定状态,不进行及时有益的反馈,学生就没有了习作的兴趣. 2.学生方面: (1)学生习作兴趣不高,写作自信心不足,有较强的为难情绪.而作文教学的成人化、文学化、模式化倾向是造成小学生惧怕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 (2)学生生活素材的缺乏

5、. 对生活缺乏观察、发现、洞察力、感悟力,不能很好地捕捉到生活中的一些信息。写作内容受生活环境的限制,比如他们除了在学校读书,回家就是做作业,看电视、上网等,与外界没有过多的接触,自然就不能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3)学生不善于随时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三、目标任务1.通过推行小学生“故事力”培养,构建“以读书活动为主导”的校园文化。以丰富多彩的“故事力”活动为载体,步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感受讲故事、写故事带来的快乐,受到高尚情操和高雅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培养审美能力,进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2.通过推行小学生“故事力”培养,对学生进行说话力、敏感力、构思力等训练,

6、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故事力”,构建高效的写话、习作课堂教学模式。3.通过推行小学生“故事力”培养,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改善写话和习作教学质量,解决制约语文教学水平整体推进的瓶颈,提高学生故事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通过推行小学生“故事力”培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新课程实施水平和科研能力,形成“故事力”培养的基本模式。培养一批观念新、业务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语文骨干教师。四、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故事力的培养应面向全体,而不是好学生唱独角戏,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2、主动性原则。不断激发学生写故事力的兴趣,让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过程。3

7、、求实性原则。立足我校学生发展实际,针对现状,认真分析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及办法,正确处理学生故事力培养目的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积极主动地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务求取得实效。 4、循序渐进性原则。故事力的培养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重大工程,要不断地更新理念,改进方法,积累经验,完善方案,循序渐进地推进和实施。5、创新性原则。每一位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重视学生所提的意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励和尊重学生的新颖思维方式和丰富的想象。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学习、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提出新措施。 五、实

8、施措施1. 构建“以读故事书活动为主导”的校园文化环境。倡树“晨诵午读暮省”的学习新方式,构建共读共写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开始喜欢读故事书,享受读故事书,热爱读故事书。同时,利用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整体环境的提升对学生进行“故事力”培养。2. 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创设学生讲故事、读故事的平台。各班设置“故事图书馆”。采用学校配置、学生自带交流等方式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故事书;陈列书籍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内容丰富,保证质量,有益于其成长。3.开展各种活动,为学生开辟广阔的讲故事舞台。除利用专门的讲故事课外,学校每学期举行不少于一次的讲故事、编故事大赛等

9、系列活动,与班级竞赛相呼应,培养学生的“故事力”,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4.加强写话、习作课堂教学的研究。通过优秀课程资源评选、语文研讨课等途径,改善写话和习作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在写话教学、习作教学等方面专业水平不断发展。5.学科教师要有计划、针对各学段教学实际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故事力”培养指导。低年级(一)结合插图,灵活运用,大胆进行说话力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教材,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到繁,营造说话的气氛,大胆进行说话力训练。低年级学生要先从一句话、几句话到一段话,特别注意由说好一句完整的话开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小学语文教材有计划地编排许多看图回答问题,看多幅图和单幅图说

10、话的内容,系统地培养了学生听话和说话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图画内容设计一些连贯的小问题,来引导学生认真看图,通过思维,有层次有步骤地依次回答问题,逐渐由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几句话。学校尽可能多地针对低年级学生举行内容丰富的活动,如口头造句、看图说话、复述课文,举行讲故事比赛等,通过表演和竞争来更多地提供学生说话机会,诱导他们说话的兴趣,提高学生说话能力。(二)立足文本,有效使用,加强学生敏感力训练教材文本都是优质的语言矿藏,是丰富的语言敏感培养基。详明的例文,或诙谐,或深刻,或风趣,或厚实,至情至性至理至明,令人有茅塞顿开的彻悟,也有抚掌大笑的开怀,抑或潸然泪下的感慨。教师只有做先期发

