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2 PPT课件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18342972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的歌会2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的歌会2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的歌会2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的歌会2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的歌会2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的歌会2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的歌会2 PPT课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 南 的 歌 会 沈从文 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 ),原名沈岳焕,湖 南凤凰人。一生创作 的结集约有多部 ,是现代作家中成书 最多的一个。他不但 是本世纪最为优秀的 文学家之一,而且是 著名的物质文化史专 家。 1922年沈从文离开湘西去北京时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 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 作,如边城、长河等。 沈从文全集总览 边城生活书店 1934年首版 沈从文在他的湘西系 列中,提出了人与自 然“和谐共存”的,本 于自然,回归自然的 哲学。“湘西”所能代 表的健康、完善的人 性,一种“优美、健 康、自然,而又不悖 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 晚年沈从文

2、 1949年以后,沈从 文长期从事文物研 究工作。先后在中 国历史博物馆、故 宫博物院研究中国 古代服饰和物质文 化史。1981年出版 了历时15年写成的 中国古代服饰研 究专著。 1956年沈从文在历史博物馆工作时摄 段落结构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 ,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 术的品味与赞赏。全文共五个自然段, 可以分成四部分。 n第一部分(1),总起全文,点出云南是诗 歌的家乡,为下文描写云南的歌会作了铺垫 。 n第二部分(23),写山野对歌。 n第三部分(4),写山路漫歌。 n第四部分(5),写村寨传歌。 多角度地描写“歌会” 文章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

3、唱歌的情景 ,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 第一个场合写“对歌”,注重对唱歌人的描写。例如第2段 描写了“一个年轻妇女”,她唱败了三个对手之后,作者刻 画了她的动作、神态:“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从荆条 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 笑显得轻松快乐”,除了体会到这位歌手的轻松快乐之 外,读者还可以体会到她的几分自豪。接着作者就“这种妇 女”做了总结即“多的是”,会令读者们羡慕不已。但作者 并没有就此了解,而是继续描写这类妇女的性格特点“ 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从外貌看上去就是一位干 净利索人,她们不仅唱歌在行,而且打秋千也很出色。经过 作者的寥寥

4、几笔,我们会对云南的妇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让我们不禁再次从心底萌生出几许赞叹。 第二个场合写“漫歌”,注重对唱歌人所处的 优美环境的描写。文章中第4段描写赶马女孩 子唱山歌,与上一场合不同之处,本段没有着 重对女孩子进行描写,而是描写了她们周围的 环境:“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 朋唤侣”,描写出云南美丽的风光。特别对充 满生机的山鸟的描写,更增添了“漫歌”独有 的特色。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 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云 雀群与女孩子们的唱歌相互应和。或悠扬或质 朴,鸟儿与女孩交相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 山野田园交响曲。 第三部分写“传歌”,因为所介绍的“金满

5、斗会”比较 热闹,所以作者注重对场面的描写。“金满斗会”的发 起人是“村子里人”,地点就设在“住处院子两楼”和 “长长屋廊下”,人员是“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 “妇女占多数”,参加人员也大多为普通村民,但打扮 得是珠光宝气,银光闪闪,像过年一样;“六人围坐一 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时间和形式的安排 “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这场面与前两个相比 截然不同,第一个场合实际上就是“独唱”,尽管是对 歌,也是要一对一的独唱;第二个场合是“小合唱”, 几个赶马女孩走在山路上,随意地悠闲地唱着山歌;第 三个场合是“大合唱”,百多人聚集在一起唱十二月 花和其他本地好听的曲子,那声音“合起来却如一

6、片 松涛,在微风荡动中舒卷张弛不定,有点龙吟凤哕意味 ”,因此这个“盛会”显得隆重而热烈,并且更加令人 难以忘怀。 点面结合的场景描写 虽说是三个场景的歌会,但每个场合又都运用了点与 面相结合的方法,加以描写。第一个场合是“对歌” ,先是整个介绍对歌的情况,人们来自四方,都蹲踞 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互不见面,唱的多是情 歌;然后抓住一位年轻妇女加以特别描绘,她唱败了 三个对手,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又如第三个场合 是“传歌”,同样先是介绍“金满斗会”的场面,盛 况空前,男女老少全来参加,传歌连唱三天,妇女们 打扮得像过年一样最后着重描写了一位年过七十 的老者,“牙齿早脱光了,却能十分热情整本整套地 唱下去”,以此来反映老一代的智慧和热情。 点面结合的描写,使我们不仅对歌会的大致情况有所 了解,而且对歌会中人们的表现也留有深刻的印象。 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制作 2004.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