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之形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8283428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PPTX 页数:71 大小:80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之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之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之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之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之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之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之形成.(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之形成 主讲教师:朱修春教授 一、满族之崛起与清朝的建立 二、完成统一的过程 三、巩固统一的民族政策 一、满族之崛起与清朝的建立 1.满族的氏族与部落 2.建州女真的崛起 3.后金的建立 4.皇太极与清朝的建立 1.满族的氏族与部落 满族先世的历史 “满族”先世的历史却源远流长,有考古实据的历史就有6800年以 上。1972年中国考古队在毗邻俄罗斯的兴凯湖地区考古发现,在6800多 年前的新石满族传统服饰现了骨雕鹰头“海东青”、马鹿角雕制的图腾 “鱼神”、夹砂陶器等文物。 汉代至三国,满族先世肃慎人又称挹娄人。南北朝时,称勿吉 人。勿吉,为女真语“窝集”之音转,乃是“森林”之

2、意。隋唐时期, 满洲族先世又称靺鞨。至宋辽时期称女真,辽朝将女真分为两部,开原 (今辽宁开原)以南称“熟女真”,开原以北称“生女真”。12世纪初 ,生女真的完颜部崛起,其首领阿骨打统一女真一些部落后,于1115年 称帝,国号大金,定都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12世纪中国北方蒙古 族兴起,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元朝,统一了中国。女真人从此置于元朝统 治之下。 1.满族的氏族与部落 元亡明兴,女真人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 大部。努尔哈赤的祖先就属建州女真。据清太祖实录记 载:“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残杀,甚至骨肉相残, 强凌弱,众暴寡”。各部纷争,仇杀无止。因此,统一女真 各部不仅仅是女

3、真社会经济发展强烈要求,更是女真民族发 展的强烈要求。 清太祖实录 1.满族的氏族与部落 满族历史上三大传说 (1)肃慎族起源的传说:三天女浴躬 (2)女真族崛起的传说:阿骨打与海东青 (3)建州女真再度兴起的传说:乌鸦救主 1.满族的氏族与部落 (1)肃慎族起源的传说:三天女浴躬 这一关于满族先世肃慎祖先的原始神话传说,在清太祖武 皇帝实录、满文老档、皇清开国方略、满洲源流考 以及清史稿、清鉴等史著和典籍中都有记载,此据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译述如下: 古时候的长白山,山高地寒。冬天里狂风劲吹不停,夏日里环 山的野兽憩息山中。山的东北布库里山下,有个湖泊曰布尔瑚 里。传说很早以前从天上降下三位仙

4、女,到湖里野浴,长名恩古 伦,次名正古伦,三名佛库伦。突然飞来一只神鹊(喜鹊)口衔 一个红果,在三天女佛库伦头上盘旋,丢下红果正入佛库伦口中 (另一说法为神鹊将红果放在岸边三天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佛库 伦上岸时发现红果颜色鲜美,爱不释手,含入口中)。三天女洗 浴完毕上岸穿衣服时,口中红果吞下腹内,并感而怀孕,告别二 位姐姐,留下来想等生了孩子再回天庭。不久,佛库伦生下一男 孩。据说这个男孩生下来就会说话,并很快长大。这便是满族先 世肃慎人的祖先。 1.满族的氏族与部落 这一则古老神话传说,反映了古肃慎人对自己部族起源的认识。他们把 喜鹊视为自己的祖先,显示了一种图腾崇拜。后来又附会到清太祖努尔哈

5、 赤直系祖先上,在满洲源流考中,附加了一则与努尔哈赤直系祖先有 关的神奇传说: 佛库伦生下男孩后,便给他取名对布库里雍顺(因山而名),姓爱新觉 罗(金子之意)。佛库伦对儿子说:“天生下你是为了治定乱国,你应该 去那里治理国家。”说完便凌空而去了。布库里雍顺乘着母亲留给他的刀 形小船顺流至河,在河岸折树枝和野蒿为坐具,端坐在上面等待着。时长 白山东南鄂谟辉互地方有三姓(怒雅喇克、宜克勒、祜什哈哩三族)争为 雄长,互相仇杀。有一个人去河边取水,见布库里雍顺坐在枝蒿上,回村 对大家说:“你们都不要争斗了,适才我在河边见一男子,看他相貌不像 一般人。”众人听了都去河边问他,他说:“我是天女所生,是天帝

6、让我 来治你们混乱的。”并把名字告诉了他们。大家听后说:“这是天生的圣 人,不能让他徒步走。”于是便把手交叉起来,抬举他到了家里。三姓族 人经过商议推他为国主,把女儿嫁他,奉他为贝勒(部落长之意),居住 在长白山东鄂多理城(今敦化)建国号为满洲。布库里雍顺,就是努尔哈 赤的直系祖先。 1.满族的氏族与部落 (2)女真族崛起的传说:阿骨打与海东青 海东青是一种名鹰,盛产于混同江(今松花江)下 游至入海口处,迁徙于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 里江)沃野山林中,瑰丽俊伟,体态矫健,凌空能捕 天鹅,冲地可擒野兽。女真族原本弱小,敢于反抗压 迫,战胜强敌,有着海东青的精神。海东青成为女真 民族之魂,“女

