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茶香飘四海——江西省婺源县望茶思变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8292876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3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来茶香飘四海——江西省婺源县望茶思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春来茶香飘四海——江西省婺源县望茶思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春来茶香飘四海——江西省婺源县望茶思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来茶香飘四海——江西省婺源县望茶思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来茶香飘四海——江西省婺源县望茶思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来茶香飘四海 江西省婺源县望茶思变 婺源县人民政府县长杨峰 2 0 0 6 年4 月1 2 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的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于4 月1 6 日 在有着“中国最美乡村”之誉的江西省婺源县举行了隆重的闭幕式,这是婺源县,也是江西省首 次举办的大型国际茶事活动。上海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茶叶消费市场,年消费茶叶约为1 万吨。 婺源为历史名茶“婺绿”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是“中国茶叶之乡”,在国内外茶叶消费市场有较大 的影响。此次两地的“强强联手”,使茶产区和茶叶消费者之间有了一个便捷的通道,同时也向 外界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千年茶乡婺源县将强力打造茶业经济。 茶乡婺源有不凡的茶叶史 中国

2、是茶叶的故乡,婺源产茶始于汉而盛于唐,是国内最早产茶的地区之一。从某种意义 上说,一部婺源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业的发展史。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 贡,中外驰名。 唐朝中期,出现了世界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在茶经“八之出”中,列举全国著名 的茶叶产地时,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而此时的婺源已经是中国著名的茶区了,享 有“绿丛这山野,户户飘茶香”的盛称。到宋朝时,婺源人在外做茶叶生意的已很频繁,并创立 了当时著名的“谢源茶”之品牌,成为全国六太绿茶之一。明清年问,婺源的溪头梨园茶、砚山 桂花树底茶、大畈灵山茶、济溪上坦源茶,被誉为婺源四大名茶,列为贡品,专门进贡皇宫。明 末清初年

3、间,婺绿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外销盛极一时,乾隆年间就已远销美国。1 9 1 5 年,在国 际“马拿马万国博览”上,婺源的“协和昌”珠兰精茶荣获金奖。一起获奖的还有现今被誉为“国 酒”的贵州茅台酒。 解放卮,婺源的茶叶生产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1 9 7 6 年,婺源成为江西省第一个达到 年产茶5 万担的县份,跨人全国茶叶基地县行列。1 9 9 4 年,婺源县茶园面积1 6 7 万亩,年产茶 达1 2 2 3 万担,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8 0 8 家,精制加工厂2 3 家,茶叶提供的税收总额超过1 0 0 0 万元,占了当时全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强。 婺源茶业在竞争中快速前行 近十几年来,由于婺源县

4、顺应经济体制转轨较慢,茶业品牌工作相对落后等原因,婺源茶 叶产业化较慢,而国内许多茶产区的蔡业却有了快速发展。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 场,婺源的茶业向何处去? 如何扬优成势,把一片片的茶叶进一步做成兴县富民的大产业,成 为摆在3 3 万茶乡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婺源县委、县政府多次召集全县茶界专家、学者及各 2 方有关人士进行调研、商讨对策,采取了一系列扶持茶叶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措施,力图重振茶 乡昔日的支柱产业。 2 0 0 4 年4 月,婺源县首次推出了茶业经济发展实施意见,文件包含了一系列扶持茶叶 企业发展的激励措施,如对茶叶外贸出口创汇进行补贴,即茶叶出口企业每新增创汇1 美元, 县

5、财政给予补贴0 1 元,对成功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或获得著名品牌的企业,每取得一个, 县财政给予2 万元奖励。 为了借鉴学习茶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将优势产业做成强势产业,同年5 月,该县县委、 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队,先后赴福建、浙江等省的茶业主产区考察茶业发展情况。茶乡人出 门取茶经,这在婺源茶业史上还是第一次。 2 0 0 4 年9 月6 日,江西省最大的有机茶产业园“大鄣山茶产业区”在婺源县生态工业园落 户,这是将现代茶叶生产加工与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 在借鉴考察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2 0 0 5 年婺源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人大主任为 副组长的茶业经济发展领导

