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劳保用品管理规定

上传人:管****问 文档编号:118281760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劳保用品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劳保用品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劳保用品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劳保用品管理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劳保用品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劳保用品管理规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山工厂劳动保护用品管理规定1.目的为了规范工厂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选样、采购、验收、支领、使用、报废的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避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真正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2.实用范围适用于工厂内各岗位工种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3.引用标准及文件3.1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劳部发(1996)138号3.2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89)3.3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家经贸委于2000年3月6日发布4.术语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备。.各级管理职责5.1工厂厂长:负责对该管理规定的审批。5.2安全主任:负责该

2、管理规定的制定、报批、下发;负责对各部门执行的指导、监督、检查;负责组织相关知识的培训。5.3人事行政部:对在任何检查中发现的违章行为,由安全主任进行核实确认,按不安全行为处罚条例进行处理。5.4财务部:负责审核各部门劳动防护用品的预算费用,并保证资金到位。5.5供应配送部:以工厂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和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清单中配置要求为依据,按各部门的申购计划进行采购,确保所采购劳动防护用品的厂家具备生产资质,产品的各项证明齐全;保证同等质量下产品价格不高于同类产品。5.6各部门、生产线:负责本部门、生产线安全防护用品的按时申购、支领、发放;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的说明书及工厂组织的相关知识培训,保

3、证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保养、储存,避免浪费;负责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整改,对于违反的情况按不安全行为处罚条例进行处理。6、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6.1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清单的制定、批准及补充修订6.1.1安全主任负责按国家相关劳动防护用品标准及总部要求制定工厂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清单,报厂长批准后下发、实施。6.1.2每年工厂将根据实际情况,由安全主任对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清单进行修订。6.1.3由于生产工艺调整、新项目投产,需要补充、变更劳动防护用品时,由需防护岗位的所在部门、生产线提出书面申请,本部门部长初审签字后,安全主任复审签字,厂长终审批准。签批后的书面申请一式三份:安

4、全主任一份、使用单位一份、人事行政部一份。6.2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6.2.1使用部门每月按配置要求进行申购(遇节假日依次顺延),本部门部长初审签字。6.2.2供应部采购员负责按要求进行采购,确保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厂家具备生产资质、供应商具备劳动防护用品经营资质,并能够提供资质证明;确保产品的说明书、合格证、检验报告等相应证明齐全。6.3劳动防护用品的检验6.3.1五金仓仓管员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进仓检验,确保进仓产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厂家及供应商的生产、经营该劳动防护用品的资质证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商标、产地、厂名、厂址、产品说明书、合格证齐全;外包装完好。6.3.2使用单位的安全员负责支领

5、前的检验,确认上述条件。6.3.3按国标要求,安全主任组织对相关劳动防护用品的年检。6.4劳动防护用品的支领6.4.1劳动防护用品的支领遵循以旧换新的原则,支领时需部门安全员按规定进行确认、记帐。6.4.2使用单位支领前必须由其单位的安全员进行产品抽样检查合格后在领料单上签字,而后出库。6.5发放、使用和报废6.5.1新员工、在岗员工由使用部门支领后进行发放;在厂工作时间不足三年的离职员工在办理离职手续时,必须退回离厂前末次配发的劳动防护用品,由本部门监督执行,如果此用品不能使用,则按相应金额补偿;以旧换新的防护用品必须凭废品退仓单到人事行政部记帐后才能支领。6.5.2使用者在使用时必须按产品说明书或培训要求进行佩戴及维护。6.5.3共用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部门必须进行统一管理,正确储存、定期维护与检查,以免造成损坏及误用。6.5.4报废处理在使用时发现,使用或保管贮存期内遭到损坏、或超过有效使用期,必须立即向安全主任申检,经安全主任确认或委外检验未达到原规定的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的劳动防护用品,做报废处理。6.5.5劳保用品报废后可随时进行补充。7.违章处理对于不按本规定执行的直接责任人及直属上司按工厂不安全行为处罚条例中相应A类或B类过错进行处理,若造成事故或较大损失的按C类过错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