7、真”的含义为“东方之鹰海东青” 。满族民间有许多关于海东青的传说,诸如七彩神 火、鹰城与海东青、音姜珊满,这里仅 录阿骨打与海东青一则。 海东青 1.满族的氏族与部落 相传,正在完颜阿骨打的母亲怀 胎十月即将临盆时,辽国元帅领 兵杀来。完颜阿骨打的父亲劾里 钵保护着妻子边战边退,他们退 至乌拉山下,劾里钵肩头受伤, 他的妻子在杂草丛里生下了一个 胖小子。正在此时,漫山遍野的 辽兵攻了上来,情况万分危急。 突然,从天上飞来一只玉爪玉嘴 的大白雕,围着刚刚出生的男婴 飞来飞去,还不停地叫着:“阿 骨打!阿骨打!”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1.满族的氏族与部落 大白雕的叫声惊动了乌拉山的山神阿古,听到大白

8、雕喊“阿骨打” ,以为是让他攻打辽兵,便大吼起来。吼声过后,小小的山头都听到了 阿古的呼唤,纷纷打开山门,让山水冲下来。迅猛的山洪把辽兵冲得七 零八落,死伤无数。后来,劾里钵为了感谢大白雕和山神阿古的救命之 恩,便将自己的孩子取名为阿骨打,从此以后敬白雕为神。传说中这种 玉爪玉嘴的白雕就是海东青。完颜阿骨打是神鹰海东青给了他神奇的生 命,他就依着海东青英勇顽强的精神,统帅女真族人反抗大辽,直至灭 亡了大辽,给了族人的生存、富强之路。他就是大金国开国皇帝,圣明 的金太祖。 1.满族的氏族与部落 (3)建州女真再度兴起的传说:乌鸦救主 到了明朝,建州女真人努尔哈赤又一次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

9、国。就在这个过程中,努尔哈赤又演绎出“乌鸦救主”的故事。 努尔哈赤十几岁时从家出走,到明朝镇守辽东(今北镇)的李成梁部 当兵,李总兵看他虽然年岁小但很机灵,便将其放在身边做小伙计,干 些打水、端茶、洗脚、喂马等杂活,李总兵对他的表现很满意。一次, 努尔哈赤给李总兵洗脚时,发现李总兵脚底有三颗黑痣,向李总兵发问 ,回答是“这是官痣,我能当总兵就靠这三颗黑痣。”努尔哈赤情不自 禁说:“奴才脚下有七颗红痣,请问大人我能当什么官?”说着伸脚给 李总兵看。李总兵一看,吓出了一身冷汗,可是并没言语。晚上睡觉前 李成梁对小妾说:“咱这个小伙计脚踩七星北斗,是当皇帝的命,这还 得了,明天我向京城(北京)走文书

10、。请示皇上下圣旨就地处死这个小 杂种,铲除后患。”小妾暗暗为努尔哈赤担心。 1.满族的氏族与部落 第二天一大早,小妾趁李总兵还没醒,偷偷溜进努尔哈赤的住处,把李 总兵阴谋害死他的事都说了。催促小伙计赶快逃走,并说这个家自己也 不能待了,表示跟他一起出逃。于是二人分别骑上日行千里的大青马、 二青马一齐向东北逃去。刚刚跑了约一个小时,就隐隐约约听见后边有 兵马声,小妾说:“不好,一定是李总兵率兵马追来了,快跑!”又跑 了很远,追兵声渐渐近了。也该小妾命绝,二青马累死了突然倒地,小 妾也坠地身亡。努尔哈赤顾不得收敛恩人,打马拼命往前跑。一直跑到 太阳西斜,这时追兵喊杀声、奔马响啼声越来越近,努尔哈赤

11、想这回完 了,非死不可。大青马跑进眼前的芦苇塘,也跑不动了,躺在淤泥里喘 了几口粗气,就气绝身亡。喊杀声越来越近,努尔哈赤就势在泥水中脱 掉衣裳,弄得全身是淤泥和污水,爬上附近一个小山坡。他把脑袋插一 个*口,头朝下躺在山坡上。恰在此时,飞来一大群乌鸦,落满了这个 小山坡,呱呱地叫个不停,特别是落在努尔哈赤身上的那些乌鸦争着啄 食他身上的肉,还不停地往身上拉屎撒尿。 1.满族的氏族与部落 李总兵带兵赶到山下,见一大群乌鸦在啄食 一个死孩子的肉,努尔哈赤已不知去向,便下令 退兵。这个具有帝王命的小伙计才免遭死难。 乌鸦散去,努尔哈赤跪在地上,仰天长叹,感谢 天地,感谢总兵的小妾,感谢大青马、二青

