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改革导学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8433849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文帝改革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孝文帝改革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孝文帝改革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文帝改革导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新授课)自主导学【学习目标】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重点】全面认识北魏均田制【难点】孝文帝改革的不足之处运用。【知识建构】一、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时间都城2、北魏的统治危机(1)阶级矛盾尖锐(2)民族矛盾激化 (3)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3、各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出现和促进作用4、统治者认同华夏文化并深受其影响,积极推动汉化进程二、孝文帝改革内容: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建新制;后期公元490年孝文帝主持,重点是汉化。1、颁行均田制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内容: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农民

2、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土地分为 和 作用:均田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使 得到了土地;抑制了,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促进民族大融合。2、整顿吏治:由官吏的决定其任期,严惩贪污及徇私枉法者,实行 ,不许自筹作用:吏治得到改善,减轻农民负担,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3、三长制(设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4、迁都洛阳原因:旧都政治保守、经济落后、环境闭塞。过程:493

3、年孝文帝以为借口,南下洛阳,宣布迁都影响:迁都洛阳为改革提供了地理环境和 ;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中华文明的发展。5、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易汉服、说汉话、改汉姓、与汉人通婚、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1)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习俗,重新修订官制礼仪。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2)措施:易汉装;讲汉话;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改籍贯等等(3)意义: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认同;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三、性质和历史作用:性质:少数民族的_化改革。作用:1. 北方_得到复苏和繁荣。表现为_、_、_日益繁荣。2北魏政权 _ 加速。(措施:_,兴办学校;恢复汉族_制度;采纳汉族_

4、制度)。3促进了北方的_,为后来的隋朝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合作探究】:材料一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魏书?李冲传(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高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采取了什么策略?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材料二 高祖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兴。今欲断次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上,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成,如此渐习,风化可新。”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2)结合材料二,孝文帝禁止三十

5、岁以下官员说鲜卑语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娃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3)材料三中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从材料中找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意图何在?【疑难突破】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受田”。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材料二: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魏书卷

6、一百一十(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共同之处?(2)材料二中的土地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被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渊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课堂小结】【课堂检测】1. 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羯 . 鲜卑 . 氐 . 匈奴2. 南朝谢灵运写道:“北境自染逆,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矣”,反映了 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C柔然侵扰北魏 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3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 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

7、行分配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4. 北魏均田制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是A.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 民族融合的加强C. 政府掌握大量可供分配的土地 D.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5. 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A. 知识丰富 B. 诗辞文章写作C. 政治D. 汉族文化6. 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不相符的是A. 北方统一的实现B. 鲜卑族封建化进程的深化C. 北方民族大融合D. 北方经济的发展7. 促使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A. 民族融合的需要 B.

8、 汉族地主的建议C. 巩固统治的需要D. 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8.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A. 迁都洛阳 B. 实行汉化措施 C. 颁布均田令 D. 采纳汉族统治制度9. 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A. 推行均田制 B. 与汉族通婚 C. 迁都洛阳 D. 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10.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A. 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B. 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C. 南朝统治下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 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11. 北魏孝文帝

9、比喻为“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的措施是A均田制 B三长制C俸禄制 D改穿汉服12. 北魏孝文帝的重儒措施 促进了北魏教育的发展 深化了北魏的封建化 使儒家思想失去了本来面目 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A B C D13. 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A. 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B. 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C. 解除了南朝的威胁D. 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14. 下表是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鲜卑姓改姓拓跋元拔拔长孙丘穆陵穆步六孤陆贺赖贺独孤刘A. 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B. 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C. 改鲜卑人为汉人 D. 消灭了鲜卑陋习15. 北魏时期,北方各

10、族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A. 生产方式上 B. 生活习惯上 C. 言行举止上 D. 饮食穿着上16. 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A.各民族间的战争 B.统治阶级的政治改革C.各族人民的长期交往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7.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 封建化过程B. 农业化过程 C. 工业化过程 D. 汉化过程18. 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改革都获得了成功 B.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C. 改革进程都很顺利 D. 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19

11、.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主要的表现是A. 改变了单一的生产方式 B. 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 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 加速了民族的融合20. (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7)“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 B东汉光武帝 C曹魏文帝 D北魏孝文帝【高考真题】(2012高考文综山东卷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4分)(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6分)(2012高考文综安徽卷36)(3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我徂(c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卿等何为而违前诏?”(魏书)卷21献文六王列传(1)依据材料一指出魏孝文帝为何责备“留京之官”?说明了什么?(8分)【课后反思】2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