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复习提要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827234 上传时间:2017-10-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心理学复习提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心理学复习提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实验心理学复习提要第一章 实验心理学的由来一、名词解释1实验心理学 二、填空1实验心理学诞生于 年,其标志是 在 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也随之诞生。2心理学脱胎于两个母体,一为 ,一为 。3 被看作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内省主义者。4 第一次提出了实验科学的概念。5 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联想一次也是他首先提出的。 6 是实验心理学诞生之前的最后一位哲学心理学家。7 首次将物理学的方法引进心理学的研究,创立了心理物理学。 8华生认为的心理学客观方法主要有: 、 、 、 。 91967 年, 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正式成立。 10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

2、: 、 、 。三、简答或思考题1 费希纳对实验心理学的主要贡献?2冯特对实验心理学的主要贡献?3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的简要历史分期?4艾宾浩斯对实验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5行为主义对实验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影响?6认知心理学对实验心理学发展的主要影响?7实验心理学领域的主要新进展?第二章 实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名词解释1、实验效度 2、实验信度 3、统计回归 4、外部效度 5、易感人群 6、观察法 7、相关法8、实验 9、变量 10、自变量 11、因变量 12、额外变量 13、操作定义 14、指导语 15、二、填空1皮尔斯指出,人们获取知识、确立信念的非科学的方法有: 、 、 。2科学方法具

3、备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 。3实验心理学保证自身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的两项最重要的指标是: 、 。4要提高实验的效度,最关键的措施就是控制各种 。5消除实验中的“实验者效应”和“被试效应”的通用手段是 。6验证实验信度的三种类型的方法是 、 、 。7按照观察方式的不同,观察法主要分为: 、 、 、 。8交叉滞后法能让相关法的研究结果逼近 解释。9实验的概念中包含的主要要素有: 、 、 。10实验中主要涉及三种变量: 、 、 。211、实验课题的来源主要有: 、 、 、 。12与实验研究的两个阶段相对应,实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 。其中 是一种定性实验, 是一种定量实验。13操作定义是 1972

4、年由 提出的。14心理实验收集的数据大致有四类: 、 、 、 。15实验报告的方法部分通常分成三个部分: 、 、 。16学生实验报告的讨论部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 、 。三、简答或思考题1影响实验效度的主要因素?2 心理实验中要注意的主要伦理道德问题?3实验结果的解释要注意的问题?4较之其他方法,实验法的优势与不足?5科学的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6如何控制自变量?7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8实验心理学如何保证自身的科学性?第三章 心理实验设计一、名词解释1、实验设计 2、多自变量设计 3、准实验设计 4、量程效应 5、实验者效应 6、要求特征7、统计控制 8、被试间设计 9、被试内设计 10 、被

5、试内与被试间混合设计 11、回归假象12、位置效应 13、延续效应 14 、差异延续效应 15、小样本设计 16、单被试设计二、填空1从数量角度,自变量的设计可以分为 和 。2准实验设计常用 作为自变量。3量程效应包括 与 。4源于主试间相互作用的额外变量所引发的实验混淆主要有 与 。5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有 与 。6随机化法被用于平衡实验条件的 效应。7常见的抵消平衡法有 与 。8关于被试的实验设计主要有: 、 、 。9被试间设计解决等组问题的分组技术主要有 和 。10常用的随机化分组方法有 与 。11被试内设计中的主要混淆效应有: 、 、 。12常用的平衡技术有 与 。13 单被试实验设计的

6、主要类型有 、 。14系列观察设计的主要类型有: 、 、 、 。15多基线设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 。三、简答或思考题1 多自变量设计的优点?多因变量设计的优点?2选择因变量的标准?3测量因变量的主要指标(含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4控制变量的主要来源?5控制额外变量的主要方法有哪些?6实验匹配常遇到的问题有哪些?37被试间设计的优缺点?被试内设计的优缺点?8小样本设计的优缺点?第四章 心理物理学一、名词解释1、心理物理学 2、绝对阈限(操作定义) 3、差别阈限(操作定义) 4、最小变化法 5、恒定刺激法 6、平均差误法 7、心理量表 8、顺序量表 9、等距量表 10、比例量表 11、韦伯定律

