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第4章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系统解读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8359013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学第4章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系统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采矿学第4章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系统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采矿学第4章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系统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采矿学第4章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系统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采矿学第4章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系统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矿学第4章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系统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学第4章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煤系统解读(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四章 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 采煤系统 煤层倾角条件:近水平、缓斜、倾斜煤层 煤层厚度条件:薄、中厚及厚煤层(35m) 开采方法: 整层开采(一次采全高开采) 工作面推进方向:走向 走向长壁,倾向 倾斜长壁 第一节 走向长壁采煤法 lonwall mining method on the strike of single seam 一、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采区巷道布置及生 产系统 (一)条件: 近水平、缓斜、倾斜煤层 薄、中厚及厚煤层(35m) 地质构造简单,瓦斯涌出量小。 (二)巷 道布置及 特点 layout of roadways as well as feature 1、巷道名 称: 2

2、、按用途及服务范围 分类: 开拓巷道 准备巷道 回采巷道 3、巷道布置特点: 上山、区段平巷、联络 巷 沿煤层布置; 车场及硐室布置于岩层 中。 (三)巷道掘进顺序 Drivage order 原则: 1) 巷道掘进尽快构 成通风系统 Roadways are drived as soon as possible make up ventilation system 2) 尽量采用平行作 业 (Adopt parallel operation) 上山间距20m左右 区段煤柱8 15 m 下区段回风平巷超前 本区段运输平巷100 150m 联络巷间距80 100m (四) 主要生产系统 1、运煤

3、系统: 2、运料排矸系统: 3、通风系统: 4、供电系统:从运上 输入 5、压风及安全用水: (管路经运上) 风帘 风窗 风桥 风墙 风门 (五)构成采区生产系统的巷道类型 (或采区巷道布置的基本规律) 回采巷道 直接为回采工作面服务 横 向(沿走向); 上山巷道 为各区段服务 ,纵向(沿倾 斜); 采区上、中、下部车场 联结上山与 区段平巷 纵 横相联; 硐室:绞车房、变电所、煤仓等。 附属于上述各类巷道的联络巷。 二、采煤系统分析 采煤系统回采巷道的掘进与回采工作在 时间上配合及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 (一)区段参数: 区段斜长:L区 = L采+ 2L巷+ L柱 区段走向长: 区段斜长: 我

4、国 兖州 美国(综采 ) L采 120 200m 300 m 246 m,335 m 综采 150 m L柱 015 m; 普采 综采 L巷 2.5 3.0m 4 4.5 m 区段走向长 区段走向长 = 采区走向长 普采 500 m 综采 1000 m 技术发展趋势:加大 国内:2430 m(采区一翼) (二)区段平巷的布置 巷道布置的内容:巷道用途、数量、位置和 巷道之间的时空关系 1、普采或炮采区段平巷布置 1)区段回风平巷(轨巷):track subentry (1)功用:轨道运输、回风、行人。 (2)要求:与采面上出口相连,必须沿煤 层掘进; 断面要符合运输、通风、行人、安全 等要求;

5、 1)区段回风平巷 轨道要求 : i、坡度i =3 5%0 ,有时6 10 %0 ,以利于 矿车运输、流水; ii、能适应弯道。1t矿车 , R 6 m , 1.5t矿车 , R 9m iii、轨距与全矿一致 (3)施工措施:(working) 轨道要求巷道按腰线沿煤层走向掘进。 两端安绞车时也可以按中线掘进,分段取值 。 2)区段运输平巷(机巷)( conveyer subentry) (1)功用:铺输送机,运煤或物料,行人。 (2)要求: 与采面下出口相连,必须沿煤层掘进。 位置、断面利于装运煤。 方向要求直或分段取直,利于运煤。 链板输送机每部长200m,允许弯度值 12m2 风巷:铺轨

6、。以设备最大外廓尺寸定,S 10m2。 (1)机巷、风巷定向取直、平行布置,保持 采面等长; (2)机巷、风巷分段定向取直、平行布置, 保持采面等长; (3)施工技术:沿中线定向取直或分段取直 。 3、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区段平巷布置特点 1)巷道布置(坡度及方向等):同普采、综 采。 2)巷道支护 锚网支护,适应产量高、推 进快的要求。 3)加大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 设中切眼。 (1)中切眼 在采面推进方向走向中部开 掘的、连通机巷、风巷且与开切眼长度相近 的联络巷。 (2)中切眼位置 根据采面连续推进长 度及设备性能,避开应力集中区,选择围岩 稳定、无淋水的地段。 与区段平巷交角为85O为宜。

7、 (3)中切眼断面及支护 断面 10m2;支护 锚网支护 平六矿:煤巷锚杆间距0.7m, 锚杆长1.8m ,冷拔钢丝网,14#钢丝,网孔40*40mm (4)中切眼作用: q解决掘进期间局部通风问题 如:JBT局扇或 JBD622局扇 ,有效供风长度 700m 利用中切眼,缩短了供风距离,减少了风 筒占用量,降低了风阻,提高通风效率。 中切眼作用 q 解决长距离掘进供电问题 综合掘进机容量300kW以上,低压供电困难 ;设中切眼后,可将移动变电站放在中切眼 附近,高压供电 q增加安全避灾通道 q加快了巷道掘进速度:风巷煤可通过中切眼 从机巷一起运出,材料由风巷运进方便 (5)通过中切眼方法 q

