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8342910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遵义四中遵义四中 201720172018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半期试题语文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半期试题语文 满分:满分:150150 分分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50150 分钟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6 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夹克衫 王溱 陈立这些日子燥的牙花子都肿了。 陈立是理发员,在市政府大楼里的理发室工作。 一天,吃了午饭,陈立坐在沙发上刚要眯眼休息一会儿,一个小伙领着一位穿着夹克衫 的中年男人走进来。陈立定眼一看,是市长。以前在电视上见过。 这天陈立下班回家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老婆体检发现肺上有块阴

2、影。老婆哭了。第二 天复查得知,是肿瘤,假不了,但良性恶性要活检才能最后确定。陈立立马觉得头都大了, 无论怎样,手术避免不了。这一做手术,钱就会像流水般花出去。陈立的背上像压上了一尊 石磨。 祸不单行,女儿所在的饭店经营不善,闭门歇业。女儿失业了。 陈立有些落魂失魄,拿着推子两眼分神,以至于被剪发的那位科长都看了出来,忙问怎 么了?陈立说没事没事,只是昨晚睡得晚了,精神不好而已。人家科长不是好糊弄的,非要 刨根问到底。陈立只好如实相告。科长说,我只负责透个信给你,最近市里一家私企马上要 上市,他们那里的待遇非常高。你女儿如果能进这样的企业就好了。科长给陈立留下了这个 企业的名字,然后说你找找人

3、帮忙,未必没希望。 副秘书长来理发,理了一半,陈立说,不好意思啊秘书长,有件私事我想请您帮忙。副 秘书长说只管说来,能帮肯定帮。陈立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副秘书长听罢摇摇头说,这个 私企老板很牛,我在他眼里未必是个人物,开不了这个口啊! 开口求市长吧,看来只有他能帮上这个忙。陈立又不敢对市长开口。 那天市长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但那天市长的声音很大,陈立从言谈中听得出,因为一个 属下要市长帮着给他的亲属安排工作,市长正对下属发火。放下电话,市长又对站在一旁的 秘书说,以后记住,凡是找我办这种事的统统给我挡出去。八项规定说得多清楚了,还抱幻 想。 陈立听了,庆幸自己没开口,否则一顿批评是少不了了。 -

4、 2 - 中午市长又来了,依旧穿着那件深蓝色的夹克衫。陈立发现市长很喜欢穿那件夹克衫, 除了炎热的夏天,夹克衫几乎不离身。有一次陈立给市长理完发,拿衣服时发现,衣领都有 些发白了。陈立纳闷,市长怎么就不换件新夹克衫? 突然,陈立的手机响了。市长被铃声惊醒了,诧异地抬起头来望着陈立。对不起领导, 我接个电话,是女儿的。陈立边说边按下键盘,秘书想上来阻挡,市长挥挥手让他退到一边。 女儿的哭声传来了,陈立一下子收紧了心。陈立已经明白,女儿的哭声便是坏消息。果然, 老婆的胃部又发现了阴影。 陈立的手颤抖着,声音也在颤抖,眼里的泪水在打转。 市长见陈立扣上电话,忙问,怎么回事? 陈立强忍着痛苦摇摇头说,

5、没事,没事。继续拿起剪刀。 好了,先说你的事。市长一把扯下身上的围布对陈立说。 真的没事。陈立的眼圈都红了。 别忍着。有什么困难说出来,我毕竟是市长,有些忙帮得上。 陈立哽咽着把老婆有病的事告诉了市长。 好了,我知道了。调车送陈立去医院。市长对秘书说。 您的头发秘书迟疑着说。 我的头发怎么了,比病人还重要?别紧张,也别惊慌。有句话叫车到山前必有路,还有 句话叫天无绝人之路。要有信心。市长拍拍陈立的肩头安慰道。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是大圆满。陈立老婆在市里最好的医院,找了最好的医生做了肿瘤 切除。女儿如愿进了那家私企。这一切都是市长关照的结果。 陈立和老婆商量,无论如何要感谢一下市长。怎么感谢也犯

6、了难,市长缺什么?什么也 不缺。陈立想起市长那件夹克衫。 市长坐在理发椅里看着陈立托着那件跟老婆跑了好几家商场买来的夹克衫,脸上露出了 一丝笑容。好啊,谢谢你们。我收下了,我喜欢夹克衫。但要付钱。这是原则。你们帮我买 来就是情谊,我收了就是领情。 后来陈立发现,市长还是一直穿着那件旧夹克衫。他悄悄问秘书,秘书告诉他,你知道 那件夹克衫是谁给他买的?市长的母亲。老人家已经不在了,但市长一直不肯丢弃。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小说着力刻画了市长清正廉洁、讲究原则的形象,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有对市长语 言、动作的描写,也有对其神态、心理的描写。

