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求谐编织的科学幸福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413595 上传时间:2019-12-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由求谐编织的科学幸福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由求谐编织的科学幸福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由求谐编织的科学幸福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由求谐编织的科学幸福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求谐编织的科学幸福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由求谐编织的科学幸福观 综合委喻建国 一、求谐可以编织科学幸福观 个体对现存时空总能处以平和、渐趋、圆润,并使自身伴生快乐,这种心态称为求谐。个体对环境,对自己 生活的空间,对自己通过各种方式或工具能够到达的时间和空间,总能自然地投入自己的关注和努力,使这 个能够包容自己的时空,也能够平和地包容能够和谐地共存的一切,在共存的过程中,力求各方皆赢,双赢, 三赢,统统都赢,求谐的心态实际上几乎包容了利他、升华、悦纳、预期、幽默、好学与善动,所有这些心态及其 所伴生的行为,无一能够脱离追求和谐的生存。 个体对现存时空总能处以平和、渐趋、圆润,并使自身伴生快乐,这种心态称为求谐。 个体对环境,对自己生

2、活的空间,对自己通过各种方式或工具能够到达的时间和空间,总能自然地投入 自己的关注和努力,使这个能够包容自己的时空能够平和地包容所有共生的一切,在共存的过程中,力求各 方皆赢,双赢,三赢,统统都赢,求谐的心态实际上几乎包容了利他、升华、悦纳、预期、幽默、好学与善动,所有 这些心态及其所伴生的行为,无一能够脱离追求和谐的生存。 只求独赢的心态不是求谐,孤芳自赏的心态也不是求谐,脱离群众的心态当然也不是求谐。把个体融于 群体中,把自己融人环境中,把自己圆润地和群体糅合在一起,把自己圆润地和自己所处的环境糅合在一起, 和自己的群体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和自己的环境互相辉映,共同调适。求谐是个体至高至圣

3、至优的心理状 态。在操持求谐的过程中,一切不成熟心态和次成熟心态统统被铲除,个体几乎变成了一位圣人,一名善者, 一名具有与时俱进精神的时代先锋。任何个体与其接触都将感受到温暖,领受到帮助,在精神上得到呵护与 激励,在物质上获得支持和援助。 求谐的过程是一个平和的过程,它避免大起大落,大张大弛;求谐的过程是一个渐趋的过程,它绝不穷 追猛赶,狂放暴戾;求谐是一个圆润的过程,消融掉一切尖刺和犀角,消融掉所有尖锐的矛盾和强烈的利害冲 突。 求谐心态所形成的观念就是一种最基本的幸福观,求谐编织出科学幸福观的基体。 二、操持求谐的方法 1 领悟平和 无峰无壑,无凸无凹,没有起伏,平也;不硬不软,柔柔坦坦,

4、无所棘手,和也。在平和的状态和过程中,没 有极大值出现,也没有极小值会出现。在平和延绵的区域,呈现一望无边的良好视野。心中有良好的愿望,但 不是强烈的愿望;心中有美好的追求,但不是强烈的追求。普普通通,却是极高水平的普通;平平常常,却是极 不简单的平常。淡淡地,缓缓地,似不握而在握,似非进而在进,似无为而有为,见而不显,闻而不刺,抚而不 觉,听而无扰。唯有领悟了平和,才能操持平和。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去领悟平和,要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去 领悟平和,领悟的过程实际也是一种平和过程的感受、体会和实践。每天花1 0 分钟的时间去领悟平和,会使 个体的精神、气质和作风发生很大的变化。 2 推进渐趋 喻建国

5、原市西中学 一2 9 2 未见其定向推进,而其正定向推进;不感觉他在朝某目标接近,而他正在不断地朝某目标接近。定向施加 微力,逐渐指向目标接近目标,这一过程就是渐趋,渐趋充分体现了在向目标前进过程中的平和。渐趋是推进 中的一种意向,在出现推进中的自然突飞猛进时,操持渐趋的个体绝不会停滞不前,他会毫不犹豫地大踏步 火速向前挺进。渐趋是一种宏观态势,是一个大的时空中个体前进的宏观态势,在这种态势中决不排除在局 部地域某些瞬间会有自然的突飞猛进。恰恰在平和的渐趋推进中,因为符合发展的规律,在整体推进速度上 常常还清晰地可以看到比那些意向上狂妄不羁行动上急吼吼的行进者要快得多。渐趋的哲理实际上孕育着

6、最佳飞速的内涵。性急吃不了一个大胖子,看似慢吞吞地一口一口地啃,过不了多久,一个大胖子给吞噬掉 了。 3 运用圆润 圆是平面图形,如果一条平面上的封闭曲线,在任意选取直角坐标系后,该曲线的曲率可以从0 趋向 ,趋向0 ,0 趋向,趋向0 ,并对应于 0 ,a 】,【a ,0 ,【o 一a 】,卜a ,0 ,这条封闭曲线就是一个圆。可见圆是 无凹无凸的,光滑的,而且曲率又是在不断变化的,周而复始的。“湿透了”可以用“润”字表达,液体渗入固体 的过程也可以用“润”字表达。圆润可以产生无磨擦的效果。运用圆润就是运用无摩擦, 在处事过程中,让一切突变均寓于渐变中,让一切尖锐的矛盾均化解为若干个不再尖锐

