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砖因何走红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433956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代茶砖因何走红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宋代茶砖因何走红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宋代茶砖因何走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代茶砖因何走红(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代茶砖因何走红2015-6-15 08:27来源:南方都市报作者:李开周摘要:宋朝时做茶的工艺是这样的:把刚刚采摘的茶叶剔掉病叶,漂洗干净,不要炒,直接上笼蒸。蒸到茶叶由青转白,停火出锅,再用清水反复淋洗,这样可以降低茶叶的苦涩程度,使成品茶甜香可口。 . 宋朝时做茶的工艺是这样的:把刚刚采摘的茶叶剔掉病叶,漂洗干净,不要炒,直接上笼蒸。蒸到茶叶由青转白,停火出锅,再用清水反复淋洗,这样可以降低茶叶的苦涩程度,使成品茶甜香可口。 如果要做散茶,到淋洗这一步已经快完工了把淋洗过的茶叶摊开晾晒,用炭焙干,即可上市销售。 如果要做片茶和腊茶,先别忙着摊晒烘焙,还要用细布包住湿淋淋的茶叶,放入木榨,

2、把水分、苦汁和多余的茶油统统榨出去。同时还要记得用小瓷盆接一些茶油和苦汁,后面会用得上。 从榨槽里取出茶叶,用木杵使劲捣,捣得稀烂如泥。再将茶油和苦汁倒进锅里,小火慢熬,边熬边搅,直到熬出一小团乌黑浓稠的茶膏。把这团茶膏跟捣得稀烂的茶叶混合均匀,放入模具,压制出或方或圆或长或扁或大或小或有字或无字的茶砖,再用炭焙干,片茶就做成了。如果表面再涂抹一些名贵香料,刷上一层名贵油膏,那就是传说中的腊茶。 片茶和腊茶都是茶砖。宋朝茶砖个头小,或“以八饼为斤”,或“斤为十饼”(叶梦得石林燕语卷8),或“二十饼重一斤”(欧阳修归田录卷下)。最大的茶砖二两重,最小的茶砖还不到一两(宋朝一斤为十六两,其两偏小,

3、仅三十余克),小巧可爱之极。 这些小茶砖在宋朝及周边国家都受到了热烈追捧。宋朝官员宴请“非片茶不食”(汤思谦江上杂钞),辽国贵族喝茶“非团茶不纳”(张舜民画墁录),可见当时上流社会只喝茶砖,散茶的不要,敢上极品龙井,当场掀桌走人。 茶砖之所以走红,一是因为成本高,卖得贵,造型好看,显得上档次;二是因为内含茶膏,外涂油膏,茶香更浓,更适合茶艺表演(茶粉浓白,膏油青黑,在茶筅击打和沸水冲击之下,一条细线会丝丝缕缕地浮现于茶汤表面,形成千姿百态的美妙图案);三是因为便于防潮,保质期长,更适合被闲得蛋疼的宋朝士人珍藏和把玩。 宋高宗绍兴五年,朝廷曾让原做茶砖的福建茶厂改做散茶,卖给金国人获利,“转运司言其不经久,乃止。”(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4)散茶成本低,保质期却短,千里迢迢运到北方,还没上市就霉了,所以还是继续生产茶砖吧。2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