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5070236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8341987 上传时间:2019-12-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507023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507023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507023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507023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507023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507023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90507023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安平中学安平中学 2018201820192019 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普通班语文试题高二普通班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

2、文字,完成各题。 下一代史学是什么样子?显然,没有人能精准预测史学未来发展的每一个节点。不过, 鉴往可以知来,我们可以从 20 世纪以来史学的发展历程来观察史学未来发展的大致趋向。 史学与其他学科融合,不断打造“新史学”。到了 20 世纪,史学的变革不断加速,日渐 从传统史学走向“新史学”。20 世纪 50 年代之后“新史学”曾一度雄踞史坛、风行一时。在 这一过程中,“新史学”伸出了两只手,一只与自然科学牵手,另一只与社会科学相挽,不 再“闭关自守” 、束缚在单一的史学研究模式之中。在西方,从鲁滨孙的史学需充分利用“新 同盟军”的呐喊,到年鉴学派“打破学科之间围墙”的呼唤,都旨在倡导跨学科、多

3、学科研 究,随之而来出现了现代史学的多个分支学科,如心理史学、计量史学、口述史学、影视史 学等。在中国,自 20 世纪初以来,“新史学”运动也是一浪接一浪。梁启超强调“新史学” 研究应当 “取诸学之公理公例而参伍钩距之, 虽未尽适用, 而所得又必多矣”。 不过, 正当 “新 史学”特別是西方“新史学”踌躇满志之时,也出现了诸如“被砸得粉身碎骨的历史学”“没 有人的历史学”等质疑,一些人认为“新史学”成了“非史学”,丧失了史学的社会功能与 学术价值,“新史学”将来会发展到什么样子,当下还看不清楚,但史学与其他学科融合之 势却难以阻挡。 东西方史学交流互鉴、取长补短。中国传统史学有许多值得西方史学

4、借鉴之处。正如有 - 2 - 学者所言,“不同源流的史学,会而合之,比而观之,更是学术上的盛事。缺乏史学思想的 互通,人类将难有互相了解之日。”在 20 世纪以来的史学发展历程中,东西方史学交流互鉴 日益增多。展望未来,这种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必定不断出现新局面。虽然东西方史学交流 互鉴、取长补短是史学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向,但当前面对西方学术文化上的霸权,我们还有 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可谓任重而道远。 唯物史观为重绘世界史学版图创造了条件。19 世纪 40 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 观,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同步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国 际史学也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

5、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力指导和推动史学发展,不断凸显自 身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史学始终关注普通民众和他们在历史上的作用,留意处在社会底层的 人们的生活状况、喜怒哀乐、前途命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指导历史研究的科学理论, 其价值必将在史学未来发展中进一步凸显,也为重绘世界史学版图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 年 11 月 26 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学未来发展的大致趋向可以从 20 世纪以来史学的发展历程中得到观察。 B. 现代史学多个分支学科的出现,使得史学日益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景象。 C. 西方学术文化上的霸权,阻碍了东西方史学的交流

6、互鉴、取长补短。 D. 马克思唯物史观在指导和推动史学发展过程中,才凸显了自身的价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指出了史学未来发展的大致趋向,并从三个维度进行论证。 B. 文章从西方和中国两个角度论证了“新史学”与其它学科的融合。 C. 文章第三段引用学者的言论证明了中西方史学交流互鉴、取长补短的观点。 D.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的不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20 世纪以后,“新史学”完全脱离了传统史学,曾经一度雄踞史坛。 B. 质疑“新史学”的观点是认为它丧失了史学的社会功能与学术价值。

7、 C. 西方学者并没有认识到东方史学有许多值得西方史学借鉴的内容。 D. 马克思主义史学关注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状况,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价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1 分) - 3 - 暮雨乡愁 张清华 一个人在外面呆得久了,方知古人在诗歌里所写的那些思乡的愁绪,并非尽是“强说” 的装点之辞。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日暮时分,烟波江上的愁思不知不觉地就 弥漫开来。海德堡冬日的白昼格外短促,刚刚还是中午,一转眼就到了黄昏,薄暮乍起,惨 淡的云如烟如雾地浮起来,涅卡河边的那些形体巨大的柳树在冷风中瑟缩着它们的枝条,几 天前还挂

8、满了深黄的枯叶,而今已如此寥落寒碜,还有那些枝条如乱箭般高插云霄的杨树, 在冬日的天空下也显得格外苍凉凄楚。这些特别带着东方色彩的草木,似乎特别能够勾起人 思乡的情怀。还有河边的那群大雁,它们散乱在草地上,整理着羽毛,在风中发着呱呱的悲 鸣,看样子这个冬天它们是不准备离开这里了。眼前的这一切明明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在那 么多古典诗词里被反复吟咏描画过的意境,而今却原封不动地搬到了迢迢万里的西洋夷域, 怎不让人生出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莫名愁绪。 人们总是把乡愁简单地理解为对家的依恋或对故地的追忆,其实这样的理解未免太褊 狭具体了。事实上乡愁是一种真正的绝望,一种生命里同来俱在的愁思。愁不是空间的,

