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833119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气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气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气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气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广西科技大学液压控制课程设计专业班级: 机自 Z111 班 学生姓名: 韦宇新 指导老师: 丁黎光 设计时间:2014 年 1 月 6 日-15 日上午2目录1、前言.32、课程设计题目.43、原始资料1、 液压系统图.42、额定流量.53、油口符号.54、液压站简介.54、设计内容1、设计前了解集成连接装置.52、分析集成块.63、介绍问题.74、差动连接回路集成块图纸说明.75、集成回路底板和顶盖介绍.85、结束语.96、参考文献.113前言本次气液压课程设计是液压站集成回路及集成块设计。每位学生都是根据液压系统图设计集成块,但设计的内容不一样。在课程设计之前,学生已经气液压相关知识,对

2、气液压传动有一定的了解,可自行分析气液压传动回路图了。老师也在课程设计开始之前把课程设计的相关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了。学生要通过思考,查阅资料,选择零件,设计,动手来完成本次的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完液压传动之后,进行的下一个实践性教育环节,它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液压系统图,用集成块单元回路表示出来,另一方面,为今后的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设计任务如下:1、把液压系统图分解成集成块单元回路图;2、图纸画出其中一个集成块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后视图、主视图的三个剖面图;3、图纸画出集成块的外观图;4、图纸画出集成块的单元回路图;完成的工作量:1、设计说明书一

3、份2、集成块各视图(A1 纸绘出)41、课程设计题目:液压站集成回路及液压缸集成块设计液压缸差动连接回路集成块型号:JK63 三孔 尺寸:155140112 (长宽高)2、原始资料1、液压系统图:5图中所示是利用二位三通换向阀实现的液压缸差动连接回路。当三位四通和二位三通换向阀在左位工作时,液压缸差动连接作快速运动,当二位三通阀电磁铁通电,差动连接即被切除,液压缸回路经过调速阀,实现工进,三位四通阀切换至右位后,缸快退。2、额定流量 qn 60 L/min ,额定压力 P6.3MP a3、油口符号:P - 压油口( P 1 ) - 螺钉孔T - 回油口( O、T、P 2 ) 、B - 工作油口

4、K - 控制油口(X、) G - 定位销孔 - 泄油口() D - 固定螺钉直径4、液压站简介:液压站是由液压油箱、液压泵装置及液压控制装置三大部分组成。液压油箱装有空气滤清器、滤油器、液面指示器和清洗孔等。液压泵装置包括不同类型的液压泵、驱动电机及其它们之间的联轴器等。液压控制装置是指组成液压系统的各阀类元件及其连接体。3、设计内容:1、设计前了解集成连接装置:集成块组是按通用的液压典型回路设计成的通用组件。它由底块、集成块和顶盖按顺序叠积,用四只长螺栓垂直固紧而成。液压元件一般安装在集成块(也称单元回路块)的前面、后面和右侧面,在侧面不安放元件,留着连接油管,以便向执行元件供油。为了操作调

5、整方便,通常把需要经常调节的元件,如调速阀、溢流阀、减压阀等布置在右侧面或前6面。元件之间的联系借助于块体内部的油道孔。2、分析集成块:上图液压系统图用于调速控制回路的差动连接回路。将此图分解成集成块单元回路。集成块单元回路图:液压系统图有 5 个元件,分别为:溢流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单向阀、调速阀、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将这 5 个元件分解成两个集成块。第一块集成块包含溢流阀和三位四通阀,第二块集成块包含单向阀、调速阀和二位三通阀。7现只对第二块集成块进行分析:从第一块电磁阀进油后,通路连接油缸 A 腔和第二块电磁阀的 P 口;第一块电磁阀的泄油口连接单向阀的进油口和调速阀的进油口;单向阀

6、和调速阀的出油口都连接到电磁阀的 T 口;电磁阀的 B 口连接油缸的 B 腔。元件在通道体上的初步布局往往要用试凑法摸索,多设计出几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其中比较合理的方案。3、介绍问题: 在所设计的集成块上的总进油路 P 和 T 是否要连接到三孔或两孔的 P 和? 每个集成块都有回油路,为什么还要安排泄油?问题回答: 如果设计的集成块是底块就要连接到贯穿整个集成块的进油口 P 和出油口 T,如果设计的是底块以上的集成块则不用连接到此前说的 P 和 T 口,而是在底块进油的零件对应的位置打孔进油就可以了。出油口也一样。 回油路回油是大流量的,而根据需要,有时为把多余的油从泄油口排出,所以要安

7、排泄油通道和泄油口。4、差动连接回路集成块图纸说明:(一)图中布局了差动连接集成块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后视图、主视图三个位置的剖视图 A-A、B-B、C-C。(二)由于把单向阀放在集成块的右侧,调速阀放在集成块的前面,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放在集成块的后面,所以右视图显示的是单向阀底板的各孔情况和底板的位置布置;主视图显示的是调速阀底板各孔的情况和底板的位置布8置;后视图显示的是电磁换向阀底板各孔的情况和底板的位置布置。通常是按单元回路的通路要求在集成块钻孔构成通油孔道。在集成块的三个侧面安装所需的板式控制元件,左侧面安装通道往执行元件的管接头,所以左视图显示的是油缸 A 腔和 B

