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1教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8359772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1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1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1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1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1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1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1教材(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新课 第17课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 n郑和下西洋 n戚继光抗倭 n葡萄牙侵占澳门 课程标准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讲述戚继光 抗倭,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精神。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和葡 萄牙侵占澳门等历史的学习,对明朝的中 外冲突和交往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通过对 郑和下西洋意义的讨论,培养辩证思维和 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戚继光抗倭的学习 ,认识到海防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郑和远洋航行声势浩大,展示了明 朝的国势,同时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交 往。郑和是古代伟大的航海家。戚继光 积极抗倭,保卫了中国的海疆,激发爱 国主义情感。葡萄牙侵占澳门是西方觊 觎古老

2、中国的开始,最终经过不屈的斗 争,澳门回归,激发奋发精神和爱国主 义情感。 重点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 侵占澳门。 难点 评价郑和下西洋以及对明朝出现外 敌入侵的认识。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 郑和(1371 1433),明代航海家、 外交家和武术家。本姓马 ,小字三保,云南昆阳( 今昆明市晋宁县)人,明 成祖朱棣赐 “郑”姓于 郑和,又将其升迁为内官 监太监,由于郑和又名“ 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他 “三保太监”。 你知道那时的西洋是今天的什么地 方吗? 明朝把文莱以西的南洋群岛和印度 洋的广大地区叫做西洋。 郑和下西洋航线图 郑和所乘宝船复原图 讨论: 郑和为什么要 七下西洋? 成祖

3、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 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 明史郑和传 1.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2.宣扬明朝的国威 3.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郑和下西洋 郑和 的远航有 哪些影响 ? 听故事思考讨论 : “巴巴”“娘惹”代代传 传说郑和船队的一些中国水手来到 马六甲后,和当地的马来族姑娘结婚, 他们的后代男的叫“巴巴”,女的叫“ 娘惹”。因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马来 文化的共同影响,这里形成了独特的“ 巴巴”文化,成为马来西亚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当年郑和宝船一到,人们都争 相跑到马六甲河沿岸,用当地土特 产交换郑和带来的丝绸和瓷器,马 六甲的贸易由此繁荣起来。现在每 年到马来西亚的游客中,有75%选

4、择到马六甲,这些游客必定造访三 宝山与郑和历史博物馆。马六甲的 旅游业蒸蒸日上,“郑和遗迹游” 是这里的王牌。 郑 和 与 马 六 甲 开辟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 化交流和友好关系; 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郑和的远航有哪些影响? 你知道我的远航为你知道我的远航为 什么能成功吗?什么能成功吗?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 造船技术的发达; 指南针的运用; 郑和吃苦耐劳、勇于 探索。 郑和生长在云南滇池湖畔,当时 的“五百里滇池”浩淼宽阔,风高浪急, 郑和从小就熟悉水性,练就了热爱水 上生活、喜欢搏击风浪的性格。 远洋涉及了工程、物理、天文、 地理及生物等知识

5、,当时中国人对造 船、航海、星象和食物保鲜等知识和 技术的掌握程度令人惊奇。 郑和船队最多时有200多艘船 ,2.7万多人。 “郑和是和平亲善的使者,是中华文明 的传播者,是伟大的航海家,是我们海外华 人共同的骄傲”。 郑和铜钟郑和行香碑 纽约时报纽约时报发表了长篇专文发表了长篇专文 探讨郑和航海,再次提出问题:探讨郑和航海,再次提出问题: 如果中国持续发展了郑和时 如果中国持续发展了郑和时 代的开放政策和航海探险,那么代的开放政策和航海探险,那么 ,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戚继光(1528 1588),明朝名将, 民族英雄,军事家。 字元敬,号南塘, 晚 号孟诸。

6、祖籍河南卫 辉,后迁定远(今属安 徽),再迁山东登州(今 蓬莱)。 二、戚继光抗倭 倭寇是指什么人?倭患是怎么回事? 明朝初年,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 和海盗开始有组织地骚扰中国沿海地区 。因为古代日本被称为“倭奴国”,所以 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倭寇 盔甲 “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浙东西 ,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 ” 明史日本传 “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 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货满千船” 倭变事略 戚继光 在铲除倭寇的战斗中,谁的贡献最 大?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戚继光佩剑 戚继光用过的军刀 太平抗倭图 光饼 光饼的来历 据说,戚继光率领士兵追剿倭据说,戚继光率领士兵追剿倭 寇,

7、贵在用兵神速,但行军过程中,寇,贵在用兵神速,但行军过程中, 架锅烧饭会拖延不少时间,戚继光又架锅烧饭会拖延不少时间,戚继光又 想不出其他的好法子。有一次行军途想不出其他的好法子。有一次行军途 中,附近村子里的老农为戚家军献上中,附近村子里的老农为戚家军献上 许多中间小孔、外置芝麻的咸饼以作许多中间小孔、外置芝麻的咸饼以作 慰劳,并对戚继光说,这饼光光的,慰劳,并对戚继光说,这饼光光的, 用绳子穿上带在身边,饿时即可充饥用绳子穿上带在身边,饿时即可充饥 。消息传开后,沿海各地的百姓争相。消息传开后,沿海各地的百姓争相 为戚家军做光饼。由于助戚家军平倭为戚家军做光饼。由于助戚家军平倭 有功,据说