11、现者,做语言敏感力的优秀实践者,做理性的语言敏感力培养者,才能完成对学生进行语言敏感力培养与训练的任务。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应有意识地利用文本加强学生的敏感力的训练。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课文让学生续编故事,如续编坐井观天,学生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编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了说话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敏感力。(三)借助绘画,表现故事,努力进行构思力训练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作家秦牧也曾说过: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由此可见画的创作和文的写作本来就是共通的.让孩子在绘画

12、中积极地获取知识和写作的素材是我们对低年级习作教学的定位,通过大量的实践,我们可以找准绘画这个载体,在低年级中推行用绘画讲故事,即利用手中的画笔画身边的生活,画自己的想象,把自己对生活的印象画在纸上,激发孩子的倾吐心理,让图画这种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当生活和作文的桥梁,冲淡孩子怕作文的心理,唤起孩子原有的积累,有效地完成写话教学。组织各种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玩玩,画画,写写;让每位学生选一样自己喜欢的事物画下来,再说一说,写一写;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观察自己喜欢的图片说写几句话;画连环画,把连环画改编成故事,童话.在写话中引入绘画,既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又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了学

13、生写话的构思力,创新能力和语文素养。(四)结合实践,真情流露,培养学生基本的写话能力低年级学生写话最大的特点是无从下手,其实很大原因是没有端正“我”和“写话”的关系,如果学生能意识到作文时抒发自我,表达自我一个很棒的途径,学生便会变被动为主动,实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自觉地写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节气时令、各种节日、突发事件等等,随机引导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写,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完成写话的练习,树立学生写话的兴趣,写话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中年级(一)闭目沉思,忆画“故事”。这是以现有的故事题材来进行延伸创作的形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14、。为了上好“画故事”课,教师首先要查阅与故事有关的背景资料,在此基础上启发孩子们关于故事的联想,再根据这种联想确定自己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来作画。教师讲故事,学生“画故事”通常采取的教学步骤为:教师讲述故事;学生对最感兴趣的故事情节或场景进行构思;学生采用不同的创作手段,进行构图;学生进一步处理画面,完成作品。教师给主题,学生“画故事”这种方式,即由教师提供一个主题,学生自己进行故事的编创,再进行绘画作品的艺术创作的过程,称之为“双重创作”。当然,这里的故事创作不是真正文学意义上的高要求的文字表现,而是指许多学生都会在无意识间作出的用语言、线条甚至玩具表达的某些听到、看到或在梦中、现实生活中经历

15、过的情节或片段。(二)见缝插针,练写“故事”随着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故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大胆创造,编出生动有意义的属于自己的故事。围绕“故事”进行写作练笔,是成功的教学经验。基本形式有:看图写故事、给开头写故事、续编故事、读儿歌、古诗写故事、组合词语写故事、模仿生活情景写故事、观察生活现象写故事、故事新编、自由创作故事等。(三)语文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讲故事。讲故事有很多的好处,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讲故事呢?1、指导学生选好材料。2、指导学生消化故事的内容。3、对故事材料作处理。4、指导学生的角色。5、指导学生学会“过电影”。6、指导学生学会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7

16、、提醒学生要注意同听众的交流。8、指导学生自己编故事。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讲故事、编故事外,为了积极开展讲故事活动,还可以组织故事社团,向小弟弟小妹妹讲,向爸爸妈妈、同学讲。教师要组织好故事会,让大家讲,大家评,不断提高学生讲故事、编故事的能力与兴趣。高年级(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个性的发展和动力的源泉。如果没有创造性,也就没有新面貌。培养学生的故事力,激发创新思维是十分重要的。不能让学生的眼光只停留在课堂上、校园内,而应让学生投身生活,关心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积极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这种对生活的感受当然需要创新思维的积极参与。否则,一切所见所闻只是对生活的“实录”,而不是新的、自己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