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指导要点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8285853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指导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指导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指导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指导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指导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指导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指导要点(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七: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指导第一节 小学一、小学一、二年级 小学是基础教育时期,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孩子成人后的许多道德、情感、观念、性格都明显地带有这一时期的烙印,孩子的许多习惯都在这一时期养成,许多兴趣也都在这一时期形成。因此,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塑造人生的“雏型”。孩子刚刚入学,是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这将避免孩子以后对接受教育产生厌烦心理,更会为未来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1、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第一、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对孩子尤其重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2、乐之者”。如何让孩子学习产生兴趣,是教育孩子的根本点。好奇心是孩子兴趣的源泉,好奇、好问,可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该如何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呢?当孩子带着问题来问您的时候,不应该简单的将答案告诉孩子,告诉孩子答案远不如让孩子自己思考。比如,孩子问:“黄色和蓝色混合涂士什么颜色”您可以说:“你试一下,那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这样的效果比直接告诉她答案更深刻,也让孩子更有兴趣。不要经常给孩子一些强制性的智力作业任务,这样孩子感到是一种压力,甚至是一种条件反射或思维定势作业让我不愉快、学习让我不愉快,这是厌学的早期根源。很多家长给孩子买一些很有趣的学习机和电子图书,但是,当你每天让她

3、读几遍,听几遍时,过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对他们失去兴趣,无论它多好玩、多有意思,也就是说,如果学习变成强制的机械的,就成一种负担,她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就会消失。所以对孩子的这种强制的智力作业,要少之又少,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兴趣有时也需要去引导,对一个故事提出一个问题,孩子就会津津有味地边拼边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答案,不管是流利还是结巴的读下来,都要给孩子肯定和赞赏,还自也得到极大的自豪感(成就感),慢慢对书本就有兴趣,也可以启发她把看到、听到的讲出来、画出来,利用读物内容和孩子对话、体温和做游戏,还自在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不时收到启迪,并逐步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和习

4、惯。孩子的兴趣是多方面的,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都使孩子的人是和各种技能得到提高,只要我们多用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多一些鼓励,多一点引导,多和孩子共同学习和玩耍,孩子的各种学习兴趣就能培养起来。第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如,让孩子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且坚持一段时间,以便训练孩子的内心和注意力;给孩子讲故事,以便孩子养成静坐听讲的习惯;给孩子看一些儿童读物并让其复述内容,提高孩子的观察和表达能力,等等。专心听讲、认真阅读、工整书写、独立完成作业这四大习惯在上小学的前两年就应该形成,如果没有形成,到了小学共年级学习就困难了。首先,要关注孩子是否专心听讲的习惯。您一旦对孩子说,你上课注意听讲了吗?

5、孩子第一放养就是对您产生抵触!正确的做法是很随意的问孩子,今天上课学了什么?最有意思的是什么?老师的上课怎样?如果孩子总是什么都不能说出个所以然的话,那我们就要特别注意,孩子有思想开小差的习惯。其次,要关注孩子是否有认真阅读的习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从漂亮的、有非常动听的故事画报开始,告诉家长在家中的桌子上、枕头边、沙发上,随处都会有适合孩子去看的书籍,这样至少都能保证有半个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课本、预习功课对孩子来讲就是一件很轻动的事情了,而这为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次,要关注孩子是

6、否有工整书写的习惯。有的孩子虽然说话很流利,却不太会写字;有的孩子写字速度很慢,很潦草,如果老师出的生字练习多一点,孩子完成练习就会感到吃力,到中高年级就可能讨厌作文,这是思考力、想象力、文字表现不足的缘故。可以运用帮助孩子组词的办法,随时随地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当然也可以给孩子一些词汇卡片。在词汇量扩大的基础上,逐步让孩子写话。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写话本”,规定孩子每天认真工整的写上几句话或几段文字。因为儿童容易受暗示的影响,所以要知道书桌整理得越干净,还自越能静下心写好字,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漏字等现象。最后,要关注孩子时候有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通过作业,可以考察孩子的学

7、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对于刚刚上学的小学生,学校通常会要求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时间久了,习惯也就形成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数量的完成,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质量的完成,就是我们不能忽视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效率问题。一个很普通的现象就是,只要看见孩子坐在书桌前,而不管她在干什么,就感到满足,感到高兴。而实际上,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能够集中脑力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突出要求。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做到书桌前,就要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完成了作业就可以去休息、做游戏,否则反而容易使孩子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习惯。另外,要关注孩子是否有不懂就问、在

8、学习汇总找问题的习惯。“提出一个问题壁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我们的孩子从来都不问或是很少提问题的话,那说明她在学习上有一种懒于思考,依赖老师、同学,或者是单纯死记、模仿等习惯。这样的话,孩子则是处在一种被动学习状态。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养成独立思考,和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这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以及经来进一步学习都很重要。一个办法就是鼓励“找问题”,如果能够自己找出问题就给予奖励,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这样孩子不仅喜欢去问问题,而且可以引导孩子多问几个问什么?从那个方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逐步培养孩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得习惯。孩子刚刚步入学校生活,需要家长与老师的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地帮助