7、- 3 - B. 为了让身患癌症的老婆有点希望,看到曙光,陈立决定替女儿找份像样的工作,就主动向 副秘书长寻求帮助。 C. 小说开头简洁明了,开头写“陈立这些日子燥的牙花子都肿了”,设置了悬念,激起读者 阅读的兴趣。 D. 小说中的科长形象,虽然笔墨不多,但血肉丰满。他想帮助陈立解决困难,但爱莫能助, 便告诉陈立去找市长。 E. 小说以理发室为场景,通过对陈立一家遭遇的叙述,把市长和陈立两个地位悬殊的人物关 联起来,塑造了市长一身正气、讲人情的好干部形象。 2. 小说中的陈立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 小说以“夹克衫”作标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1. AD 2

8、. 手艺精湛。陈立理发时动作娴熟,市长在理完发后露出满意的表情。 老实本分。市长询问情况时,最开始忍着没说。有责任心,他为妻子的病、女儿的失业 忧心如焚。有感恩之心,买件夹克衫感谢市长的帮助。 3. 使小说结构严谨,夹克衫起线索作用。它把市长来理发室理发、陈立向市长诉说家事买 夹克衫感谢市长等主要情节串连起来,形成完整的故事。推动情节发展。陈立发现夹克衫 衣领有些发白,为下文买件夹克衫感谢市长埋下伏笔,再引出一直不肯丢弃它的原因。丰 富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市长一直穿着母亲买的夹克衫,表现了市长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

9、正确的两项”, 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 境。A 项,“心理的描写”错,小说中并没有对市长的心理描写。这是考查人物形象以及塑造 形象的技巧。D 项,“血肉丰满”分析不准确,另外也不是他让陈立去找市长的。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小说中的陈立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人 物形象。概括人物的形象要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考虑人物的 身份进行准确定位,进而进行概括。首先作为丈夫和父亲,他为妻子的病情忧心,为女儿的 工作担心,体现了他顾家爱家人的特点,对家庭有责任心。其次是在市长帮助他后,对市长 充满感激

10、之情,想到要表示感谢,体现了他的感恩之心。 点睛:从具体的做法来看,首先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作者的 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的语句,比如本文中对于“陈立”的言行举 止的描写,然后进行概括。如他为老婆女儿的事担心的牙龈都肿了,说明他是个对家庭有责 - 4 - 任心的好丈夫、好父亲;他想找市长帮忙,可不敢开口,听见市长拒绝下属找他帮忙的电话, 庆幸自己没开口,说明他面对权威有些畏惧心理;被市长帮忙后,他无论如何也要感谢市长, 说明他有知恩图报,有感恩之心。 3.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小说以夹克衫作标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这是考查标题的用

11、意。分析小说标题,可以联系小说的三要素即情节、人物形象。首先“夹 克衫”是小说的行文线索,从市长来理发、陈立发现市长的夹克衫衣领发白、陈立夫妇为感 谢市长的恩情而买夹克衫,小说的主要情节都和夹克衫密不可分。其次“夹克衫”的出现推 动了情节的发展,小说情节前后照应,层层铺垫,都是围绕夹克衫展开的。再次从小说要反 映的思想情感方面,在文末揭示市长一直穿这件夹克衫的原因,显示了市长的孝心和对母亲 的思念,丰富了小说的主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 热点话

12、题。 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 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有人对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 中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 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如果把“有用”等 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梦想,的确没那么简单。 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 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 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 成终生

13、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 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就在于丰富个人素质。大学 教育能使人视野宏阔、见识丰盈,并塑造人的价值观,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 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 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 对读书丧失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7 年 1 月 18 日) - 5 - 材料二 在 1 月 3 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 90 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最 后演变成为撕书直

14、播。 她们对礼物中的书本不屑一顾,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 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 如今,“读书无用论”渐渐流传,一是因为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 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因为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大部分知识内 容都会忘记。 读书有何用?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 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 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也要学,是 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 所以,网红

15、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你”读不读书才重要。 (选自“红网”,2017 年 1 月 4 日) 材料三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让人惊诧的是,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 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那么这就引出了一系列问题: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市场?一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的对教育情有独钟。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 这些“高考名村”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就出过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鲜活案例,促 使后人争相效仿。二是尽管生活贫困,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 生活,全力供应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 要想彻底铲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 的分配。诸如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名校联合招生等教育改革措施,应该向农村考生重 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 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 育问题。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6 年 3 月 1 日) 4.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