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捕蛇者说课件教案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8452319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捕蛇者说课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捕蛇者说课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捕蛇者说课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捕蛇者说课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捕蛇者说课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捕蛇者说课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捕蛇者说课件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九、捕蛇者说主备人: 单位: 中学 审核人: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毒、赋、食”等文言实词,了解“乎、而”等文言虚词的多种用法。2理解本文用衬托、对比衬托中心的写法。3把握文章“赋敛毒于蛇”的主题和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教学重难点1理解本文用衬托、对比衬托中心的写法。2把握文章“赋敛毒于蛇”的主题和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回到曾经繁盛但已经衰落的唐朝,此时,我们面对一个这样的景况:朝廷苛征重赋,人民不堪负担。这时,出现了一种新的缴税方式:用捕捉的毒蛇抵税,捕蛇要冒生命危险,甚至有可能丧失生命。你会作怎样的选择?(让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唐代著名文

2、学家柳宗元写的捕蛇者说中就具体地叙述了永州人民的选择。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他们为什么这样选择。(板书课题、作者)二、了解作者、作品1、了解作者:柳宗元(773819),唐代杰出的文学家。20岁起步入仕途,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等,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官阶相当于副司长),这年他32岁。这次革新很快就失败了。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10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任

3、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7岁。2、了解作品: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说以感动为先”(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特点。如马说说明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道理;爱莲说说明了“莲,花之君子者也”的道理。捕蛇者说中就蕴含着柳宗元当时的悲愤之情。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独具特色,特点是在末了点明主旨,即所谓“卒章显其志”。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研究这点。3、了解写作背景:文中提到“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这里

4、说到的“六十岁”指的是唐玄宗天宝中期到唐宪宗元和初期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战争频繁,造成全国人口锐减,而朝廷为了维持大量的花费却大量增加各种税收,造成人民负担日益加重,人民在重赋逼迫下逃往他乡,但悍吏仍不放过,“有流亡则摊出(由留存户共同负担),已重者愈重。”三、预习交流,朗读全文1、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 啮(ni) 御(y) 得而腊(x)之 挛踠(lun)瘘(lu) 疠(l) 当(dng)其租入 嗣(s)几(j)死者 戚(q) 莅(l)事者 日蹙(c)殚(dn) 转徙(x) 顿踣(b) 呼嘘(x)曩(nng) 悍(hn)吏 隳(hu)突 恂恂(xn)而起 缶(fu) 谨食(s)之 苛(k)

5、政 孰(sh)知 以俟(s)夫观人风者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2)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3)读准下列句子的停顿:永州之野/产异蛇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学生分段朗读,同伴评价四、小组合作,理解阅读(一)指导学生自主

6、研读第1节并思考以下问题:1、对照注释,圈画重点词句,同桌讨论解释翻译2、全班交流难点词解和翻译3、既然题目叫“捕蛇者说”即说一说有关捕蛇人的事作者有没有开头就指明这个捕蛇人是谁,他是怎么捕蛇的?那作者从什么写起的?4、第1节从哪几方面写了蛇的“异”?5、为什么文章开篇就描写蛇之“毒”呢?6、永州人争捕毒蛇的原因是什么?体会“争”字的表达效果。(二)指导学生自主研读第2、3节并思考以下问题:1、对照注释,圈画重点词句,同桌讨论解释翻译2、全班交流难点词解和翻译在学生回答的过程当中穿插重难点字词句的讲解。3、第2、3段写了什么? 第二段段的段意可概括为写蒋氏悲哀地叙说他一家三代都干这捕蛇以抵租赋

7、之事的悲惨遭遇。 第三段这段写作者怜悯,同情蒋氏的不幸,并告诉蒋氏打算用“更役复赋”的办法为他解除不幸。 4、这段首句“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对蒋氏作介绍,是否还有别的意思? 首句不只对蒋氏作介绍,更在抒发作者内心的悲愤之情,“专其利三世矣”,语中含有强烈的讥讽意味。段解:第1段:写异蛇的性状和永州人冒死争捕这种蛇的原因。太医聚蛇承特殊医疗功用,永之人争相捕蛇与蛇之剧毒形成强烈反差。“争”字很关键。既然蛇有剧毒,为什么还“争”着去捕蛇?是为了免受苛征重税之苦。一个“争”字反映出赋敛之毒比蛇的毒还要厉害。“永之人争奔走焉”这句话,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第2段: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由羡入悲,把