9、孩子适应新的环境,并怀着兴奋喜悦的心情迎接每天的学习生活。下面是应该告诉家长的话:2、 给家长的话上小学了,家长应改怎么样作,才能帮助孩子尽早适应小学生活呢?首先,家长要尝试让孩子能静心地坐下来,以思维活泼代替行动活泼。孩子在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为主,但到了小学,将被正规课堂秩序所改变。因此,需要对孩子进行精心训练。您可以有意识地给孩子布置一些小“作业”,如让他静静看看画书、画些画等等,要求做这些事时一心一意不讲话,不能时常站起来走动或左顾右盼。开始的时间可以是1020分钟后,以后再适当的延长。需要提醒家长,这些有意识地训练,家长一定要在鼓励和表扬中进行。第二,明确地告诉孩子:上学起,就要努力学会

10、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放学回家必须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后才能玩耍。要养成预习明天的内容,自觉认真检查作业的习惯。在发现有错误之处时,一定要自我承担和自觉处理。第三,设置孩子的自我空间。还孩子准备一个小柜子,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个小衣橱。教会孩子将故事书、课本、练习本等能分类摆放,自己穿的衣服能自我决定颜色和今天穿多少。同时,教会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避免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此时要有耐心,多约束、多矫正。可先给孩子做示范,千万别手把手地教他,要让他逐步领悟。这样,孩子就不在依赖父母了。第四,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习惯。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看钟。您可以有意识地商量作息时间,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

11、时间表。并贴在孩子的床头,或容易看得到的地方。督促孩子按照时间表去做,这样就会养成孩子自己掌握时间的习惯。第五,保护孩子热爱学习的情趣。孩子刚上小学,学习的兴趣、热情很高,作为家长,要保护孩子的学习情趣。事实给孩子以热情的鼓励。刚入学的孩子的心理很脆弱,容易因受挫折而灰心丧气,千万不要伤害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 给家长的特别提醒:(1) 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评说老师的过错或作业上有什么问题。否则,您可管上就是起到了挑拨孩子与老师间的关系,让孩子对老师逐步疏远起来。其结果,是谁在受伤害呢?(2) 不要坐在孩子旁边“监视”其做作业。因为,当你不在的时候,孩子很容易形成自我管理的“无序”状态。同时,你

12、这样“监视”孩子,就会造成对孩子的不信任感觉,此时便是在无意中伤害着孩子了。(3) 有些家长一旦发觉作业有些错误或不会做时,就马上之处来。这样做容易妨碍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进而形成对家长的思维依赖。(4) 有些孩子因玩耍时间过长,而不能正常完成作业。又因睡觉时间已过,怕影响孩子第二天的学习。就主动代替孩子做作业。这是对孩子自我责任承担和自我学习意识降低的错误行为。无论多么晚,都一定要让孩子独立完成。一、 小学三、四年级小学三、四年级是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就求孩子必须开始从被动向主动学习转变,加上孩子自身心理和能力的发展,这些都会引发明显的学习分化

13、现象。有调查显示,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最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更需要老师和家长关切地眼神、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帮助,只要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渡过这一时期,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1、 孩子会出现哪些分化?(1)学习成绩分化:刚入学,90分容易得到。到了3年级以上难度加大,成绩下降了。(2)学习能力分化:一个学习之余做感兴趣的事情的孩子和一个只读懂书上的东西的孩子。他们的学习能在三年级开始体现出差异性。(3)纪律分化:学习好,认真听讲,成绩优秀;学习差了,跟不上,捣乱,迟到,旷课。2、 分化的原因:(1) 孩子个性更为独立:自身心理有了变化。(2)学习内容复杂化:动脑筋的内容多了,只管

14、简单的少了;被动学习转向了主动学习。3、 如何解决呢?(1)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给孩子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家长要减少强制安排给学生的学习任务。 学习方式:自己做作业,查字典。 自查自省。写成长日记是很好的自查自省的方法。成长日记是对生活的记录,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思考。成长日记讲究“细、小、巧、趣”,它是孩子阅读世界的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当父母、老师与学生共读共写共绘成长日记的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自省能力和领悟能力就有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2)放大孩子的优点。 用放大镜照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如热爱劳动,孝敬老人等。 表扬要具体,不要宽泛。 赏识孩子聪明不如赏识他努力。(3)纠正不良习惯。让榜

15、样的力量帮助孩子改正不良习惯:应该在人支配喜欢,而不是习惯支配人,但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怀习惯都改变不了,即他今后很难做出大成就。用好习惯取代怀喜欢。每天积累好习惯:记英语单词、汉字,每天5个,从不间断,一年下来就可观了。如果孩子做作业马虎,可以锻炼其自己养成检查习惯;如果孩子做足也磨蹭、效率低,可以通过计时考试的方法激发其紧迫感,同时注意要多鼓励少说“慢”。面对孩子幼小心灵的成长变化,除了上述三点有关学习的内容以外,还应该告诉家长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力,这对他们将来的个体成长与发展都大有好处。4、 给家长的话小学三、四年级时孩子情绪情感由易变性向稳定性过渡的时期,也是培养孩子情绪控制能力的关键期

16、。情绪情感从外露、浅显到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小学三年级时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四年级时培养孩子良好情感能力的关键时期。如果教育、引导得当,可以使得孩子的情感调控能力有较大的提高。随着学生情感生活的不断丰富,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友谊感、责任感、审美感、集体荣誉感也将有进一步发展。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情绪控制能力还是有限的,情绪上的不安和波动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因此家长要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一般来说,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1) 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凡式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用榜样的力量去塑造孩子。(2) 家长要把良好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的情绪往往受家长情绪情感的影响。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