9、而 是时间的,它的方向是遥远的过去;乡愁不是恋物,而是自恋,它所牵挂的不是那片事实上 常常显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命与韶光。古往今来那么多思乡的诗篇,细 细想来,原来都是歌者在哀叹岁月的逝水对自己无情的抛掷。海德格尔说, “故乡处于大地的 中央” ,看起来这是一个空间的理念,但细想这故乡仍不过是指人“长大的地方” ,因为那里 印下了稚儿的足迹,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抛洒在了那里。生命的家宅,记忆的归宿, 稚儿离开了那里,是因为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已挥手远去,他已踏上被命运抛离的注定远游他 乡的不归途!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离,便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情景, 一旦你回

10、来追寻,也早已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伤心之地。 我便想象那位初唐的诗人,在登上幽州古台时的悲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 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原曾觉得他的悲号未免有些夸张,但今想来,那命运对每个生 为凡胎的肉身不过就是这样设定,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凭你把酒问青天、 悲呼浩叹,天道总不会屈就人道,肯给你些许丝毫的通融怜悯。因了这个宿命,中国的诗人 骚客们,自汉以后便都变成了唯美的感伤主义者,他们是文人,但同时又是诗哲,我想中国 的文学中之所以有一个很特殊很强烈的乡愁的传统,恐与这种生命本体论的哲学,和他们悲 剧论的人生观念不无关系。 一个人在冷雨中独立前行。

11、便是把你想象成那行列中的来者,你终究也是你自己。来 者和去者,在那永恒的天道中相差多少?想到此,剩下的便只是释然。感伤主义并不见得就 是只懂得颓伤,如果是导向对生命的深在和洞悉的认识的话,感伤当然也包含了真正的彻悟 和坚强。因为一切并未缘此而中辍,因了那永远的乡愁,他们去作那不断的远游。因为真正 的家乡是没有人能够返回去的,你看见了苍茫的来路,但循着那布满荆棘的路途回去时,看 - 4 - 到的无非是一个愁字,就像鲁迅在他的小说里描绘的一样,你看到的是变了的一切,而别人 看到的则是变了的你,月光下的故事已然变成了永久的追忆,童年时的伙伴促膝而坐也如不 曾相识,这就是故乡鲁迅小说中的诗。没有人像他

12、那样明白,即便是置身于故地和亲人 中间,也仍有一种命定的深深的孤独。更不要说在那脉脉温情之外,还布满着温柔的陷阱, 在那缱绻的话语中间,也还响着令人心寒的弦外之音。亲情和爱在那里相迎,仇恨和刻毒也 定然已经久候。 然而这也终究改不了那份执着又强烈的向往与追怀。你知道,那些忧愤与不平,实际 上早已经与那份情感的执拗断了关系,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可救药者,纵然那故地已是泥 泞的陷阱和煎熬的火坑,你也跳定了。 永世的来路,无悔的方向。暮雨中思乡的旅人,她正离你越来越远,也离你越来越近。 (取材于作者同名散文,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作者身在

13、异国他乡,又恰逢阴冷的冬季,所以对家乡的思念油然而生,比以往更为强 烈。 B.黄昏、薄暮、烟云、寒柳、杨树、大雁等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用来表达思乡之情的形 象。 C.作者对“乡愁”有了新的理解,他借用鲁迅的小说故乡形象地阐释了这种独到见 解。 D.本文紧扣“乡愁”的主题,大量引用或化用中国古典诗词名句,使文章的文化气息浓 厚。 5、第段画线句中“天道”和“人道”的含义各是什么?(3 分) 6、作者在第段中引用了“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其作用是什么?试做 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猪年大年初一

14、当天,8 部电影集体上映,当日票房超 14 亿元,创国内单日票房新高。如 今,过年看电影,已成为很多人春节的“必选项目”。 “科幻”成为今年春节电影档主题词。据国家电影资金办初步统计,科幻大片流浪地 球上映 5 天,成为领跑春节档的票房“黑马”。而充满科幻元素的喜剧电影疯狂的外星 人紧随其后。 近年来,“过春节看电影”已成为各地的一项新年俗,很多影城春节期间日均上座率增 - 5 - 长十分明显。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全国有超过 1.1 亿人次到电影院观影,全国电影票房超 过 50 亿元。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饶曙光说,今年春节档影片类型丰富,品质、口碑都不错, 满足了观众多样化、差异化观影需

15、求。 (摘编自于佳欣变化中彰显中国发展活力透视过年方式之变,2019 年 2 月 11 日 新华网) 材料二: 流浪地球票房已超 30 亿,收获了票房,也收获了口碑,展现了中国人全球意识的不 断增强。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围绕着中国传统文 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中国电影开始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 理事长明振江认为:“中国电影历史题材多、现实题材正在崛起,但未来题材一直未有突破。 流浪地球横空出世,极大地满足了中国观众的观影需求。”与好莱坞不同的是,中国科 幻是把整个人类当作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也是中国科幻最有魅力的部分。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

16、说:“带着家园流浪,这样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 感。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起了与好莱坞科幻大片不一样的、属于中国的科幻。”北京师 范大学教授黄会林认为,该片充满着中国独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情义,既 有家园情结,又透视出家国情怀。 流浪地球的热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在观众的如潮好评中,我们看到中国电 影工业体系正在走向成熟,中国正在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摘编自牛梦笛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正走向成熟,2019 年 2 月 17 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根据有关数据,截至 2 月 10 日 18 时,春节档内地电影票房累计超过 55 亿元,排名前三 的影片票房均破10亿元 : 流浪地球 票房19.24亿元, 疯狂的外星人 票房14.10亿元, 飞 驰人生票房 10.13 亿元。 实际上,票房创造历史新高并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