8、事情的本质揭露得格外深刻原来这所谓的“利”是以生命换来的。本自然段是下面将要说的社会悲剧的序幕,这样写凸现文章虽短而波澜横生的特点。第3段:写作者听了蒋氏诉说三代人遭遇后的感情和态度,反映了他对人民深重苦难的关心和同情。“更若役,复若赋”的建议,引出了下文蒋氏大段催人泪下的苦诉。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具有过渡的作用。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检查字词。新课标第一网2、指名口译第一段重点词句。二、研读第二部分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齐读4节,蒋氏一家的遭遇如何?你对此的态度如何?作者对此的态度如何?三、疏通文意学生同桌之间或四人小组展开互译,有疑问的地方借助工具书或交流解决,待质疑。教师巡视答疑,重点词句重点

9、讲解,指导学生掌握。四、问题讨论,各抒己见1、你认为捕蛇者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提示:蛇的毒性之大,致使蒋氏祖父和父亲都因捕蛇而死,可见捕蛇者是“不幸”的,然而他与乡邻们比却又是“大幸”了。适时指导学生分成蒋氏和乡邻们两组,比较他们的生活状况。可以形成表格。蒋氏乡邻们生存状况以捕蛇独存号呼十室九空生活状况弛然而卧,熙熙而乐悍吏不得宁焉危险次数一岁之犯死者二旦旦有是死亡先后后先2、作者用“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对蒋氏作介绍,有何深刻含义?(这句话不只是对蒋氏作介绍,更是抒发作者内心的悲愤之情,“专其利三世矣”含有强烈的讥讽意味,原来所谓的“利”是用祖父、父亲的生命和自己的九死一生换来的。

10、)3、在和作者对话的过程当中,蒋氏的心情反常而复杂,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捕蛇随时有生命危险,但与交赋税相比,这个危险却又小得多了,因此蒋氏宁愿冒着生命危险捕蛇也不交赋税)4、作者在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有何作用?(对比衬托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五、疏通研读第五段1、指导学生口译第5段,明确重点字词句的意思。2、分析下列句子在本段中的作用。余闻而愈悲。苛政猛于虎。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六、总结回顾课文内容。1、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简要叙述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的医疗功能,并交代了永州之人争相捕蛇的缘由。第二部分(2-4):通过写蒋氏自

11、述,揭露苛捐杂税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及农村十室九空的惨状。第一层(2):概写蒋氏三世捕蛇的遭遇。第二层:(3、4):写作者的建议和蒋氏的诉说。第三部分(5):引用孔子的话结束全文,点明题旨,并简明交代写作意图。2、中心思想:课文通过对捕蛇者蒋氏宁愿捕蛇而不愿受苛税之苦的记述,反映了封建社会下层人民遭受的苦难,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3、运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突出中心。(1)以蛇之毒反衬赋敛之毒,突出赋敛对人民的毒害程度之深。(2)以异蛇之毒与永州人竞相捕蛇进行对比,暗示了苛税之毒甚于蛇毒。(3)以乡邻在苛捐杂税下,民不聊生、非死则徙、十室外九空与“吾

12、以 捕蛇独存“进行对比,说明捕蛇优于纳税,表现出赋敛之毒有甚至于蛇毒的主题思想。(4)以悍吏来吾乡催逼租税闹得鸡犬不宁的情景与蒋氏的“弛然而卧”、“熙熙而乐“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主题。3、语言精练,极富文彩。 对偶句的精彩(请学生找出文中的对偶句)捕蛇者说作业设计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当其租入( ) 更若役( ) 谨食之( ) 莅事者( ) 得而腊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若毒之乎(毒: ) 当其租入(当: )谨食之(食: ) 君将哀而生之乎(哀 )可以已大风(已: ) 岁赋其二(赋: )貌若甚戚者(戚: ) 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嗣: )3、翻译下列句子。虽鸡狗不得宁焉。君将哀而生之乎?

1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4、文章结尾作者提到了“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你是如何看待柳宗元的思想的?5、文中蒋氏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二、同步解读“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悍

14、吏之来吾乡”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君将哀而生之乎 B两狼之并驱如故C多助之至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故:故为之说 既克,公问其故B、比: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C、食:谨食之 食之不能尽其材D、观:今以蒋氏观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以尽吾齿(齿: ) (2)又安敢毒耶(毒: )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退而甘食其土之有。(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10选文第一段写蒋氏自述遭遇时,以悍吏来乡逼租之急与他自己“弛然而卧”、“熙熙而乐”作对比,其作用是 。11作者在选文中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从“ ”这句话中看出来。三、美文赏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