7、的小矛盾群。运 用圆润本身又是一个柔和的无摩擦的过程,这是处事最高级的手法,古代兵书中所谓“不战而胜”,思想家和 教育家在传播和授业中的“润物细无声”,都是这种最高处事方法的展现。 4 思念统赢 在古老的历史叙述中,人们歌颂英雄,英雄战胜了对手,风光不尽。人们都崇拜英雄,都仰慕英雄,争相以 英雄为榜样,学习英雄的思想,唯我独胜,模仿英雄的行动,使出打击对手的绝招。在打击对手的过程中,为了 取胜,可以不惜采取任何手段,“兵不厌诈”就是阐述这一举措的经典名言之一。进入了2 l 世纪,人类进入了 一个全新的历史时代,在这个新的历史时代中,人们歌颂的英雄是能够让所有对手都获利都取胜的贤人。求 谐就是让

8、自己向现代贤人趋附的行动,求谐就是为了让自己成为全新的历史时代中的英雄。求谐包孕着统 赢,就是让所有的对手都获利都取胜,经常让自己思念统赢,就能使自己的行动经常会导引自己求谐。世界和 平,社会安定,人间文明,这一切只有建立在统赢的基础上才是牢靠的公平的可持久的。 5 追求至善 善乃善良,善乃美好。经常操持利他的个体,乃一善者。为善之人,人皆爱之。因为求谐的心态实际上几 乎包容了利他、升华、悦纳、预期、幽默、好学与善动,所以求谐本身就是在追求至善。杰出的善者,除了经常操 持利他,还一定经常操持升华。个体经常操持利他,能使自己成为善者,但这还仅仅是一般的善者,个体若能 再经常操持升华,就能使自己成

9、为一名至善之人。升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在不断地揭示和挖掘善良和美 好的深刻意义,并且将这种揭示和挖掘成为一种促进剂和激发素,使操持利他和升华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使 操持利他和升华含有更加崇高的内涵。至善的形象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悄悄来到。求谐的心态和求谐的行动, 就是在播种至善,就是在准备收获至善。 6 塑造至圣 圣乃无所不通之人。圣乃道德极高之人,圣乃某项专业中造诣至于极顶之人,由此可见,圣乃人杰。无所 不通,就一定对求谐要通,因为世间之人接近无所不通者不少,之所以未能达到无所不通,就因为堵在未能求 谐。世间道德很高之人也不少,之所以未能达到无所不通,也就因为堵在未能达到道德的极高层谱天下 之

10、谐。世间在某项专业中造诣很高之人更是多多,但几乎都未能接通那至高超顶的覆盖在所有世间各项专业 水平之上的太空。塑造至圣就是让所有世间接近无所不通的人、道德很高的人和在某项专业中造诣很高的 人,继续做出努力,去趋近那至高超顶的覆盖在所有世间各项专业水平之上的太空,达到道德的极高层,怡然 求谐。谐之高,由此可见,见谐方会求谐,求谐才能至圣;塑造至圣之路就是求谐之路。 7 长施微力 一2 9 3 被微力作用的物体仅产生很小的加速度,但是持续作用,而且持续作用的时间很长,对于被作用的物体 所产生的改变量将是很大很大的。因此长施微力的作用是非常惊人的。长施微力可见平和,对趋附目标,必为 渐趋,整个过程必

11、定圆润。悟到微力作用玄妙之人,必在塑造至圣之路上前行。中国太极拳有一说,“四两拨千 斤”,四两之力是很小的力,但悟到作用点和作用时间玄妙之人,却能以此很小的力拨动千斤目标。“四两拨千 斤”十分生动地阐述和十分形象地说明了微力的奇妙。“滴水石穿”是一种自然现象,滴笃,滴笃,长 年累月,水滴在坚硬的石头上的微小之力,时间一长,作用一久,硬是在坚硬的石头上凿了一个洞。“滴水石 穿”更是十分普遍而服人地说明了长施微力的自然规律。长施微力是求谐的体现,长施微力本身就是求谐。 8 和谐延绵 求谐不仅是要达到和谐,尤其重要的是要持续地保持和谐。当然保持一种状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 宇宙间要保持一种状态,就

12、必须不断地抵消各种使这种状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事实上保持一种状态的实质是 这种状态的不断变化在一个很小的周期后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它不是静止,是继续运动,是在原来的状态 的周围和原来的状态本位处,往往复复,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偏偏正正地运动。此时求谐的施力更 是困难,需要时大时小,经常变换方向,也就是因时度势,审慎权衡,来不得半点马虎。常言道创业容易守业 难,也就是守业的用力是多变的,不仅有大小的变化,更有方向的不断变化,用力稍有不当,就会使原来的状 态变得面目全非。实际上所谓保持永远不可能是原样一点无变化的保持,有活力的保持总含有在新的时空内 的原样的新面貌。谐无止境。 求谐是成熟心态中的最上乘的心态,这种心态所编织的科学幸福观将统领编织之纲,纲举目张,一个金 光灿烂的幸福之网啊! 一2 9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