12、马, 感谢乌鸦,内心许下鸿愿。后来努尔哈赤建立了 后金国,他当上了皇帝。 满族人从努尔哈赤坐皇帝立下规定开始,在 供奉祖先的对面,供奉佛头妈妈(李小妾),骑 在大青马身上,旁边还有一匹二青马。各家在大 门口西边立一高竿,名为索伦竿,索伦竿中上部 放一个斗子,装有高粱、苞谷、肉食之类,供乌 鸦食用。这个风俗一直延续到解放前。 1.满族的氏族与部落 女真三大部落: 1.建州女真 2.海西女真 3.“野人女真”诸部落 1.满族的氏族与部落 1.建州女真 设立卫所 元朝末年到明朝初年,居住在今黑龙江依兰县一带的胡里改(火儿阿)、斡 朵怜(怜一作里,又作吾都里)两个万户府的女真人,由于受到黑龙江中下游“

13、 野人”南下侵袭和元朝残余势力的骚扰,分别在首领阿哈出,(明赐姓名李思诚 ,朝鲜文献作于虚出)、猛哥帖木儿(清文献作孟特穆)等率领下,沿今牡丹江 向南迁移。胡里改万户府的女真人,先移至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再东行,越过今 老爷岭和穆棱河,进入绥芬河流域,遂定居这一地区。绥芬河下游之双城子(今 乌苏里斯克)一带为渤海率宾府建州故地,1403年(永乐元年)胡里改部酋长阿 哈出朝明,明廷以其所部置卫,袭建州故名,故命为建州卫,建州女真之名始于 此。斡朵里部南徙,初与胡里改部走着同一路线,在1372年(洪武五年)以前, 已进入图们江流域,几经变徙,约在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大多集结到以阿木河 (又作斡木

14、河、吾音会,今朝鲜会宁)为中心的图们江东西一带。1406年初(永 乐四年),因阿哈出推荐,明朝任命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指挥使。这样,胡里改 和斡朵里两部同居在建州卫管辖下。 1.满族的氏族与部落 1408年(永乐六年)三月,居于忽的 河、法胡河、卓儿河、海刺河等处的“ 女直野人头目哈刺等”朝明,明“遂并 其地入建州卫”。 明廷在任命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指挥使 的同一年,又在居今图们江北、珲春河 流域把尔逊所领的胡里改部另一支女真 中置毛怜卫,作为建州卫的子卫。胡里 改部虽分设两卫,但明廷常委任建州卫 或毛怜卫的女真头人到对方卫分任职, 因而后来史书称居建州、毛怜等地的均 为建州女真。 1.满族的氏

15、族与部落 部落迁徙 建州卫设立后,朝鲜认为是明朝扼制其向北发展,为了抵制女真 人归明,关闭庆源集市贸易,引起女真人愤怨。1406年(永乐四 年)女真人“入庆源界抄掠”。结果被朝鲜军击退。数月后,阿 哈出率部众西南徙至回波江(今辉发河)流域的凤州(亦作奉 州、方州、坊州、房州,疑在今吉林海龙县境)。同时迁来的, 还有部分毛怜卫的居民。猛哥帖木儿所统斡朵里部人世与胡里改 部为婚,两部关系密切。所以猛哥帖木儿当因在“庚寅事变”中 参与“寇庆源府”,畏朝鲜卷土来攻,亦于1411年(永乐九年) 率部众迁到凤州地面,住在从凤州通往开原的地方。 1.满族的氏族与部落 1412年(永乐十年),明朝将猛哥帖木儿

16、所部从建州卫中析出,另置建州左卫,以 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左卫指挥使。时建州卫首领阿哈出孙李满住,于1423年(永乐二 十一年)率“一千余户到婆猪江居住”。 同时迁到婆猪江流域的,还有猛哥不花所统西毛怜卫部众。猛哥帖木儿未一同南迁 ,先派管下童家吾等27人率男女200余名还阿木河旧居地,“随率正军一千名,奴 人、小儿共六千二百五十名”,又返回到阿木河地区。猛哥帖木儿所以能再回阿木 河地区。猛哥帖木儿所以能再回阿木河地区,是得到明成祖同意回“原久居去处住 坐”的。 跟随猛哥帖木儿迁回阿木河居住的建州左卫人,在1433年前已有零星迁往婆猪江地 区,1432年(宣德七年)猛哥帖木儿向明钦差谈及,他的“族亲在婆猪江等处”。 次年,猛哥帖木儿因积极协助明钦差裴俊刷还被杨木答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