8、腔的位置。(三)大部分通道在三个剖视图中可以看出通道连接。只有调速阀的出油口 B、单向阀的泄油口和调速阀的泄油口没能剖到,现在对它们进行说明一下:调速阀的出油口 B 在主视图 B 所在的位置从前面向后打通,孔深为 95mm;单向阀的泄油口直接从右侧泄油孔所在的位置直接向左打通到泄油道 L 的位置,因为泄油口 G 和泄油道 L 的位置对应,不用其他方法就能达到泄油目的。(四)图纸上还附上一个块单元图来帮助看懂图纸各图;一个动作表来表示电磁阀的动作情况,通过控制两个电磁阀通断的不同使得油缸动作不同,其中包括快进、工进、快退、停留。(五)表示各孔的表:对各孔进行编号,在表中用编号就可表示出各孔的尺寸

9、和各孔之间的联系。为分析集成块孔道情况提供了方便。(六)外观图是从前面方位观察到的集成块的外观图形的,此外观图相关尺寸也是经过查表所得。由于电磁换向阀大部分的被集成块覆盖,且是从正面观看,所以很多结构未能显现出来。(七)图纸上还有一些技术要求对集成块进行补充说明和规定一些要求。 5、集成回路底板和顶盖介绍:(一)底板的作用,一是将集成块固定在油箱面板上,二是将 P 孔(或 P1孔) 、O 孔和螺钉孔、合用的 L 孔从底板上引出,用管接头连接到相应的泵源或通入油箱,因此底板上的垂直压油孔 P(或 P 1孔)为盲孔,通过横孔将压油孔P(或 P1)在底板后侧面引出,由管接头与泵源(如双泵联泵时另有

10、P1孔)相连,回油孔 O 与泄油孔 L(四个螺钉盲孔通过横孔汇合成一个泄油孔 L)可直接通油箱。泵源出口经某些液压元件(如单向阀)后才进入主压油路时,加泵源的 P 压油孔由底板前侧面引入,进入安装在这一集成块侧面的液压元件的输入孔,由输出孔与集成块上的公用孔 P 或 P1相通。(二)顶盖的作用是封闭主油路,连接集成块组,并在右侧面安装压力表开关以方便测压。当测压点较多时,为了减少集成块中的测压有孔,除主油路 P 或 P19直接在顶盖上钻孔与压力表开关测压点接头相连外,其他测压点应尽量放在顶盖上。结束语忙忙碌碌中我完成了气液压课程设计,这次的课程设计带给我对课程设计的又一个新的认识。大一那时进行

11、的是制图,要求我们对一级减速器的几个零重要件进行尺寸测量,然后绘制主、俯、左视图。因为有减速器实物进行观测,完成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大二时是进行机械课程设计,每个人设计的内容不一,那时的开始阶段简直摸不着头脑,不知从何下手。后来几乎是每个设计步骤都要老师指点才能明白,所以这个课程设计直到结束都没有多大收获。这个学期我们机自专业安排了两个课程设计,数控机床和气液压课程设计。数控机床课程设计与本次气液压课程设计没什么相关之处,不值一提了。总的来说制图课程设计和机械课程设计为我这次气液压的课程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气液压图纸的绘制与制图课程绘制过程是一样的,而机械课程设计让我在看到气液压课程设计题目时能

12、自己查找资料完成相关步骤。为完成气液压课程设计,我经过了多种分析,也激发了我对未知的实用领域的探索热情,所以这次课程设计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对于我来说,本次课程设计是不简单的,单单就集成块单元回路就画和修改了 5 次。我设计的是液压缸差动连接,课本上的液压系统图上有一个地方用了方框把单向阀和调速阀框在一起,所以我就误解为是一个液压传动零件了,如果是这样,在集成块上布置零件时就很难兼顾了,因为一个集成块只能在集成块前、后、右面安放零件。所以正确分析系统图这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查表可得出各零件底板的各个参数,这一步我需要做的工作是把底板的参数在图上标出以方便之后设计底板位置时使用。查表工作关键是

13、知道参考点位置和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查表还要学会运用数据。他山之玉,可以攻石;摸着石头过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的都是一个道理:我们可以通过借鉴来完成任务。经过分析指导书上例图,我发现三孔剖视图中必有进油口、出油口、泄油口,由此可知道这三个孔是贯通集成块的。可根据要求尺寸直接在俯视图和剖视图中准确画出。打孔把单元回路图中油路通断和底板该安置的位置联系结合起来,这一步注意各孔间的孔壁不能小于 5mm。因为通油时的油压可能把小于 5mm 的孔壁冲破,油路错乱。打孔尽可能把多的孔安排在同一个剖面上,而且工艺孔要尽量少。在这个设计阶段我反反复复的10试验、调整,最后才有了较好的布置方案。这是最难的步骤,

14、因为只要有一个孔不合理,要改动的地方就很多。我是这样做的:把自己设计的集成块油路从进油开始分析,用一些立体油管把通路画出来,这样就不至于那么抽象了。看所画的油路边想象剖面图的展现画面,边把脑中的想象图画出来,再对剖面图分析看是否有错误。制图时要注意各视图的投影对正,画剖视图还要注意标明该图对应的剖面。课程设计的过程大致如上述所说,但在这里还要说的是对待课程设计的心态。无论做什么事都讲求“认真”二字,不要持不屑、无所谓的态度,这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这次的气液压课程设计被安排在期末,是快要放假,更是快要回家过年的最后一站。这就暗藏着激奋的涌流,也就存在只是想完成任务心态的可能。但我对这次课程设计是十分热心的,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我都能静心的思考和积极的行动。这次我绝对可以说不负“认真”这一真言,也发现其实认真的从头到尾去做一件事是很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的。我还要感谢指导老师的勤勤恳恳和耐心。每天老师都能到教室来辅导、指点。不能不令人心存敬意和感激。况且我问的问题不少又不深,老师依然能一一讲解,让我拓展了更多知识,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