7、 12、费希纳定律13、史蒂文斯定律 二、填空1、1860 年, 的心理物理学纲要面世,宣告了心理物理学的诞生。2、 是世界上最早的反映心物对应关系的函数。3、20 世纪中叶,史蒂文斯建立了直接测量感觉的方法 ,并由此提出了史蒂文斯定律。4、信号检测论成功地在感觉测量中把人的 和 感受性分离。5、使用最小变化法时一般每个刺激序列应选择 个刺激强度水平,每个刺激序列都需要测定次左右。6、用最小变化法测绝对阈限时,若 ,说明存在 误差,反之,说明存在X误差;若 前 后, 说明存在 误差,反之,说明存在 误差。7恒定刺激法一般只需要 个不同的刺激强度。一般每种选定的刺激呈现 次。8心理量表的类别有:

8、 、 、 。9建立顺序量表的主要方法有: 、 。10建立等距量表的方法主要有: 、 。11费希纳定律是运用 法制作等距量表的逻辑和实验结果提出的。12制作比例量表的主要方法有 、 。13信号检测实验中的四种判定结果是: 、 、 、 。14在信号检测实验中, 与 d是互不相干的,表示被试的 与 是彼此独立的。15在信号检测实验中,1,说明被试的判别标准较 ;反之,较 。16在 ROC 曲线中,被试的结果离 d=0 越远,说明被试的辨别力越 。三、简答或思考题1 多层次 ABBA 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具体控制形式?2最小变化法的特点?3恒定刺激法的特点? 4平均差误法的特点?5试比较三种传统的心理物理

9、法。6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第五章 注意与反应时一、名词解释1、反应时间 2、简单反应时 3、复杂反应时 4、减数法 5、加因素法 6、双耳分听技术二、填空1反应时也常常被称为 。2 最先区分了简单反应时与复杂反应 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43加因素法是 提出的。4 “人差方程式”是 提出的。5 与 是反应时实验中两个基本的因变量。6一般听觉的简单反应时比视觉的 ,触觉的又比听觉的 。7反应时实验中为了防止被试的“假反应” ,有两种措施: 、 。8反应时新法包括 与 两种基本形式。9减数法是 首先提出的,故又称 。10斯腾伯格的“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使用 法分析心理过程的一个典型实验。11

10、三大注意理论是: 、 、 。12过滤器理论是 在 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具体有三种理论模型: 、 、 ,其中前两种又被称为知觉选择模型。13过滤器模型认为信息加工(过滤器)是按 方式进行工作的,因此又被称为 。13资源限制理论是由 提出的。特征整合理论是由 提出的。14研究注意的反应时方法有: 、 、 。15过滤范式的具体形式有: 、 、 、 。16注意电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是 。三、简答或思考题1减数法的原理(与应用) 。2加因素法的原理(与应用) 。3不同范式的注意研究中,注意和反应时的关系(看书理解) 。4如何理解反应时是心理学实验研究中最重要的因变量?5什么是速度准确性权衡?如何对两者进行权衡?6注意三大理论的内容及其提出者?第六章 感觉一、名词解释1、感觉 2、累积效应 3、暗适应 4、明适应 5、 (空间)视敏度 6、闪光融合与 CFF7等响曲线 8、听觉掩蔽 9、听觉暂时阈移(TTS )二、填空1按照分析器,可以将感觉分为 、 、 、 等。2按刺激来源,可以将感觉分为 和 。3感觉的 决定了感觉研究中变量的特异性。4人类视觉可见光谱的波长范围是 。若进入两眼的光波是 400 纳米,我们就感觉到色,若进入两眼的光波是 750 纳米,我们就感觉到 色,5光具有三维特征: 、 、 ,视觉与之对应的三维特征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