6、小组,统揽茶业发展;成立了婺源县茶业协会,制定协会章程,以协 会为依托强化品牌管理;从县财政拨出专款,设立茶业发展基金。这一系列举措为婺源茶业的 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资金保障。 同年8 月1 日,婺源县向外界宣布,将全县的茶叶品牌统一为“婺源茗眉”。并以统一品牌 为契机,实行“三个统一”,即统一对外宣传促销,提高“婺源绿茶”品牌知名度;统一婺源绿茶质 量标准,实行茶叶标准化生产;统一使用证明商标,规范市场管理。从而结束了婺源绿茶无统 一品牌、无地方标准的历史。 近三年来,婺源的茶业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茶业经济一年一个台阶。2 0 0 4 年该县实现茶 业系列产值I 3 2 亿元,有机茶产值4

7、9 3 0 万元,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 0 和8 ;2 0 0 5 年。全县 茶业产值达2 6 亿元,增幅5 9 1 ,创汇5 0 0 万美元,其中婺源有机绿茶占据了欧盟有机绿茶 市场7 0 的份额。 将茶业打造成婺源的支柱产业 茶业是婺源的传统产业。在发展茶业方面,婺源有得天独厚的环境,有享誉中外的优良品 质,有积累多年的产业基础,有底蕴深厚的茶文化积淀。只要充分挖掘茶叶发展的潜力,婺源 定能重振茶乡昔日的辉煌。 其一,用足生态牌,确保茶叶优良品质。婺源作为全国5 1 个生态农业试点县之一,境内山 清水秀,方圆几百里无污染源,生态环境纯净天然,2 0 0 0 年被授予全国两大“文化与生态旅游

8、 示范区”之一。2 0 0 6 年初,经农业部和绿色食品中心批准,婺源又成功申报了创建全国绿色食 品原料( 茶叶) 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达1 1 万亩。 在全球性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这种优越的生态环 境为茶业的发展创造了无法估量其价值的外在条件。婺源有机茶能成功地进入欧盟、美国、日 本等国外市场,并成为国内外茶叶市场的宠儿,其至关因素就是巧打“生态”牌。为此,要继续 发挥地域生态资源优势,坚持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开发优质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入茶叶 主产区各级政府的考核目标,并制订乡规民约,从治山治水人手,实施绿化工程、能源工程、生 态工程,为

9、茶叶生产创造更为优越的生态条件。 3 其二,巧打旅游牌,搅活茶业经济。茶业和旅游业是婺源最有优势的两张王牌,两者之间 有许多的相似性,同时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可以借用婺源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带动茶业这 一传统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要针对性地开展茶叶生产、营销、包装策划,最大限度地占 有游客这一外来的“本地市场”,把“婺绿”这一品牌和“中国最美的乡村”品牌统一进行捆绑宣 传,做大茶叶市场。要在机制上进行创新,把过去政府不好管、不好办的事,交给行业协会,由 业内人士自己来管。只有形成良好的发展机制,才能调动各方面资金参与婺源茶业开发的积 极性,形成“方方面面谋创业,振兴茶业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10、其三,着力统一品牌,壮大茶叶经济。“婺源茗眉”是中国传统名茶一婺源绿茶中的精 品,具有很高的声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婺源茗眉”已由县茶业协会注册为全县公用的茶叶产 品商标,并确定为婺源绿茶的主打品牌,向市场推出。要做强做大“婺源茗眉”品牌,应进一步 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扶持措施。一是统一宣传,唱响品牌。着重宣传“婺源茗眉”的市场开拓和 营销动态,清理、清除各类不和谐的茶叶广告;二是联合力量,共推品牌。必须联合各方面的力 量,积极参与“婺源茗眉”品牌建设,坚持财政支农资金优先向“婺源茗眉”生产企业倾斜;三是 实施优惠,扶持品牌。对“婺源茗眉”的生产、销售企业,县财政要实行更大的税收优惠和创汇 奖励;四是协同配合,做强品牌。对不符合“婺源茗眉”质量标准的伪劣产品、冒牌产品和市场 中的不规范经营行为等,必须按章依法查处。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中国茶叶之乡”的主打 品牌“婺源茗眉”打造成国际性的驰名商标。 4 本文作者杨峰县长( 右一) 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闭幕式”会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