8、嘉靖帝还赐名曰有功,据说嘉靖帝还赐名曰“ “继光饼继光饼” ” 。也因为该饼略带咸味,又称咸光饼。也因为该饼略带咸味,又称咸光饼 。光饼名称从此流传开来。光饼名称从此流传开来。 想一想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戚继光抗倭是反侵略的正义的战争; 他训练的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他得到了其他抗倭将领的相互配合; 采取了灵活的作战方法。 天皇皇,地皇皇, 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 我有戚爷会抵挡。 戚继光纪念馆外景 太平寨下的戚继光像 三、葡萄牙侵占澳门 澳门大三巴牌坊 澳门(Macau)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位于中国 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西侧,由澳门半岛、氹仔岛

9、、路环岛和路氹城四 部分组成,在总面积共29.2平方千米,人口50余万。澳门北与广东省 的珠海市拱北连接,西与同属珠海市的湾仔和横琴对望。东面则与另一 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相距60千米,中间以珠江口相隔。 16世纪起,澳门被葡萄牙租借,这也成为欧洲国家在东亚的第一块 领地。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结束对澳门的统治,澳门回到祖国的 怀抱。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澳门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制的权利 。而在这400余年间,东西文化的融和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 :既有古色古香的传统庙宇,又有庄严肃穆的天主圣堂,还有众多的历 史文化遗产,以及沿岸优美的海滨胜景。 澳门是“世界四大赌城”之首。其

10、著名的纺织品、玩具、旅游业、酒 店和娱乐场使得澳门长盛不衰。因此,澳门也是全球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 澳门简介澳门简介 澳门以前是个小渔村,它的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因为当时泊 口可称为“澳”。澳门及其附近盛产蚝(即牡蛎),蚝壳内壁光亮如 镜,澳门因此被称为蚝镜。后人把这个名称改为较文雅的“濠镜”。 从这个名称中,又引申出从这个名称中,又引申出濠江濠江、海镜海镜、镜海镜海等一连串澳门的别名。等一连串澳门的别名。 而 而MACAUMACAU这个名字则源于渔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国女神这个名字则源于渔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国女神天天 后后,她又名娘妈。,她又名娘妈。 据说,一艘渔船在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据

11、说,一艘渔船在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 里航行,突遇狂风雷暴,渔民处于危难。危急关头,一位少女站了里航行,突遇狂风雷暴,渔民处于危难。危急关头,一位少女站了 出来,下令风暴停止。风竟然止住了,大海也恢复了平静,渔船平出来,下令风暴停止。风竟然止住了,大海也恢复了平静,渔船平 安地到达了海镜港。上岸后,少女朝安地到达了海镜港。上岸后,少女朝妈阁山妈阁山走去,忽然一轮光环照走去,忽然一轮光环照 耀,少女化做一缕青烟。后来,人们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庙耀,少女化做一缕青烟。后来,人们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庙 宇供奉这位娘妈。宇供奉这位娘妈。 1616世纪中叶,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时,询问居民当地的

12、名称,世纪中叶,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时,询问居民当地的名称, 居民误以为指庙宇,答称居民误以为指庙宇,答称“ “妈阁妈阁” ”。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译成。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译成 “ “MACAU”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 澳门名称的由来澳门名称的由来 1553年,葡萄牙船长索萨贿赂中国地 方官吏,得以入据澳门。图为当时澳门画 家缪鹏飞作葡萄牙人到阿妈港。 葡人入据澳门以后,逐渐在澳建房屋 、教堂,设立市政机构。16世纪后期,一 个带有欧洲色彩的东方国际商港已经形成 。图为1598年以前荷兰画家布里绘制的早 期澳门全图。 鸦片战争后,葡萄牙人不仅强占澳门半岛 ,还

13、借机赶走清朝驻当地的官员,并相继占领 了凼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清政府与葡萄牙先 后签署了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北京条约 ,承认葡萄牙在澳门的最高权力。 你知道我是什么时候回 到祖国母亲怀抱的么? 向下点击 郑和下 西洋 国力 强盛 明朝中后期侵略 与反侵略 课堂小结 加强了中国与亚 洲及非洲各国的 友好往来与经济 文化的交流 国力 衰弱 海防 松弛 戚继光 抗倭 葡萄牙 侵占澳 门 课堂练习 基础巩固 1.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根本原 因是( ) A.航海技术先进 B.郑和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C.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D.全体船员的共同努力 2.右图人物是我国古代抗倭英雄( ) A.岳

14、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C C C C 能力拓展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郑和的船队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 备航海图和罗盘针。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 间,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郑和船队能够成功远航的条件有哪些? (2)2005年是郑和首航600周年。你认为郑和远航最值得我 们纪念的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郑和的船队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 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郑和开拓进取、敢于探险的精神,以及英勇无畏的气 概。此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 史上的壮举,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延伸与探究:4、明朝初期和中后期,为什 么会有完全不同的遭遇?我们的澳门又为什 么能失而复得呢? 明朝初期实行较为开放的政策,到明朝中后期由于倭 寇的不断袭扰,明政府开始实行海禁政策,国力逐渐落后 下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力不断强大以及国际地位的不 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