8、 采面通过中切眼前,提前30 50m(动压 影响之外)加强支护或替换支护。 q 保持采面与中切眼交角为85o q 拆出风门,设临时风帘。 q加强中切眼顶板管理。 4、最下区段机巷如何布置? (三)区段平巷布置方式: 1、双巷布置:上区 段机巷与下区段风巷 统一布置 双巷同时一次掘出, 轨巷超前 优点:(1)掘进通 风容易; 2)安全好 进出掘 进面有两个出口,对 回采也有避灾出口; 区段平巷双巷布置 双巷布置的优点: 3)可超前勘探煤层变化,利于为机巷定向; 4)泄水方便; 5)易送物料到机巷(安装维修); 6)为上、下采面及时接替创造条件 。 双巷布置缺点: (1)下区段风巷受采动影响,维护

9、时间长且困难; (2)若设备放在下区段风巷内,需重新移置电路和 油管等。 (3)损失区段煤柱 2、一条半巷布置 上区段机巷掘出,下区段风巷掘一半 优点:同双巷布置,利于接替,一半长巷道 易维护。 3、单巷布置 Fig. 94(b)示,分 巷布置, 10o 时, 下行风,设备在上巷, 可用于低沼矿井。 Fig.94(c)示,设 备在机巷,要求机巷大 断面。 4、高沼矿设瓦斯尾巷的双巷布置 高沼矿:Fig.9 5示,双巷布置设瓦斯尾巷 。 (四)单工作面与双工作面布置 Fig.9 6示,对拉工作面 1、对拉采面生产系统 运煤:上采面下运 下采面上运 通风: (1)1 进风,2、3 回风,下采面下行

10、风; (2)2、3 进风,1 回风,上采面下行风; (3)串联掺新,3、1 进 风,2 回风。 1中间运输平巷 2上轨道平巷 3下轨道平巷 对拉工作面 2、上、下采面错距: 一般5m ,木垛维护。 3、优、缺点及适用: 优点 减少平巷掘进量和 维护量;采出率高;占用设备少;生产集中 ;管理方便。 缺点 上、下采面交接处难维护。 适用:非综采工作面;顶板中等稳定以 上;瓦斯少。 (五)工作面回采顺序 1、采面后退式: Fig.97(a)示,由采 区边界附近向采区上山 方向推进采煤。 适用: 我国广泛应用 2、 采面前进式 : Fig.9 7(b)示 ,采面由采区上山 附近向采区边界方 向回采,区

11、段平巷 沿空留巷。 问题:少掘巷;采出率高 ;要求支护技术和手段好 ;要防漏风;留巷困难。 适用: 少用。 工作面回采顺序 工作面回采顺序 3、采面往复式: Fig.97(c)示。 上采面前进式,沿空留巷;下采面后退式, 沿空留巷。 优点:缩短搬家距离;采出率高;少掘巷道 。 适用:鸡西、阳泉、开滦均有用。 工作面回采顺序 4、往复旋转式: Fig.9 7(d)示。 使综采面旋转180, 往复回采,沿空留巷 。 优点:采面不搬家; 少掘巷; 缺点:煤损大;回采 技术复杂;转折点难 维护,设备折损严重 。 适用 :少。 (六)区段间无煤柱开采的回采巷道布置 1、 沿空留巷(巷帮充填) :工作面采

12、煤后沿采空区边 缘维护原回采巷道前进式沿 空留巷:采面前进式回采, 沿采空区留出平巷。 2)后退式沿空留巷:先掘 区段平巷到采区边界,采面 后退回采,沿采空区留出平 巷,为下区段服务。 沿空 留巷 3)往复式沿空留巷:Fig.9 7(c)示 4)沿空留巷适用: 中倾斜以下,厚2m以下的薄及中厚煤层。 沿空留巷比较困难,使用的比例有下降的趋 势。 沿空掘巷 1)特点:沿上覆岩层稳定的采空区边 缘或仅留很窄的煤柱掘巷。 2)沿空掘巷时回采面接替顺序 (1)区段跳采接替方 便;巷道掘进量少;生 产分散;“孤岛”采煤 矿压显现强烈; 适用:采区区段数目 多。 单面保持采区产量,区段顺序接替 (2)沿空

13、掘巷区段顺序接替 区段平巷双巷布置,留 煤柱20 30m,回收部 分煤柱。 适用:区段数目少;矿 压大,不宜跳采时,增 加了平巷及联络巷的工 程量 (七)采场通风方式与回采巷道布置 1、工作面通风的要求 : 符合安全规程,防止上 隅角瓦斯聚积; 防漏风; 通风系统简单; 风巷断面足够。 上隅角 2、通风方式 qU型通风 Fig.9 9(a ) 通风系统简单,漏风少,风流 线路长,变化大。 适用:瓦斯不太大,我国常用 ; 瓦斯大,设瓦斯尾巷, U + L通风 通风方式 q Z型通风 Fig.9 9( b) 顺流通风方式,风路短 ,通风效果比U型好 通风方式 qY型通风 Fig.9 9(c )示,

14、稀释风流中的瓦斯 。 要求:有边界上山回风。 偏Y型通风,Fig.9 5,改 2进风 通风方式 qH型通风 Fig.99(d )示,系统复杂,稀 释瓦斯 qW型通风 Fig.9 9(e )示,对拉工作面 (八)地质构造影响时区段平巷布置 q断层构造, Fig.9 10示,权台矿综采面布置之一 陷落柱 Fig.9 11示,范各庄矿 第三节 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法 一、大采高一次采全厚综采工艺特点 1、采高:3.55.0m 2、设备大功率、高强度、高可靠性机电一 体化设备 例:大柳塔矿 采高:4m; 采煤机:6LS03型双滚筒电牵引采煤机, 总功率1500kw,生产能力2000-2800t/h 液压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